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急如焚。
皇帝正沉浸在花泠的赞美声中,忽然听到这句话,仿佛品尝美味点心的时候,突然吃到一口坏了的瓜子仁似的。
他表情瞬间僵了一下,然后收拢眉峰,目光微微凉了几分,打量了一下花泠,问:“听说你把那个刺客带去了你的住处,你很关心他?”
花泠没有回避皇帝的眼神,非常坦然地点头,道:“是的,不敢欺骗陛下,我对他很关心,因为他对我说出了冒死惊驾的原因。”
“哦?他对你说了?”皇帝的声音里,有一抹嘲弄,“他是怎么说的?”
花泠看得出皇帝很不高兴,但也没有办法,她不可能为了皇帝高兴,就不说了。
她得对得起谢衍的隐忍,对得起李大福的不畏牺牲。
“他说他是被人派去襄河,故意在襄河驿站传播瘟疫。但他也说,他本意并非为了传播病疫,他是想靠着这唯一的机会,进入燕阳关,来告御状。”
“告御状?他有什么冤情,需要跟朕告状?”皇帝依然不动声色。
花泠道:“他有天大的冤情,涉及上万人的惨死,和三座城的覆灭。”
皇帝猛然坐起身子。
“你再说一遍!”
“陛下明明听清楚了,当然,我可以重复很多遍。他的冤情比天大,比他的命大,也比这场瘟疫大。秦将军谎报军情,火烧三城,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误和罪行,活活烧死了一个营的将士,和无数的平民百姓。”
“却把这份罪孽,颠倒黑白,粉饰成他大胜北夷的功绩,还跟陛下请赏邀功。”
“他阻止一切敢于说真话的人入燕阳关,有一个杀一个,最后是因为一场精心针对谢衍的阴谋,才让李大福成了唯一有机会说出真相的人。”
“陛下现在却把他交给了秦国公,如果陛下不及时阻止,可能他也没有机会对您亲口说出真相了。”
花泠也顾不得礼貌不礼貌,恭敬不恭敬,总之一股脑把自己想说的说完了,才觉得心口稍微舒畅了一些。
皇帝沉默着。
眉头紧锁。
好半晌,才摇摇头:“不可能,这不可能……”
“陛下想知道具体的情况,何不亲自问一问李大福呢?他就在这里,舍身忘死来见陛下。”
花泠看着皇帝,充满了殷切的期盼。
皇帝却在抬眸看她的瞬间,露出了深深的疑惑。
“泠儿对他如此关切,只是因为从他口中听说了所谓的冤情吗?还是说……因为事情关系到秦家,所以泠儿才格外紧张?”
皇帝的多疑,让花泠出离了愤怒。
如果他不是皇帝,花泠一定当场给他一拳。
什么垃圾皇帝,不关心事情真相,只关心这件事是不是涉及两家私人恩怨?
脑子有泡吧?
花泠面无表情,语气也带着深深的不满,道:“陛下可以疑心臣妾的用心,但重要的,不是臣妾的立场和用意,而是这件事的真相,不是吗?”
“难道燕阳关外三城百姓,和那些为陛下浴血奋战,守卫疆土的将士的命,不值得陛下去彻查一番吗?”
皇帝拧眉,带着薄怒,道:“本朝祖制,女子不得干政,你知道你现在说的话,已经十分逾越了吗?”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