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阳鸟 第111节(1 / 1)

夜阳鸟 余姗姗 3413 字 2024-01-28

('要说“感同身受”,她多少有一点,她是怎么走到今天的,什么滋味儿,心里太清楚了。

如果没有靳家的“支撑”,她根本出不了头。

“这件事很麻烦。”秦简州说:“如果只是简单的人口拐卖,把人找回来就是了。但现在是两边势力的拉扯,中间还牵扯了一个孩子,就只能……”

黎湘将他打断:“意思是让我不要逼得太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过几年郗望的年纪大了,那个变态愿意转移目标了,又或者是郗望终于割舍了母子情,决定迎接新生活,孩子就给对方,事情就可以了结了,对么?”

秦简州没有回答,但答案是明摆着的。

两人就这样对视许久,秦简州终于将难以启齿的下文说了出来:“靳先生已经在想办法了,也在托人寻找和郗望相似的女孩。”

这次换黎湘震惊了。

她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却又不意外这是靳寻干得出来的事。

“你所说的女孩,多大年纪?”黎湘问。

秦简州没有正面回答,只说:“那个人的喜好一直没有变过。”

黎湘连头皮都绷紧了,喃喃道:“为了把她拉出来,就拖另一个无辜者下水。十四岁,甚至更小……你们疯了。我不同意。”

秦简州点头:“我知道。”

他的情绪也很矛盾,一边是因为知情,毕竟黎湘的经历他也是见证者,而另一边则是理智,是自小到大的做事习惯。

他看向黎湘,见她已经逐渐失去冷静,眼眶也在暗暗发红。

那或许是因为愤怒,或许是因为想到过去,也可能是和那个还没选中的未成年少女共情,但她还在压抑,她的面部肌肉在小心控制着,眼眶虽然红了,眼睑却迟迟没有湿润。

秦简州深吸口气,吐出事先就想好的,本以为永远不会用到的说辞:“就算不找替代品,这个女孩的命运也是注定的。我会在已经被卖掉的女孩中挑选,她被选出来,起码生活可以有保障。那些没有被选中的,下场会更惨。”

黎湘知道他的意思,也知道人口买卖生意中,女人会面临和牲口一样的待遇。

性|交易或生育机器,或器官拿走,血清抽走,下场就不一定了。

“你觉得你做了件好事是么?”黎湘问。

如果她同意这样做,就等于“救”了一个女孩是么,这太荒谬了。

秦简州别开视线:“我只是把利害关系转告给你,现在还有时间考虑。或者维持原有的方案,等一两年再看。”

这话落下,秦简州站起身,他将茶杯放在桌上,到门口换鞋。

黎湘看着他蹲下的背影,半晌问了句:“你这次来,靳寻知道么?”

秦简州没有回头:“来林新办事是靳先生的意思。来这里是顺路。”

也就是说,靳寻并不知道他来见郗望,也不知道他们这番对话。

秦简州走了。

黎湘依然站在原地。

许久过后,她才走向床沿坐下。

手机一直在震动,有未接来电,也有消息提示。

她静坐了半个小时才拿起手机看了眼,眼神木讷,思路僵化,每行字都要看好几遍才看进去。

有杨隽在汇报剧组工作,有制片和导演在问她时间安排,有戚晚发来的新想法,还有郗望的对话框,那上面也有个红点……

“你们谈了什么?”

黎湘闭了闭眼,暂时将个人情绪屏蔽在外面,将自己当做机器人一样回复工作信息。

等所有人都回了一遍,她点开姚珹的微信,发了这样一句:“昨天和你说的事,先放一放吧,暂时不需要了。”

几分钟后,姚珹回复了。

先是一个问号,随即是这样一句:“事情已经交代了,很快有眉目。怎么改主意了?”

她的改变就意味着发生了某些事,而且分量不轻。

黎湘:“因为我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过了片刻,姚珹才回:“我会看着办。”

对话框那边安静了。

黎湘刚放下手机,这时门铃响了。

她拖着疲倦的身子走到门口,透过猫眼看到了郗望。

“我能进来吗?”郗望问。

黎湘回道:“工作的事找杨隽,其他事明天再说,我累了。”

郗望大概没想到会吃闭门羹,在门口徘徊片刻才离开。

黎湘回到床边躺下,将身体蜷缩起来,眼睛盯着前方。

有那么一瞬间,她好像回到了十二年前的某个夜晚,无助、无力,前路渺茫,没有一丝一毫的希望。

唯一清晰的存在,就是那双将她逼向悬崖边的手。

作者有话说:

红包继续

第91章

消失的妹妹

郗望觉得这几天黎湘很奇怪,不是黎湘表现得不正常,而是太正常了,这才奇怪。

黎湘和秦简州谈过了,但她第二天就若无其事地投入到工作里,好像前一天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甚至于她没有一个叫郗望的妹妹。

这样的平静,让人不安。

黎湘的“静”引起了郗望的焦虑。

郗望一时也忘记了之前和黎湘的不快,几次试图靠近她,找机会问清楚。

但黎湘太忙了。

郗望忽然意识到,一个女明星忙起来是真的针插不进去,水也泼不进去。

《远山》即将开拍,粉丝前来应援,记者跟踪访问,还有怎么都拍不完的广告。

稍有空闲,制片、导演、编剧就冒了出来,每个人都瞅准时机,将自己的事情和演员沟通好。

节省沟通成本是这个圈子里第一要素。

其实直到现在剧本仍在磨合,但主要是细节。

现在的调性比原来的更灰暗,而加深的那部分不是剧情,是人性。

处在弱小位置任人鱼肉的女主角江蓠,也有自己的阴暗面,这是目前最大的争议点。

戚晚坚持说,这是阴暗面,但它不丑陋不羞耻,在没有光的夜里,阴暗面是唯一能拉她走出深渊的绳索。

这时候不紧紧抓住绳索,难道期盼有奥特曼从天而降吗?

善良本身具有拯救的力量吗?

不,善良是当邪恶曝光之后,用来反思、衬托的参照物。

戚晚还说,没有人是单一的平面的,跟纸片人一样,江蓠是“黑化”了,但那也可以说是“觉醒”,她心里的善良的东西还在,所以当她自救成功之后,她才会反思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脏了手,而十恶不赦的人根本不会反思这些东西。

戚晚和导演激烈地争论着,这番论调令黎湘忍不住多看了她几眼。

别人看她,是“羔羊”,是为了剧本据理力争的跟组编剧,而黎湘看“羔羊”,却是“郗晨”在看戚晚,而且思绪随时随地都会飘到十二年前。

发出质疑的还有制片。

制片看中的就是钱,不管是投入的钱,还是收回来的钱,除了票房之外是否有奖项加持,等等。

纠结的是,电影越深刻,观众越冷落。

不要怪观众不懂欣赏艺术,这样的现象放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样,深刻的东西是不好看的东西,娱乐大众的东西即便有“深刻”的时候,也是快餐一样的“深意”,人人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

镜头里的一餐饭,一个鱼缸的摆放,一个奔跑过去的小孩,一声狗叫,在电影语言里都有他们独特的解释,熟悉这套语言的人一看就懂,不熟悉的观众们,等的却是几分钟之后的爆点、笑点。

这就是制作过程中最纠结的东西,怎么样才能让观众看懂,让门外汉喜欢,却又能保留一部分制作团队坚持的深意。

不知过了多久,三人争吵告一段落,齐刷刷地看向黎湘。

导演:“湘湘啊,你也说两句?”

黎湘醒神,根本没有听到他们最后那几句话,但这个话题她是听进去了。

黎湘说:“我对江蓠的理解是,无论表面上多么的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她的心是坚定的,也能够下得了狠心。男人欺负她的时候,她反抗了,但她没有哭。她知道自己很惨,但她没有自怨自艾,她很小就明白自己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有力量的人鱼肉没有力量的人,她不接受又能如何。她的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只是为了在这个被动的处境里,让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这样就不会有人将她锁起来,她偶尔说两句软话,对方只会觉得她已经服了,这些都是她后来杀人的有利条件。”

导演听了陷入沉思。

制片还在细琢磨。

戚晚这时说:“你已经进入这个角色了,我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外表是软柿子,心里却插着一把剑。其实江蓠的心理早就变了,这个过程很漫长,遭遇强|奸和被父母卖给男方,只是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突然出现的催化剂,令她生出杀人的念头——这个念头就是拔剑的瞬间。”

制片接着说,社会上不是常有那种新闻吗,老实人闷声干大事,老实了一辈子,突然就爆发了。比如一个常年受挤兑的老实人突然拿刀杀了邻居一家三口,要不怎么说咬人的狗不叫呢。

这之后的讨论,黎湘依然是话最少的,她偶尔会看向戚晚。

戚晚很沉浸在讨论中,但有时候也会发现黎湘的注视。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似乎黎湘在看她时,目光会相对柔和一些。

但她记得黎湘的粉丝说过,她们喜欢她身上那种温柔平静的感觉,好像什么都游刃有余。或许当黎湘看向其他人时,他人也会有类似的错觉吧。

直到讨论结束,导演和制片先一步离开,戚晚还要留在桌前将速记下来的笔记整理出来。

黎湘也没有走,反而多坐了几分钟,就看着戚晚整理。

戚晚一边记录着,一边头也不抬地说:“我这么说你不要生气啊,我觉得这部戏你比之前要投入,拍《她有罪》的时候我老觉得你心不在焉的。”

黎湘回忆了一下,至今还记得戚晚那时候开玩笑说,让她去体验一下犯罪的感觉再来拍,不然进入不了女主角王垚的世界。

那是一个内心有着坚定信念,每一个脚印却都踩在法律界线上的女人。

“可能是因为,这部戏我忽然找到支点了。我会依据这个支点表现角色。”黎湘说。

戚晚看向她:“什么支点?”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