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为二看安徽(2 / 2)

有句俗语,叫做\"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基于曹操出自安徽,因此如夏侯渊、夏侯??劝不杖耍?簿驮杆嫠?"打江山\",至于曹姓本家,如曹洪、曹仁、曹丕、曹真等,更是将大小脑瓜一呼隆地绑在曹操身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到了即使刀架脖子、也绝不说个不字的地步!

并非只有夏侯、曹姓出自安微。曹操手下猛将许褚,也是安徽人。许褚是个比张飞还要\"愣憨\"的人,这家伙每遇打仗,无论春夏秋冬,喜欢脱了衣服玩命,不是光着膀子拿着武器冲锋,就是只穿裤子徒手与敌摔跤,不仅把张飞累得够呛,而且把马超吓个半死。安徽能出这么一个猛人,足见三国时期安徽的武德兴盛。另外,神医华佗也是安徽人,只不过他的结局,令人扼叹。但这种\"老乡见老乡,背后打一枪\"的事情,在三国时期,随时都在发生。这也就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前半部中的诸多打斗情节,几乎都有安徽籍将士在往来厮杀中须臾转换身份的原因。

一个曹姓、一个夏侯姓、一个许姓,按照\"亲帮亲,邻助邻,义无反顾打头阵\"的说法,光是这三个姓氏,就能啸聚成千上万有志于\"平定天下\"的安徽人。人一多,不就坐实\"一部三国史,半部安徽史\"这句话了吗?

接下去说东吴。孙吴政界阵营中,安徽人的数量不及曹魏,但在\"质量\"上,大都身居高位,换成时下的说法,多是ceo的干活。东吴最牛的五大都督,除了陆逊、陆抗父子籍贯苏州,周瑜、鲁肃、吕蒙皆为安徽人。除此之外,周泰、丁奉、陈武、蒋钦等大将也出自安徽。

东吴还有两个既非名将、又非谋臣、更非男子的女性,世称\"江东二乔\"。二乔貌美到曹操构建\"铜雀台\"欲候之,她俩的夫君分别是孙策和周瑜。需要特别提醒一下的是,\"二乔\"家族在安徽属于名门望族,乔家脉系之广,任你浮想联翩。

相对于曹魏、东吴,蜀汉的安徽人,就少得多了。但少得多,不等于没有。蜀汉大将张飞的老婆夏侯氏,就是安徽人。这里说个桥段,那是张飞有一次出征,途经一山时,凑巧遇到时年14岁的夏侯氏出门砍柴,张飞见其貌美灵羞,遂将其掳为己妻。那个时侯,刘备尚未形成气候,但基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了强盗不怕杀头\"的传统,夏侯氏一生尽力服侍张飞,所生女儿,长大后嫁给刘禅为妻,贵至皇后。公元249年,曹魏大将夏侯霸不甘于通过发动\"高平陵政变\"夺取曹魏掌控大权的司马懿威逼,投奔蜀汉。夏侯霸之所以如此选择,就在于仗着夏侯氏是他的堂妹、皇后是他的外甥女这层关系,否则,光是屠戳众多蜀汉将士、后又死于蜀汉老将黄忠刀下的其父夏侯渊所结下的冤仇,仅凭他的那个叛将身份,岂能得到宽宥与消解?

如此看来,一部三国史,应该有三分之二属于安徽史!民间所言\"三国历史大部,就是一群安徽人在打群架\"的说法,虽然不及\"一部三国史,半部安徽史\"的表述那么\"阳春白雪\",但内中所蕴\"下里巴人\"的直率,却令人拍案叫绝。

收文之际,多言一句:时下法制社会,反对通过打架手段解决问题,更不允许以犯罪手段贱踏法律底线。惟此,可以将\"一部三国史,半部安徽史\"这一说法挂靠\"自豪\",但绝对不能让\"学生霸凌事,全网愤怒事\"成为侵蚀正义的常态!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