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尚需绿叶衬(1 / 2)

<p>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U看书]

https://www.uukbook.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

前段时间,有个商界大佬,突然谢世于工作岗位。死人没意思,有意思的是,媒体在连篇累牍报道他是一个金融奇才、成功人士之类的所谓新闻时,无不冠以\"著名歌手某某某丈夫\"这一定语。

这种\"借用乙的影响力,提高或打压甲的知名度\"做法,其实也害过我。当年就读高中时,化学老师布置背诵化学元素表,我贪玩,没背出,结果被罚站。遇到有人问原因,化学老师就说:\"这是某丙之弟。\"于是\"某丙会读书,其弟是饭桶\"的新闻,不胫而走。某丙是我姐,三年前就读该校,学习成绩特棒。

最近阅到有涉《三国演义》人物杨彪的一篇文章,内中一句\"杨修之父杨彪\",引发了我的开篇之感。其实就官职与成就而言,杨彪甩了其子杨修几条街,但基于\"鸡肋\"故事影响巨大,作者就将杨修作为衬托杨彪的\"定语\"使用,由此可见\"红花尚须绿叶衬\"一语的厉害。

杨彪,出生于公元142年,字文先。弘农郡华阴县,即时下陕西省华阴市人。妻子袁氏,东汉末年军阀袁术之女。杨彪曾祖父杨震、祖父杨秉、父亲杨赐三代皆官至太尉,且都以忠直闻名。因杨氏家族世居弘农郡,故称\"弘农杨氏\"。杨家世代研习《欧阳尚书》,与居住汝南郡的\"汝南袁氏\",即袁绍、袁术家族,同为当时知书达理的名门大族。

杨彪成年,即被举为孝廉,州里推举其为茂才,公府征辟,但这些荣誉与职位,因不合博学的杨彪心仪,故皆不应命。直至被征辟仪郎一职,杨彪方才赴任,与马日?、蔡邕、卢植、韩说等才学名士一起,续写《东观汉记》。之后迁任侍中,转为京兆尹。

公元179年,杨彪获知黄门令王甫唆使部属敲诈勒索有关州郡财物的证据,向上作了举报。朝中大臣阳球,早就对飞扬拔扈的王甫恨之入骨,有了杨彪的\"实名举报\",如获至宝,上奏汉灵帝刘宏。灵帝震怒,下诏诛杀王甫及其党羽。朝野上下为此欢呼雀跃、拍手称快。杨彪因此扬名天下。

这以后,杨彪先后担任侍中、五官中郎将、颖川太守、南阳太守、永乐少府、太仆、卫尉等职。公元185年,杨赐去世,杨彪世袭其父临晋侯爵位。四年后,接替董卓为司空。同年十二月,接替黄琬任司徒。

公元190年,反董阵营弄了个\"酸枣会盟\",董卓惊惧之下意欲迁都,杨彪与太尉黄琬据理反对,结果两人皆被免去官职。不久,董卓复用杨彪、黄琬,两人伴随汉献帝进往函谷关。期间杨彪又因生病、遭遇地震等原因,数次被免官职。

公元194年七月,杨彪升任太尉,录尚书事。莅年三月,董卓旧部李?嘤胪???烤刹康墓?崾Ш汀@?喾卵Ф?浚?概芍蹲永铄叽???Щ使????合椎劢偻??啻笥?"以令诸侯\"。杨彪责问李暹:\"诸位做事,安能如此不懂规矩?\"但李暹不理,强行挟持汉献帝出宫,杨彪不得已,伴护献帝同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