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1年,刘备准备入蜀。生怕妹妹孤苦伶仃的孙权,遣派大船前来迎接孙夫人回吴。要说孙夫人也是一个狠人,她竟然打算将年幼的刘禅一并带走,幸亏诸葛亮及时掌握此情,速派赵云和张飞抄近路拦截大船于江上,夺回了刘禅。否则,一旦刘禅成为\"质子\",三国的历史可能就不是我们所知的现在这个模样了。
孙夫人返回东吴后,再无音讯。公元214年,刘备掌控益州,为拢络当地士族阶层,刘备改娶已经投诚的刘璋手下大将吴懿之妹吴苋为正室。大婚期间,贺宾如云,但奇怪的是,许多史书中,愣是没有关于孙夫人为了保持她与刘备的正室名份,而通过类似时下外交渠道发布的\"抗议\"、\"注意到\"这种措辞。
不过时隔近十年,孙夫人在毛宗岗版本的《三国演义》小说中露面了,具体内容是:夷陵之战后,有消息传至吴国,说刘备已经阵亡。孙夫人闻之,伤心不已,望西痛哭,投江自尽。后人为纪念孙夫人的\"夫死身殉\"之烈,在其投江不远处建立一庙,冠称\"枭姬祠\"。
\"枭姬祠\"亦称\"蛟矶孙夫人庙\"。该庙位于离时下四川省无为县城东约32公里的蛟矶山。蛟矶山是座从江边凸向江心的矶山,临江而立,一面为山,三面皆水,山间崖壁如削,终日为云烟水雾缭绕。有一种说法,孙夫人的别名之一\"枭姬\",其实就是讹传于\"蛟矶\"两字,也就是说,\"蛟矶\"谐音\"枭姬\",民间便称孙夫人为\"枭姬\"。
相对于上述孙夫人的殉情之说,《三国志平话》一书中则载有孙夫人的另类死法。据说孙夫人之所以嫁给刘备,其实是为实施\"美人计\"的需要。而\"美人计\"的始作蛹者,则是周瑜。周瑜一直将刘备、诸葛亮视为阻碍东吴发展壮大的潜在劲敌,因此唆使孙权务必铲除刘备,最佳办法就是让其妹妹孙尚香嫁于刘备,然后乘机刺杀刘备。但孙尚香真正成为刘备的夫人后,竟被夫妻之情感化,不仅自愿放弃暗杀计划,而且力助刘备离开东吴。后来刘备入蜀,孙夫人不愿同往漂泊,欲携刘禅一起回归东吴,以求留个今后联系刘备的纽带或要挟刘备的筹码,不料被赵云、张飞拦阻江中,抢回刘禅。眼见刘禅安虞,张飞开始大骂孙夫人,难听话儿如连珠炮般,孙夫人被骂得无地自容,羞惭不已,投江而死。
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中,表明周瑜的死,还与孙夫人有关。大家知道,周瑜是促就孙权实施\"假招亲扣人质\"之计的幕后推手。不想此计被诸葛亮识破,安排赵云陪同刘备前往东吴,先是拜会周瑜的岳父乔国老,通过乔国老说服吴国太在甘露寺面见刘备,吴国太见刘备有\"帝王之相\",真的将孙夫人嫁给了刘备。由此,也就有了那句耳熟能详的\"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谑言,以至周瑜被气得喷血而亡。
对于孙夫人,民间多用戏剧表现形式,来彰显她的巾帼风采、飒爽英姿。但有一点却让人哭笑不得,那就是当年编写本子的作者,听觉审美上太过\"下里巴人\",竟把孙夫人取了一个土得掉渣的\"尚香\"之名,这与\"翠花上酸菜\"何其相似乃尔。
但也有人说,\"尚香\"这个名字有着\"阳春白雪\"之味,理由是她与\"唐伯虎点秋香\"故事中的\"秋香\",可谓相映成趣一一\"秋香\"白壁无瑕,\"尚香\"锦上添花!
又是一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公案,不,基于\"尚香\"与\"秋香\"都是女性,故尔应说又是一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雌案\"。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