('
只当没瞧见李隆基震愕的反应,缓声继续。
“实则圣人不仅不是托赖推诿,反是拯救了武周,拯救了天下百姓!只可惜西北战事正酣,默啜城下喊话,并上官才人扣留国书等事,不宜宣扬周知,这才叫百姓误会了。这时候便该有个人站出来,拨乱反正,道明事实——”
李隆基轻轻啊了声。
雪粒子纷飞,李成器紫袍上盘金滚绣,明朗辉煌,比李重润差在哪里?
“阿耶好心,把功劳送给安乐郡主,她既不肯,咱们便当推一把太子,叫他公开谢罪,使天下人知道真相,也免得圣人替他挨骂。”
看看张口结舌的李隆基,照往常叮嘱他道。
“行了,你去罢,路上当心,阿耶提缰吃力,在外头你仔细照应些。”他拢着袖口进局里了。
李隆基慢慢折身,一步三回头地出两道宫门去牵马,监门卫几个年轻郎将跟他相熟,下了值打牌喝酒的好哥们儿,都远远招呼他。
“小三郎——”
他没耐烦应,把手挥了挥,由着人在背后哈哈大笑。
“今儿又挨训了罢?别哭鼻子嗷!”
相王管教儿子严厉,几次三番当外人立规矩,上四卫都见识过。
东宫卫令行禁止,吐口唾沫当钉,很有风范,而且相王是难得以身作则的阿耶,不让儿子赌,自家也不推牌九,不让儿子滥饮,自家宫宴上只沾沾唇。
大家服气,见了最窜跳的小三郎,没事儿也要寻出事儿来敲打两句。
李隆基信马由缰,闷头闷脑晃了大半个时辰才回东宫卫值房,办差比不得在家,没人伺候,黑灯瞎火,他摸黑进了屋,解下横刀,提起水壶咣当当灌水,屋子是个里外套,他东西多,额外摆个博古架,又是书又是衣裳刀剑,塞得满满当当,没留神里间儿转出来一线明灯。
“打哪儿回来这是?”
灯提在个慈和的妇人手里,高髻云鬓,打扮的很周正。
李隆基回头呆怔了一下,眼里蓦地蹦出光来,“小姨!您怎么来了?您坐,坐这边儿,哎呀,我这屋里没炭火。”
窦娘子啧了一声,“何止没炭?连口热水也没有。”
边说边瞧他身上打扮。
“我就说你这么丁点儿大的孩子,办不得差,你阿耶真舍得!”
李隆基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大哥、二哥都办差了,我怎么不成?四郎也闹着来,难道我还不如他?”
想到天都黑了,现去要炭要不着,左右摸摸,解下披风搭在窦娘子肩上。
“小姨,你穿这个。”
窦娘子推回来,他又攘过去,“我不怕冷。”
窦娘子在他手里捋衣裳,抻开肩宽便笑,再翻出领扣,嗔怪地撇了他眼。
李隆基一怔。
“哎呀!我怎么又把大哥的披风穿回来了?”
“你的呢?”
李隆基鼓着腮帮子答不上来。
他身上东西丢了不止一回两回,李旦放出来后,虽立了王府,几个儿子分到高门侧室名下教养,譬如豆卢氏抚养李隆基,王氏抚养李业,但孩子们打小儿依赖窦娘子,见了她反比庶母亲切,贴身的玩意儿,香囊、扇子、大氅……宁可要窦娘子置办的。
李旦无法,把王府一半的供奉拨给窦娘子家使用,两家因之极亲近。开年李成器见王府近前空着块地,建议李旦买下来送给窦娘子,如今正盖着。
“你呀——”
窦娘子直摇头,“亏你有个好大哥,不然叫我怎么放心?三郎!我好好儿跟你说,太孙死了……”
李隆基一把上去捂住她嘴,窦娘子吓了一跳,反而欣慰他谨慎。
两个点起几处大灯,照得灯影煌煌,隔壁见亮儿过来,见是窦娘子,呼朋引伴地来奉承好话,果然各个饶上一罐她独家拿手的姜虾,高高兴兴去了。
李隆基知道她的意思,也开来吃着,只管迁延。
“你别跟我打马虎眼儿!
窦娘子生起气来,板着脸道。
“太子不中用,你阿耶难免有些想头,他想他的,你不准往前凑!”
她伤心的抹眼泪儿。
“争来了有什么好下场?你瞧你娘,说嫁皇子好,白撇下三个娃……”
三郎就罢了,男孩子,摔摔打打也能长,两个女娃真真儿可怜。
李隆基放下姜虾,伏在她膝上道。
“小姨,阿娘走了,我们还有您啊!”
“就你嘴甜——”
一句话说得她又哭又笑,推开李隆基,拿帕子替他擦手。
“妹妹还不如你会耍赖。”
李隆基起身坐到她对面,长手长脚,中指敲在刀鞘上,似打拍子。
“又是新调儿?”
李隆基得意地点点头,眯着眼揣摩。
窦娘子最喜欢他耍弄曲乐,笑的眉眼生辉,因他阿娘也是这性子。
“你阿耶能干,我知道,我早见识过了,二十年前,你阿娘可是天天的夸他呀,我真是,我耳朵都起茧子了——”
她一边说,一边拿眼瞟李隆基。
三郎最爱听爷娘恩爱的故事,小时候捧着脸乖乖坐在脚下,可今日走神了。
窦娘子很不安乐,想来想去,这事儿还是怪李显,叹气道。
“这太子!我原指望他稳稳当当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权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