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读一半大都错(1 / 2)

<p>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U看书]

https://www.uukbook.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

上世纪七十年初期,农村师资力量十分缺乏,为让贫下中农的子弟能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更主要的是政府为了节省财政开支,代课教师应运而生。代课教师多为当地有点名气之人,比如给广播站投过稿,比如在大会上讲过话,比如给村民写过春联等。有个整天将一支钢笔和铅笔,插在上衣兜中,谈天说地不用打草稿的郑姓男子,就这样被推荐为教我们语文的代课教师。

这个郑姓代课老师,是个好人。好就好在他对我们这些经常横揩鼻涕的农民子弟,很是和蔼。但这种和蔼,带有欺骗性。我们后来发现,郑老师教给我们的一些字,与别人的发音不一样,比如\"别墅\",我们读的是\"别野\",比如\"荆棘\",我们读的是\"京刺\"。我们就将这种情况转告郑老师,郑老师一边嘀咕\"字读一半不会错啊\",一边叫我们\"知错即改\"。

因于\"字读一半不会错\",即便是现在,我在快速游览有关文章,特别是古文,遇到生僻冷门之字时,就会按照郑老师的\"教条\"一念而过。前段时间,发生教课书插图事件,有些人不以为然,认为无须小题大作。但我觉得,小学属于基础教育,绝对不能忽视它的重要性,如果予以放纵,轻则害一时,重则害未来。

说了那么多,旨在引出本文。今天我想讲的内容,就是三国时期一些文臣武将的名字,基于这些名字容易读错,时至今日,仍有人以\"不知有错\"的态度,在公众场合侃侃而谈三国故事。现将最能让人误读的几个三国时期人名译解如下。

先讲荀??\??遣懿俚哪笔浚?皇且话愕哪笔浚??遣懿僬氏伦钗?⒚?氖紫?笔浚?懿儆?溆?"王佐之才\"。荀??娜松?峋钟械闫嗔梗??钪账涝诓懿侔凳局?小T?蛟谟冢???炊圆懿僮猿莆汗?捌笸即?褐?佟

荀??飧雒?郑?枚嗳私?淠钭?"苟或\"、\"旬货\",原因在于\"荀\"字与\"苛且偷生\"中的\"苟\"字相近,而\"??"字只比\"或\"字多了两撇,实际上荀??恼?贩⒁簦?ξ?"寻玉\"。

次讲阚泽。为防再次误导读者,先把阚泽的正确发音提前公布,这就是\"看则\",许多人将阚泽发音为\"敢则\",显然为错。

阚泽曾官至吴国的中书令一职,他所著文章的文采,能与\"汉赋四大家\"之一的扬雄媲美。因于文采飞扬,阚泽还当过吴国太子的少傅。据称,阚泽对圆周率颇有研究,后来成名的祖冲之,就是在阚泽研究的圆周率的成果上,得出了那个\"山颠一寺一壶酒\"的精确结果。

再讲逢纪。逢纪早年事奉冀州牧韩馥,后见袁绍势头良好,说服韩馥将冀州礼送袁绍。袁绍感念于他的这一功劳,视其为股肱式的谋臣。不过这个逢纪,最终因为卷入袁绍长子袁谭与幼子袁尚的夺权争斗中,被袁谭斩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