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回归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正义终将胜利。或者换个方向说,胜利的必是正义。
欧陆战场上的德国没能逞凶太久,在结束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他们的形势便急转直下,愈发双拳难敌四手,盟军开始节节胜利。
亚太战场上的日本同样形势不好,一场场战斗打下来,由优势到均势,最后成了劣势。内部经济问题严重,兵员素质的极速下降,已经使得日本力不从心。
正所谓病来如山倒,战争也是一样。抗日战争之初,日军兵强马壮,宛若滔天的大洪水肆虐中国,那是中国的如山倒。可到了后边,中国抽丝病去,到了日本的大洪水。一场失败,转而成了两场失败,成了四场失败,最后成了全线的溃败。
墨索里尼被处决了,柏林被苏联红军攻占了,希特勒死了,德国全面投降,如此也就到了日本,勃勃野心终究收了场。
一九四五年,八月九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放原子弹。十一日,在日本长崎又投下了另一颗原子弹……
汽车穿行在街上汇集的无数人流之中,坐在后排的王言透过车窗,看着挡住他视线的不知谁的衣角。隔音并不很好的汽车内,满是外面人民群众的欢腾。
两颗原子弹下去,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草,日本要投降的消息已经流传出来。经历了最初的不敢相信,到慢慢的接受,再到泪湿了眼眶,最后狂奔出门,跟着人流行走在大街小巷。
为了这一刻,中国死难了三千五百万军民。这是战后统计的数据,并不是真正的准确数字,还要再加个‘以上’。战争之初,中国有四亿人口。这死难的三千五百万军民,是谁的儿女,谁的丈夫,谁的妻子,谁的父母,谁的亲人?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战争的伤害。
没有一个准确的词汇,能够形容现在人们的心情。如果非要说,是笼罩在心头的阴霾一朝散尽后的轻松解脱,更是茫然……
又一次的上了车,明楼问道:“接下来去哪?”
见明楼被镇住的样子,王言笑了笑,自说自话:“我真正出道,是民国十六年,那一年,我十八岁,拜在了林鸿远的门下,加入捕房成了包打听。我真正的起势,是在民国二十七年的春天,算是战争成就了我,我清楚的记得,那一年的春天很冷,那一年,我二十九岁。而今是民国三十四年,我三十六岁。
岩井英一拍了他七年,他这才拍了一下,这就受不了了。要不是考虑影响,岩井英一真的没有活路走……
我确实可以吞了你们家的生意,但是红党在,我不敢。红党派人接手,我不放心。所以你大姐的安全,还是比较重要的。我再多钱,也不会那么败家。
问题是拿下了上海,之后该如何处理。
没再继续这个话题,王言说道:“我记得明台是在北京呢,还活着呢吧?这一次正好把他调回来,你们一家也算是团聚了。”
因为随着王言的号令,数不清的大卡车开上了街道,驱散了街上仍旧沉浸在喜悦中的人群。警察们提着枪上了卡车,径直向着附近的工厂以及日本人的公司开去,全部查封。这是明楼随着王言一起坐在车上看到的,还有他看不到的地方,原本属于公共租界巡捕房的警察,也是全副武装的拿着武器上车,向着四面八方冲去。还有上千,短打装扮的流氓,这是属于王言的嫡系手下。此外还有青联的上万流氓,也尽数拿着私藏的枪出动。
看着意气风发的王言,明楼憋了半天说道:“权力,就是要被约束的。世界就是这样,唯有阴阳互补,才能长久。”
至于说红党有没有动静的问题,他比明楼还清楚的多,毕竟他的消息属于是中央一手消息,明楼的则是二手消息,而且他知道的要更早许多。
明楼没再说什么,只是一路看着外面的情形,感受着这时候的巨变……
日本的战败早都是定局,几个月前他就请示过领导,在日本投降后,是否需要他恢复身份,武装控制上海。毫无疑问,他是有这个能力的。
“成王败寇,没了毛的凤凰不如鸡,何况他还不是凤凰。他要是不懂事儿,那今天就是他的死期。姓蒋的没来之前,上海滩姓王。”一代青帮巨擘,大流氓头子,嚣张的发出了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明楼笑道:“从战争的开始,你们就注定了会有这一天。”
他是为了明台取得的成绩高兴,但要说明台跟明楼只差了一级,那就是笑话了。上校和中校,不是一个水平线的。而且明楼这个上校都八年了,这一次战后论功行赏,怎么也得升个少将。不过国民党的少将也是遍地走,具体还是要看之后明楼在什么位置上,才能确定他有什么权力。
当然了,接收资产是一部分。还有另一部分,是很多人的死亡。因为,总有些账要清算。大的不好动,小的就没那么多的麻烦。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国民党总是喊着攘外必先安内,如今日寇已败,不分个高下,怕是难有结果啊。这种事儿,你心里没有计较?”
路过原本公共租界地的时候,明楼指着外面正在跨过苏州河的卡车,以及里面坐着的属于这边的警察,问道:“王先生,他们是受命于周福海,还是您啊?”
这在当前的上海,已经是无可匹敌的力量了。只要第一波战斗打响,打出排山倒海的气势,那么加入进来的人只会越来越多,拿下上海不成问题,旦夕可决。
一时间,明楼只觉逼气四溢,闪瞎了眼。王言就坐在那里,他却恍然发现,面前的人是那么陌生。一身雍容气度,霸道的锋芒毕露。好像这一刻的王言,才是其本来的样子。
“让我配合您的行动。”明楼摇了摇头,有些无奈:“您可能还不知道,为了最快的接收上海,不让红党占便宜,蒋中正授意戴雨农,指使青帮还有伪政府的官员一起接收,并且给了他们承诺,以后从轻发落。据我所知,周福海已经在准备了,下午就动手。”
但历史告诉我们,签署的这个协定,除了普通的老百姓,没人信。
王言笑了笑:“吃饭吧,毕竟吃饱了才有力气做事嘛。”
第八区警局陆续的又招进来一些人,有三千多,他手下的流氓一千多,青联的上万流氓他也可以掌控,上海地下党组织怎么也得有一两千人,能参与战斗的也得有一千人。此外,还有他工厂的好几万的工人,还有他控制的工会。在上海的工人群体中,再有着红党的配合,他能动员的工人那就数不清了。他囤积的武器弹药肯定不足以武装这么多人,但是有日本人的武器在,能武装出好几万。
岩井英一恨不得就地弄死王言,好一会儿,他长出一口气,面无表情的起身,对着门口扬起手:“请吧,二位。”
“我跟你可没什么友谊。”明楼哼道,“你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猛然听到王言如此话语,岩井英一没咽好,咳咳的猛咳一阵,稍显狼狈的看着王言:“王桑,你真要这么绝?须知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你是听着我打电话的,又何必问废话呢。王某不是吃素的,渗透公共租界也没什么难的。至于青联,哼,杜镛那个老东西这些年总是找我的麻烦,这一次就让他好好看看,他不是当年威风凛凛的青帮大亨了,上海滩没他的位置,还是早早的去香港养老的好。否则的话,他那把老骨头,也就只能去黄浦江喂鱼了。”
“那周福海那边怎么说?”
旁边坐着的明楼眼睛瞪的老大,这王言这么猛?岩井英一这样地位的人,都敢威胁要杀全家?听话里这意思,好像还很轻松?这他妈才是真流氓啊……
接收日本遗产的事还在继续,王言摆平了周福海,大肆的接收着各种资产。这些东西他当然是留不下的,很大一部分是要等着以后真正的受降主官到来之后上交,剩下的一小部分才是他的。当然了,即便只是一小部分,但到底是上海这个远东第一大都市的财富中的一小部分,那可是海量。
明楼皱眉沉思:“您是想要让他们看看您的能量,好保证您的位置,以及您的利益?”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一句古诗,叫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今日本战败,我也总算能好好的想想往事,想多了,也就明白了。”
“哈哈哈……”明楼哈哈大笑着给王言倒酒,“王先生,以后咱们说话可就不用藏着了啊,痛快,真是痛快啊。来,为了抗战的胜利,咱们喝一杯。”
“两天后吧,这边的事处理过之后。”岩井英一长叹了一口气,“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真是时也运也啊。”
“你代表谁?”
“军统!”
“当然是去找周福海,让他认清楚形势。”
王言吃过了口菜,说道:“行了,说说吧,这种关键时候,找我什么事儿?”
王言嗤笑道:“最近这两天,到处都是受降的事。戴雨农都给我发过电了,还让你找我干什么?”
“总是有些仁人志士,对你们日本人恨不得生啖其肉,岩井先生如此做,怕是很危险啊。哦,对了,王某还跟你们本土有生意往来,对您家中情况也有些了解。想要防卫周到,怕是难呐。”
不过他没有在意这些,交代了事情之后,便回到了家里,跟着无所事事的于曼丽呆着……
这时候接收日伪资产,已经初见疯狂了。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那是什么都敢干。尤其很多原本的伪政府人员,他们最是厉害。就指着这一次多捞点儿好处,等到国民党正式接收上海以后,拿钱买条命,更甚则是想要再谋个职位,继续逍遥快活。
抗日战争终于正式的结束,中国各地的电台播报着这一消息。尽管在此前已经庆祝过一次,但这一次,仍旧有很多人走上街头,高兴着……
王言点了点头:“周福海来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