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颜夫人才走了,梁王略送送,即刻就来枕园。”
韦氏有些担心,“口谕怎么说?”
丹桂道,“太子并三位郡主都去,梁王府阖家上下,连张家娘子,都去。”
李显听了蹙眉,“这却怪了,没提咱们家的郡王么?”
唐制,太子诸子为郡王,诸女为郡主,亲王诸子中,承袭爵位者为嗣王,其余为郡公,武周礼制多随唐制,不过开国便有宗室不明的尴尬,种种琐碎顾头不顾腚,处处都是漏洞。
譬如武承嗣、武三思、武攸暨等皆为亲王,照理他们的儿子当是郡公,除非武承嗣死了,才确立嗣魏王,实际上却早早封出一个南阳郡王武延基、一个高阳郡王武崇训,已是败坏了制度。
前些时确定储君,新加封了李显的儿女,却未曾降封武家儿孙,以至李家有郡王,武家也有郡王,提起来还要区分区分。
丹桂摇头,李显便喜滋滋转向韦氏。
“圣人只认你生的,庶出都不论,这倒也好。一则重润非露面不可,二则重福、重俊他们不在行次里,少进宫抛头露面,少惹多少祸患。”
庶子不排行,搁在历朝历代的宗室都万不可能。
可是十余年前,圣人在高宗的后宫里却堂而皇之的如此行事了。李显有样学样,也有意尊奉韦氏,却怕言官针砭,这回得了母亲暗助,口气中便有了几分表功的意思。
“这下你可满意了?”
“哼,哼,好得很!”
没想到韦氏面色直发白,摇头道。
“她能是为我?!你再好好想想?”
李显依言重想一遍,还是不明白她气什么,但看韦氏已是气得唇角发颤,眼眶微红,开口便要厉声咒骂,只得愁眉苦脸地看向丹桂。
丹桂躬身道,“圣人口谕,未曾提及太子妃。”
“啊……?”
李显顿时受挫,整个人矮了半寸,迁延片刻,才歉意地去牵韦氏,却被她甩脱,他强又牵起,先发誓。
“不让你去,我也不去!”
韦氏愈发生气。
这个储位,根本是瑟瑟用终身换来的,诚然武崇训人不错,搁在丈母娘眼里是上佳之选,可瑟瑟本来用不着在如此青春年华就背负重担,大可以像旁的世家女,譬如她年轻时那样慢慢拣选,试一试郎子的真心,更试一试自己的喜好。
婚姻之于女人,门当户对,合适恰当,都不是必要的,真心相爱最要紧。
韦氏当年是太平公主的侍读,十二岁入宫,与李显四兄弟青梅竹马,情形正如李仙蕙与武家兄弟。她满以为她会爱慕李弘的儒雅宽仁,李贤的锐意明敏,或是李旦的持正坚韧……
可最终叫她感到适意,舒坦,放松的,却是最平庸的李显。
那种从容相处,再三试错,奠定了她颠簸起伏仍稳固如昔的婚姻。
作为母亲,韦氏希望女儿找到彼此帮扶的夫君,名利场再多倾轧也不怕,就算爷娘早早撒手,也没什么遗憾,可是瑟瑟坚持走了条险路,她看得出武崇训在忍耐包容,也知道瓜熟蒂落的情分不是这样的。
韦氏深深吸气,挥手令丹桂等退下,沉声劝说李显。
“你当然要去,还要做诗敬酒,大拍马屁,凡能得圣人丁点笑脸,便当彩衣娱亲那样去做。”
李显难过地胸口发闷,半晌才用力捏她手腕。
“我一定把重润带回来。”
第46章
听了他郑重表态, 韦氏一颗砰砰乱跳的心放进肚子里,才要说话,就听见外头宫人内侍一叠声请梁王安。
她忙迎到门前, 刚打照面,武三思便肃容欠身。
“太子妃容禀,臣尽力周旋, 仍未能说动颜夫人改变成见,实在羞愧。”
那边李显还在悻悻叹气,韦氏已收起情绪, 打叠好精神应酬他,“不知王爷想说服颜夫人何事啊?”
武三思抬眼仔细瞧了瞧这位亲家母。
方才枕园的丫头在正院探头探脑,他未加约束, 想来消息已经传回来了。
日头朗朗, 照得她泪渍莹莹,更照出她憔悴面容下依稀宛在的姣好五官,倘若不曾离京,她定然比如今美艳许多,正如瑟瑟五六年后将达到的巅峰状态。
可韦氏分明并不在意容貌的倾颓, 薄施粉黛,坦然展露着眼角细纹。
身为太子妃,遭圣人兼婆婆如此欺压, 换个女人怕是受不住,她却还尽力笑得舒展大方,相比较畏缩的李显,韦氏显然更值得结交。
他叹了口气, 摆手道,“咱们进去坐下说罢。”
武三思当先走在前头, 高声令侍女备茶,一面请他们坐,一面致歉。
“如从旧制,东宫除左右春坊属官外,单宫女、内侍便当有五六百人,头先府监也指了内侍省调拨人手,可是枕园地方实在狭小,铺排不开,因此臣只收了五十人。此节琐事,从前未及向太子妃禀告,今日一并说了。”
韦氏脸上的笑意更客套了。
“人说客随主便,住在王爷府上,自然处处都听王爷安顿。”
武三思哈哈一笑,俏皮道。
“太子妃折煞臣了,天下是李家的天下,圣人与殿下是主,臣若有幸,为主上筹谋操持,便是衔恩,若无幸,客居神都到老,终究是要叶落归根的啊。”
话说的客气,可是李显面上浮着一丝淡淡的尴尬。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权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