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有些时候旗国喜欢强上,欧罗巴愤怒之后也会慢慢享受。
简单来说:虽然欧罗巴天下无敌但是选择文化胜利。
颁奖典礼开始。
电影宫的穹顶暗了下来。
十六盏水晶吊灯收敛了光芒,只剩下大银幕的冷光在观众席上流淌。
电影节的模式,国内国外都差不多,颁奖典礼通常按“次要到主要”的顺序进行。
金熊奖是颁奖典礼的压轴奖项,作为电影节最高荣誉,在典礼的最后阶段颁发,以保持悬念并凸显其重要性,以最高潮结束活动。
而为了突出评审团,主竞赛单元的核心奖项如金熊奖、银熊奖都由评审团宣布,以此显示评审团的权威和独立性。
只有部分次要奖项或特别奖项,才由嘉宾直接宣布。
邀请的知名电影人、往届获奖者或特邀嘉宾作为颁奖嘉宾,他们负责颁发奖杯或进行串场介绍,更多承担礼仪性角色,主要负责暖场。
很快。
小单元次要奖项颁发完。
到了主竞赛单元。
评审团主席王佳伟与其他评审团成员共同颁奖。
“最佳女演员银熊奖,《葛洛莉亚》,保利娜·加西亚。”
最佳女演员宣布时,余楠不由自主握紧了拳头,身体绷紧,听到不是自己,失落的往后靠,然后瞟了眼镜头,又微笑鼓掌。
最佳男演员奖。
黄博紧紧盯着颁奖嘉宾手里的信封。
“最佳男演员银熊奖,《渺生一页》,纳齐夫·穆伊奇。”
奖项落选,黄搏和余楠一样,都很失落。
“最佳编剧银熊奖,《紧闭的帘子》,贾法尔·帕纳希。”
随着奖项一个又一个的宣布。
黄搏咕哝了一句:“不会耍我们吧?”
宁昊不语,食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座椅扶手。
他的思维仿佛超脱了身体,站在更上方看着自己,也看着别人。
空气里漂浮着刺鼻香水味道,前排一位髪国女演员的体味,让他的太阳穴突突跳动。
王佳伟宣布:“最佳导演银熊奖,导演克林·彼得·内策,罗马尼亚《孩子的姿势》。”
《孩子的姿势》剧组传来欢呼声,宁昊站起来祝贺。
导演有些兴奋又有些失落,拥抱之后上台。
按照电影节惯例,拿了最佳导演,他们剧组到此为止。
柏林电影节的有六座银熊,和一座金熊奖,金熊奖作为最高奖最后颁发。
银熊奖之中,评审团大奖silver bear grand jury prize,是银熊奖里面含金量第一,最佳导演次之,在所有奖项里,只能排名第三。
大银幕开始轮播五部评审团大奖入围影片的片段。
片段里,黄搏驾驶的破卡车撞开戈壁滩的晨雾。
灯光渐次暗下。
宁昊感觉徐征看过来,悬在空中的思维,一下子回到了身体,不由紧张起来,下意识松了松领带。
“评审团大奖,美国,《雪崩王子》。”
《雪崩王子》的导演大卫·戈登·格林跳了起来,黄搏和徐征难掩失望。
两人失望的点不同,黄搏因为没获奖失望,徐征是觉得计划要破产了,最有可能得奖的最佳导演和评审团大奖都不是《无人区》。
宁昊则大大松了一口气。
见他放松下来,余楠恭喜道:“导演,主要竞争对手都获奖了,我们很大概率擒熊。”
她跟着王权安混了不少电影节,眼力不错。
闻言,宁昊呼吸一窒,放下的心重新悬了起来。
只觉得头顶的灯光无比耀眼,摄影机的转动声更是刺耳。
脑海里不由想起,主竞赛单元首映式那天散场后,有位裹着驼色大衣的老妇人握着他的手,说他的电影让对方想起了赫尔佐格拍《阿基尔》时的眼睛。
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电影。
宁昊胡思乱想。
大银幕闪过黄渤在戈壁夕阳下追车的长镜头,砂砾在逆光中化作飞舞的金粉。
评审团主席王佳伟整理西装,再次起身。
宁昊下意识低头,看到了自己映在座椅金属包边上的倒影。
抬起头,见到王佳伟拿着信封冲自己微笑。
宁昊脑子嗡嗡作响,不详预感越发浓郁,自己的心跳声,和电影里那辆破卡车的引擎吗,像是产生了奇妙共振。
“不可能是我,不可能是金熊奖,没必要玩怎么大.”
宁昊手心里满是汗水。
“der goldene br geht anno man's land!(金熊奖,《无人区》)“
王佳伟的英文发音在“land“的尾音微微上扬,像根银针挑破了凝滞的空气。
又用带着粤语口音的中文说了一遍。
“哇!”
黄搏比宁昊反应更大,猛地跃起。
“哇!”
徐征也在后面发出一声“哇”,做出兴奋的样子。
宁昊下意识的起身,视网膜里还残留着大银幕的蓝光,视野一片炸开的雪浪。
“恭喜。”
余楠见宁昊呆呆的,给了宁昊一个大方拥抱。
徐征也走了过来,用力拍了拍宁昊的肩膀:“恭喜!”
宁昊回过神,挤出一个笑容。
隐于幕后的艺术总监迪特·考斯里克见到宁昊神情恍惚,矜持的露出一抹笑容。
这就对了!
他都能猜到宁昊在想什么。
以为自己是在梦中,在回想自己通往艺术舞台的点点滴滴,那些挣扎和漫长的积累
而随着柏林电影节的认证,过去的痛苦都有了意义和价值!
金熊奖杯会吸走所有杂音,只剩下胶片转动的沙沙声回响。
这才是东方导演该有的样子!
这一刻,宁昊才算站在了电影艺术殿堂之上。
当宁昊尝过其中滋味.
迪特·考斯里克笑的更为灿烂。
啪啪啪!
掌声从评审席开始蔓延,像野火掠过枯黄的草原。
伴随雷鸣般的掌声,宁昊恍惚走上领奖台。
他看到墨镜王的镜片闪过一道弧光,看到台下张紫怡的珍珠项链在余光里划出银河般的轨迹。
台阶的木质边缘硌着他的皮鞋,宁昊下意识抬头,穹顶的星云图似乎正在缓缓旋转。
那些用光纤模拟的星辰,与七年前他带着《绿草地》来参展时看到的别无二致。
电影宫二层环形看台上,二十位历届金熊奖得主的巨幅照片在暗处若隐若现。
掌心冰冷而又湿漉漉,那是冷掉的汗水。
见宁昊上台,墨镜王心情有些复杂,退后两步轻轻点头。
从此,宁昊就是柏林在东大的代言人了。
台上宁昊的视野更为清晰,见到观众席第四排突然站起个高大的身影,那是格斯·范·桑特,双手举过头顶鼓掌。
看见徐征也在鼓掌,目光复杂难明。
宁昊读懂了徐光头眼里的意思。
说归说,真做到这一幕,两人其实都有点蒙。
也看到黄搏的西装口袋巾被抛向空中,余楠用指尖按着发红的眼角。
宁昊握紧奖杯,转向观众席。
见到德语区的老影评人们摘下眼镜擦拭,前排的日本导演微微躬身致意,阿根廷剧组的女演员举起手机。
屏幕光连成一小片颤抖的星河。
掌声持续了整整两分十七秒。
只是在宁昊眼里,台上台下这些人,电影节掌控者是祭祀,在等着看他走向自我奴役的道路,而其他非白人世界的导演、从业者,不过是在欢迎又一个达利特领班加入。
至于来自于东大的同行和记者,则是在为他即将成为达利特领班而共鸣。
现场观众,则是在见证他们的祭坛又成功征服了一个东方导演.
宁昊忽然觉得这里不是什么艺术殿堂,而是妖魔坐堂。
非人哉。
“妈的,沈三通又赢了!”
宁昊心里恶狠狠的想着。
缓了缓心神,宁昊说出了让在场所有人大惊失色的话。
先用德语,再贴心的用英语,防止有人听不懂。
“我拒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