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反目为哪般(2 / 2)

曹丕患上\"灯下黑”,尚可理解,但奇怪的是,疑心病极重的曹操,对此也没提出半点异议。是何原因让曹家两个主要人物如此迟钝呢?只有一点可以说明:甄氏工于心计!成为曹丕之妻后,她必定实施了滴水不漏式的辅垫,以至曹丕和曹操无从察知,当然,也不排除父子俩故意装傻。

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公元220年,称帝的曹丕,准备册立皇后。其时能够与甄氏争夺此位的,只有郭夫人。这个郭夫人,不是个善类。为了达到目的,她竭尽如簧巧舌,贬损甄氏。如果郭夫人仅仅只是让曹丕远离\"正宫\"甄氏的话,倒也不会伤到甄氏的\"要害\",因为以甄氏的作派,她才不愿\"三陪\"没有感情的曹丕呢,问题是,郭夫人戳到了甄氏的痛处。

这个痛处,就是曹睿的出生时间。郭夫人私下进谗曹丕:\"曹睿未满十月降生,很有可能是袁熙之种!\"这话也就只有郭夫人敢说。她敢说这话,在于她己成曹丕的\"宠妃\"。相信曹丕认同了郭夫人的这一说法,否则的活,仅从自身的威仪考虑,他也得给郭夫人两个耳光,让她住嘴!但曹丕不仅没有惩罚郭夫人,反而转弯抹角地开始试探甄氏。

面对曹丕的这个态度,甄氏十分窝火一一你宠幸那个小妖精,也就罢了,想不到你竟然和小妖精同流合污,危害我的儿子来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头脑一发热,甄氏也就没考虑后果,便和曹丕直接吵了一架。

曹丕自然恼怒:\"这些年来,自己一直忍辱负重,做着一个现成'父亲'。这事如此隐而不发,倒也没人敢笑话朕。但没想到,这个妇人,竟然不跑到宫殿上来丢人现眼,这叫朕今后如何为好?\"越想越恼,也就不顾夫妻情啊、母子爱啊什么的,即兴下了那道赐甄氏自尽的圣旨。

公元226年,曹丕薨。曹睿继位,时称魏明帝。曹睿一上任,就追封其母甄氏为文昭皇后。奇怪的是,曹睿竟然没有为难唆使曹丕加害其母甄氏的\"元凶\"郭夫人,这也许是曹睿屡被史官赞扬施政从善的原因之一吧。

写到这里,有必要探讨曹睿生父究竟是谁的问题。就我看来,袁熙应该是曹睿的\"生父\",理由来自曹睿之名。\"睿\"字,有\"看得深远\"之意一一袁绍之妻刘氏,亦即甄氏婆婆,竭力撮合甄氏嫁给曹丕,此举既可自保,又可保甄氏,更可保袁氏的血脉!\"看得深远\"的还体现在甄氏给女儿取的名字上。\"东乡\",嘿嘿,是不是蕴有\"东山再起,衣锦还乡\"之意?

曹睿继位后,帝号为“明\"。\"明\"字拆开,一个\"日\"字,一个\"月\"字。日是太阳,月是月亮,两者皆系\"圆\"形之物,\"圆\"与\"袁\"发音相同;曹睿追封甄氏为\"文昭皇后\",\"文\"字承载魏文帝曹丕的帝号,这个大家都懂,但那个\"昭\"字,素有\"苍天明白、苍天清楚\"之解。另外,\"昭\"字与\"绍\"字谐音,而\"绍\"字,恰是袁绍之名!母子两人的尊称,一个与\"袁“字有关,一个与\"绍\"字谐音,合起来即为\"袁绍\"。

天,我的天!这说明什么?说明现在是\"袁绍的天下!\"

就杜撰这么一个故事,以供读者茶余饭后一乐。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