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新的目标(1 / 2)

('那椭圆形的小东西也就是和小螳螂相似的体长,而且只会摆动有些尖细的头部,移动很缓慢。

都不太需要格外费力,就可以轻易捉住。

小东西的外壳很光滑,但不甚坚硬。

稍稍用力,捕捉足胫节上的端刺就扎进了外壳,紧接着就和享用其余肉食一样了。

小东西的味道和飞蛾幼虫极端相似,只是肉质更紧致一些。

如果不是外形相差太多,它都会认为它在吃着飞蛾幼虫了,难道飞蛾幼虫会变化?

也许吧,飞蛾成虫还有翅膀呢,真厉害,飞蛾会的真多。

嗯,真好,真好吃……

被小螳螂命名为飞蛾幼虫2的昆虫不是那么容易找到。

主要是它们太懒了,总是不动,很难被发现,在3(0)期进化过程中只贡献了5只。

……

啪~,啪~,

小螳螂紧跟着一只10厘米左右的蜈蚣落地。

唰~~~,唰~~~,

踩在堆积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枯叶上,蜈蚣拼命的滑动密密麻麻的步行足,向前逃命,企图通过足多,更善于在枯叶上爬行来逃离追捕。

可是,紧随身后的爬动声,像催命的锣声,从未远离。

当发现枯叶并不能降低小螳螂的速度时,蜈蚣快速的爬上了一段挡路树根。

打算利用树根的阻挡,拉开距离,然后就找地方扎进枯叶中,利用蜈蚣更善于下钻的优势摆脱捕食者。

蜈蚣的希望又落空了,如果蜈蚣长有后眼,一定可以看到小螳螂那精彩的表演。

只见一只体长还要稍稍超过蜈蚣的墨绿色螳螂,精准的计算好距离。

前肢猛地搭在树根边缘,一对后足收起,中足微弯,前肢用力,中足蹬直,起跳,越过树根,腹部高高抬起,紧接着后足最先着落,略弯,中足随之落地,两对步行足一起发力,继续向前快速爬行。

不仅没有因为树根的阻挡,而被拉开距离,反而因出色的“身手”而大大靠近了蜈蚣,仅有一爪之距了。

在蜈蚣还没有察觉到的时候,小螳螂一爪虭在蜈蚣尾部,制止了蜈蚣继续往前爬。

蜈蚣调转身形,返身冲向小螳螂,一对毒肢如剪刀一般反冲向小螳螂腹部。

钳住蜈蚣的左前肢,小螳螂猛地向左侧扯动,带动蜈蚣向左滑动,完美解决蜈蚣的攻势。

紧接着,悬空的右前肢划开一个微小的弧度,准确的钩在蜈蚣第二环节与第三环节中间的连接处。

嗞~,嗞~,如利刃扎进鲜肉的声音传来。

哗~,哗~,蜈蚣扭动所有环节,摩擦着身下枯叶,希冀摆脱控制。

小螳螂不为所动,下颚抵近蜈蚣头部,狠狠的撕开头部甲壳,夹住粉嫩的肉,快速咀嚼,吞咽。

随着小螳螂的进食,蜈蚣扭动的身体渐渐停止,僵直。

简简单单的吃过一份起床餐,小螳螂开始了一天的锻炼。

此时的小螳螂已经是7(0)期了,体长达到了夸张的11厘米。

为了更多的食物,它离开了当初卵鞘着陆的河边,向着森林内部行进不知多远。

一路爬来,小螳螂保持着平均8-10天的速度成长一龄期。

在它思考出的锻炼方法下,每个龄期都保持着,超出它种族传承记忆的极限成长记录。

在觅食的过程中,小螳螂碰到过一次同族。

那也是一只绿叶螳螂,瘦长的胸部,肥大的腹部,小小的三角脑袋,整个体长在3厘米左右。

从传承的知识分辨,那应该是一只5龄期,即将6龄期的同族。

小螳螂没有和同族打招呼的想法,加之刚刚吃过一只锹甲虫,能量充足,对于同族那点肉,就并不太看的上了。

随着最近的几次成长蜕皮,小螳螂解锁了更多的种族传承记忆。

就比如周围看到的最多的大乔木是一种名为锥树的树种,目前的初夏看不到它的果实,它的果实是有外壳的坚果。

树下的草本植物是一种兰花,除了好看,没什么价值。

现在的知识中,关于植物的比较少,可能和小螳螂是严格的“肉食主义者”,它的先辈也是“肉食主义者”有关吧。

毕竟,对于植物没有那么大的需求。

植物在小螳螂的认知中,仅仅是一些名称,可以为它提供栖息地而已。

但是关于动物的知识就丰富的多了,尤其是昆虫。

比如吃的最多的飞蛾幼虫是一种名为乌桕大蚕蛾,它们翅膀可以长到20厘米长,优雅而美丽,会在仲夏的夜空飞行。

还有就是,那种吃起来特别像飞蛾幼虫的长椭圆形昆虫。

嗯~,其实就是飞蛾的一个成长阶段,传承记忆里说是蛹期,蛹期结束后就可以蜕变成成虫。

飞蛾幼虫阶段肉多,会爬行,吃树汁,树叶,速度慢。捕捉起来稍显费力,5(0)期前慎重捕食。

蛹期阶段肉多,善隐藏,不易找到。

如果碰到,别犹豫,捉住它,吃掉它,它会是蜕皮进化过程中的巨大助力。

成虫阶段,‘愿所有大蚕蛾永远都不要进化成成虫吧,永远。

大蚕蛾成虫个体大,但那都是翅膀,没有肉,还没有幼虫和成蛹阶段丰富,会飞行,不好捕捉。建议,羽化成虫后的螳螂捕食。

在传承记忆里,还详细的记录了蚂蚁,蚊子,苍蝇等昆虫。

记录了这些昆虫的幼虫,卵,栖息环境等等,这些都是为了教导小螳螂如何更好的捕获它们。

这里面对于小螳螂唯一有用的,也就是让它知道了小水洼里面的,那些软趴趴叫做孑孓,是蚊子的幼体,其余也就没有什么大用。

毕竟,这些昆虫只是小螳螂的零食,从未登上过食谱正席。

在传承记忆里还简单的提到了蜈蚣,可以说蜈蚣是绿叶螳螂们的天敌。

‘蜈蚣尽量不要捕获,它们带有毒液的毒肢是很难抵挡的。’

‘幼虫阶段,每个相同龄期,蜈蚣的体型都要大于螳螂。’

‘但是可以去找一些低龄期的蜈蚣,最好差两个龄期以上,那样更有把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