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彰率部刚到涿郡境内时,叛军几千骑兵来攻,当时曹彰的主力尚在后面,近身的步兵只有千人,战马几百匹,完全处于劣势。有人劝曹彰暂避敌锋,但曹彰采用田豫之计,坚守阵地要冲,屡创敌军。见久啃不下,叛军欲退,曹彰亲自率兵追击,箭射敌骑,弦弦命中,应声而倒的叛军,如珠珠成串。打了半天,竟然打到了桑干河,距离代郡仅有二百多里。其时曹军也有伤亡,曹彰本人的铠甲上,嵌有数支敌方之箭,好在箭力不足,没入肌肤。军中长史和众将都认为部队远道而来,又经此战,人马疲累,加上又有军令不许深入代郡,不如就地休整。曹彰说:“率军出征,取胜为要。眼下敌人如惊弓之鸟,追上去就能击溃他们。\"下令:\"必追!违令者斩!落后者斩!\"如此一路追杀,又斩敌骑数千,大获全胜。
此战结束,鲜卑族的首领轲比能前来请求臣服。原来在曹彰追杀叛军当口,轲比能率领几万军马,在山上隐蔽观看双方厮杀,欲想\"渔翁得利\",不料看到曹军奋勇冲杀,所向披靡,深知自己与如此一支不要命的军队开战,占不了便宜,便选择臣服。如此,北方平定。
曹操其时正在长安就汉中战事策划,闻知\"北方己平\"这一战报,先是一愣,继而大喜,即召曹彰到其行营相见。曹彰见了曹操,不说自己功绩,只表部下神勇。曹操很是高兴,竟然捋着曹彰的胡子说:\"黄须儿居然大不简单!\"
同年九月,曹操在汉中与蜀军鏖战,而刘备栖军于要隘,仅命刘封下山挑战。曹操觉得有辱,便张口大骂:\"刘备你这个卖草鞋的小子,竟然派你的义子领兵与我交战,辈分不同啊,这样吧,我叫我的黄须儿来与刘封对仗。\"骂罢,即书手令,快骑送出。刘备也就相信,静等曹彰到来。哪想这是曹操虚晃之计。原来曹操见久难打败刘备,萌生放弃汉中之念,又恐退兵期间遭到蜀军掩杀,便以\"辈分对等交战\"为由,让曹彰举兵过来,实则以此为晃,蒙骗刘备。刘备知道此情,后悔不迭。
曹操金蝉脱壳于汉中,却没能安然无恙于身体。公元220年,返回洛阳不久的他,得了重病。自忖时日不多的曹操,便派驿马往召曹彰,但末等曹彰赶到,曹操逝世。曹丕即王位。曹丕即令曹彰及在京诸侯,各去自己的封国。并专门对\"功勋盛大\"的曹彰,\"增加食邑五千户,连同以前共一万户。\"公元221年,又进爵曹彰为公。翌年,曹彰被封为任城王。
公元223年,曹彰进京朝觐,其间得急病,八月一日暴毙于府邸中,追谥曰威王,享年三十五岁。
基于曹操弥留前仅召曹彰这一情节,南朝刘宋的刘义庆《世说新语》载,说曹彰之死,源因曹丕忌惮曹彰的武勇,用计将曹彰毒死。毒死的过程是:曹彰平素颇喜棋道,曹丕投其所好,两人对弈,下至一半,曹丕处于下风。此时曹丕吩咐侍候的丫鬟:\"还不快将枣儿端来。\"于是,兄弟俩一边下棋,一边吃着乌枣。表面看来,兄弟俩情义融融,实则曹丕嘱人在枣里做了手脚,他只择做了记号的没下毒的乌枣吃,而蒙在鼓里的曹彰则抓一颗吃一颗,结果中了毒,一头栽倒在地。于是曹丕一边抢救曹彰,一边差人往报卞太后,但卞太后来了,也没能挽救曹彰之命。
但也有人质疑这一说法,说是兄弟俩下棋之时,乌枣尚末成熟,故乌枣藏毒不可采信。但观照曹丕欲用\"七步成诗\"之计除去曹植的行为,他除曹彰的可能极大,因为曹彰确实是\"暴疾而亡\"。借用时下一句玩笑话:\"来时好好的,回不去了。\"
有关曹彰的轶事,最为著名的要数\"爱妾换马\"。《独异志》载:后魏曹彰,性格倜傥。一次偶然见到一匹骏马,十分喜爱,欲购之。但马主人也很珍爱。曹彰说:\"我有美妾可以交换,随你挑选。\"马主人也就指定一女,曹彰即予同意。
清朝刘廷玑所著《在园杂志》记载:曹操赎回蔡文姬之际,曾命曹彰兵临塞北,威胁南匈奴。
陈寿在其《三国志》中言:任城武艺壮猛,有将领之气。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