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落败于自身(2 / 2)

蜀汉有个官员,名叫廖立。在正史上,廖立与庞统齐名。《三国志》廖立传中载:\"亮答曰:'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廖立像庞统一样,有着济世之才。但就是这个廖立,在关羽遭遇败亡后,却再三给于关羽差评:\"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意思是说关羽刚愎自用,自说自话,乱发脾气。刘备与诸葛亮听到廖立如此抹黑已经\"光荣捐躯\"的关羽,便将其贬职为民,不予叙用。

马超协助刘备攻下成都后,又力挺刘备自诩汉中王。刘备戴上\"王冠\"后,大封将臣,蜀汉著名的\"五虎上将\"应运而生。马超成为\"五虎上将\"之一。听说马超与己并列,关羽很是不爽,扬言要和马超比试一番\"马上功夫\"。其时关羽尚是荆州老大,如果由着关羽性子入蜀与马超\"比赛\",岂不乱套?为了预防此事发生,聪明的诸葛亮即书一信,让费?带着去了荆州,面交关羽。关羽在看了诸葛亮吹嘘他\"武功盖世\"的信后,虚荣心理得到满足,也就没有放下荆州的\"军政大事\",前去成都挑战马超。

如果说马超年龄小于自己,且又是\"半路出家\"刘备的话,那么老将黄忠,应该不会是招惹关羽不爽的人。但奇怪的是,关羽却小看黄忠,小看的理由是:黄忠出道前是个\"老兵\"。就是这个\"老兵\",混着混着竟然混出了名堂,成为\"五虎上将之一\"。关羽心犹不甘哪,于是就对费?说:\"誓不与老兵同列!\"好在费?嘴巴功夫厉害,他仿学诸葛亮的\"吹捧\"之术,巧妙地说服了关羽。

其实上述诸位文臣武将,因于资历、才能、武艺方面的欠缺,被关羽轻视,尚有可谅之处,但关羽对诸葛亮的不待见,则显示了他那目中无人的性格,太过差劲。说句实在话,刘备之所以要\"三顾茅庐\",就在于仰慕诸葛亮之才,然而伴行刘备的关羽与张飞,却不屑诸葛亮。好在博望坡一战,诸葛亮显示了高超的指挥与运筹才能,加上诸葛亮\"妥然\"地处理了华容道的\"捉放曹\"事件,故尔关羽才对诸葛亮报以佩服。

诸葛亮是辅佐刘备的良臣,他可以对主子的二弟关羽之错,予以既往不究。但孙权不是诸葛亮,当孙权遣派使者前往荆州,向关羽提出结为\"儿女亲家\"的要求后,关羽竟然回复\"虎女安能嫁于犬子\"之语。时至今日文明社会,外交领域上的礼尚往来,已成常态,但千年之前,可是一个封建社会!关羽将孙权比作为\"犬\",是多么的令人不堪!惟因如此,当关羽败走麦城期间,孙权也就没有提前嘱令部下:\"休得伤了关羽性命!\"

一个人,如果和某个同僚不睦,说明不了谁对谁错,但如果他与多个同僚不和,则说明此人性情必有问题。

由此可证:关羽之败,不是败于敌手,而是败于自己!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