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眼下的情况,秦明在北境只手遮天,秦家在朝中又势力极大,要和他们作对,就得做好家破人亡的觉悟。忠臣未必没有,可有几个人能舍下家人甚至是族人性命呢?”
“罪臣和温大人也不过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才有勇气站出来,冒死到陛下面前,将实情吐露。”
“陛下若是不信,臣愿一死。但请陛下不要放弃调查真相,那些枉死的百姓,还有侥幸存活下来的百姓,都等着陛下还他们一个公道,给他们一条生路!”
曾明远已经报了必死之志了。
温不言也叩首道:“臣也愿以死明志,祈求陛下将此案一查到底,还原真相。”
皇帝的手敲打在棋盘上,发出令人不安的节奏。
谢衍微微露出笑容,用一种疑惑的语气问:“陛下,其实要知道二位大人所言是真是假,也不难。臣倒是有个主意,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说。”皇帝点点头。
谢衍道:“曾大人和温大人直到回到京城还在遭遇追杀,必然是有人害怕他们。那如果我们传出消息,二位大人还掌握着一件至关重要的证据,这证据拿出来便能叫泗阳大捷的真相揭露出来,然后再安排曾大人和温大人演一出戏,到时候陛下只要等着,看有没有人自投罗网呗。”
“若是秦家没有动静,那就说明他们问心无愧,那曾、温二位大人,恐怕就有诬告之嫌。”
谢衍知道,皇帝不是不怀疑秦明。
只是他心里还是不愿意这时候动秦家和秦明。
他怕太后趁虚而入,打起幽州的主意。
到时候他就会陷入被动。
更何况泗阳大捷,如果真是弄虚作假,对他这个皇帝而言,也是奇耻大辱。
因为秦明和秦家都是他一手扶起来的。
他们犯下这样的事,皇帝脸上无无光。
而且其中涉及,幽州上下大大小小的官员,竟然都与秦明沆瀣一气,牵扯如此巨大,更令皇帝不愿意面对现实。
这不是说他治国无方,驭下不严,昏庸无道吗?
否则朗朗乾坤之下,怎么会发生这样可怕又荒唐的罪行?
他太了解皇帝了。
死要面子活受罪,宁可一错再错,也不肯面对现实。
要他面对现实,除非……秦家继续作死,作到皇帝也忍无可忍的地步。
他之所以让阿飞偷走誉王手里的那些书信账目,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这些东西到了皇帝手里,也还是会石沉大海。
但是若皇帝决心要办秦明和秦家,那时候再拿出来,便可推波助澜,让秦家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特别是那夹层里的那封信,更不能轻易让皇帝看到……
否则对秦明而言,这恐怕不是罪证,而是救命稻草了。
“臣等愿意配合,万死不辞!”曾、温二人立刻响应。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