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涉及到一个\"迷信\"问题:盟誓中不是说\"断子绝孙\"嘛?好,那就来看看,违反盟誓者的后果。需要说明一下的是,由于曹操、刘备等\"七路诸侯\",事实上并没参加\"酸枣会盟\",因此本文也就不管他们的断子绝孙问题了。
先讲兖州刺史刘岱。董卓迁都长安之前,刘岱与东郡太守桥瑁产生不和,竟将桥瑁杀了。刘岱此举,拉开了盟誓诸侯之间混战序幕。公元192年,刘岱带兵与黄巾义军过招,结果当场被斩。
紧随桥瑁、刘岱之后丧命的诸侯,是袁遗。袁遗与袁绍、袁术多少带有血亲,袁绍与袁术是同父异母兄弟,袁遗则是袁绍的远房堂兄。但这三个老兄,老干\"兄弟阎于墙“的勾当。扬州刺史陈温病死不久,盘踞九江的袁术趁机辖管扬州。袁绍不乐意,指使袁遗夺取了扬州。袁术大怒,兴兵攻击,袁遗不敌,逃往沛国,结果被乱兵所杀。
韩馥这人胆儿小,他把冀州礼让袁绍后,前去陈留投靠张邈,结果经不住董卓所派议和使者与张邈附耳细语的惊吓,自杀于茅坑。
接着就讲张邈、张超兄弟俩。公元193年,曹操杀了名士边让一族200余口,激起士族阶层的极大愤慨。张邈听从陈宫劝导,背叛曹操,投奔吕布。曹吕双方大战,结果吕布落败,先是张超与父母等亲友被曹操屠戮于雍丘,之后张邈在前往袁术大营借兵路上,被手下残害。唉,张氏兄弟俩,很有正义感,死了,殊为可惜。
臧洪不是诸侯,但他是盟主。既然是盟主,就有必要讲述一下他的结局。董卓亡后,臧洪复归政途。这年秋季,他外出办事,正遇袁绍与公孙瓒恶战,进退不得的情况下,去袁绍处暂栖。袁绍强留臧洪,任命其为青州城刺史。臧洪把青州打理得秩序井然后,袁绍又提拔他为东郡太守,请求臧洪为其\"再工作几年\"。
闻知张邈、张超兄弟俩遭遇曹操围攻,臧洪向袁绍恳求出兵解围,袁绍因记恨张邈背后说他\"心胸狭窄\"等话,不允。臧洪决定带着自己手下去救,又被袁绍阻拦。获悉张邈、张超及家人皆亡的消息,臧洪痛恨见死不救的袁绍,从此视袁为敌,直至为抗袁而战死。那么臧洪为\"义\"而亡,为何他的名声却不及关羽呢?原因在于,为了抗击袁绍,臧洪杀了自己妻子,煮熟给手下裹腹。替朋友报仇而不惜杀己之妻,古代视为\"义\",但奇怪的是,罗贯中却并没有在《三国演义》中大肆宣扬臧洪的\"义\"。
袁绍、袁术就不展开说了。因为他们兄弟俩,最是符合\"断子绝孙\"的毒誓。
十一个参盟诸侯,除了孔?啤⑼蹩铩⒈?诺热?耍?蚴吩鼗蛉辈恢?峋滞猓?溆喟??酥麝昂樵谀诘木湃耍?詈蠖加α?"不得好死,断子绝孙\"之谶,从中可见毒誓的厉害!
有人戏言:\"酸枣会盟\"之所以会以这种结局收场,与其谐音\"擅找鬼魂\"不无关系。这个说法牵强与否,敬请读者自行判断。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