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衍打开了那两份圣旨看。
一份是要皇帝提拔魏渠做羽林卫总都统。
另一份则是要撤掉秦明大将军之职,并由如今在兵部挂了个闲职的齐四海暂代秦明之职。
还要皇帝命人直接将秦明押送回京问罪。
魏渠是魏家旁支,算是太后的侄子,自然是太后的心腹。
而齐四海当年也是太后一手提拔起来的,后来太后势力惨遭打击,齐四海也就失去了依靠,只能在兵部做个负责训练新兵的教头,并没有什么实权。
太后这是亟不可待地要提拔自己的人上位了,难怪皇帝这么生气。
谢衍都觉得太后这一招有点太急了,实在不符合太后一贯稳妥的行事作风。
“太后看来是太急了。”谢衍道。
皇帝冷笑:“她是笃定朕已经被她掌控了,所以才敢肆无忌惮地夺权。朕本来还对掉包计这件事心存疑虑,现在看来,她的确蓄谋已久了!”
谢衍微微挑了挑眉。
显然他从皇帝的话中读到了一条信息。
皇帝并没有百分百相信太后就是掉包计的主使。
或者在皇帝心中,自己和花泠也有可能利用所谓的掉包计来离间他和太后。
不得不说,皇帝是只老狐狸。
他虽然配合了掉包计,却没有完全信任谢衍和花泠。
或者他还偷偷给自己安排了后手,
谢衍在想,如果昨晚他们真的把皇帝送给了太后,那后面会是什么局面?
“陛下应该明白,太后是个对权力极为看重的人,她自然不甘心三年前的败退。”谢衍道。
皇帝点头:“朕不明白,她一把年纪了,膝下无子,为何还这么执着?只要她不争,朕可以善待她。”
谢衍道:“可能是人尝过大权在握的滋味之后,会上瘾吧。”
皇帝先是一愣,然后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继而转了话题,问:“这件事,你看朕应该如何处置?”
谢衍并没有上当,道:“陛下自有明断。”
皇帝看着谢衍,道:“朕就是因为一时没有想到好的对策,才问你的。你但说无妨。”
谢衍还是道:“如此大事,臣不敢妄言。而且,臣对这些人事任免的事情并不精通,说了也无益。”
倒是花泠忽然插了一句嘴,道:“陛下现在假扮自己,太后以为陛下您是听命于她的傀儡,那陛下如果不按照太后的话做,她肯定立刻就会怀疑陛下。”
“陛下当然不怕被怀疑,可是得做好应对之策,如果陛下不打算打草惊蛇,还想继续跟太后周旋下去,那就要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这可就太难了。”
皇帝听花泠这么说,也深以为然,点头道:“朕还打算继续以现在这种身份和她周旋下去,要不然刚刚在永安宫,朕就已经把这两份圣旨撕了。”
花泠看了看谢衍,显然,他们都知道,皇帝对太后还有所图谋。
他本可以在太后拿出这两份圣旨的时候,就亮明身份,然后以太后“谋逆”的罪名,杀太后一个措手不及。
毕竟咱是皇宫和大权都在皇帝手里。
可是他没那么做,就说明太后那里有可以压制皇帝的东西。
这才是三年前,太后只是离开京城,而没有被皇帝赶尽杀绝的真正原因。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