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娘嘞,这啥玩意儿呐?
板车上,葛华大声回应:“来了来了,县太爷到了没?”
“还没有——”
工房的差役正准备回话,一回头老远就瞧见有民众们自发让路,当即改口:“已经到了,时间刚好!葛师傅,您赶紧过来吧!”
葛华不敢耽搁,赶紧从车上跳下来,抱着两小节陶管就去找县太爷。
陈庚年一下车就在找葛华呢,瞧见他抱着陶管过来,当即笑问道:“成了?”
现代城建的地下水管道,一般都用的pvc材质。
但古代没有这玩意儿,不过没关系,陶制管道其实并不输给pvc分毫!又有葛华这样的烧陶工匠在,做一个暗扣,将两截陶管卡在一起的工艺,对他来说并不算难。
“做成了!县太爷您看,这两节陶管,就这样对准卡槽位置,刚好可以契合。到时候如果还觉得不牢固,可以外面再用水泥封死。只留下固定的一些管道活口,将来方便替换或者修缮。”
葛华将陶管卡在一起,给陈庚年看。
果然是巧夺天工的手艺,卡的十分严实,完全不用封水泥就能行!
陈庚年赞叹道:“好精致的手艺。”
旁边,丁建同样一脸兴奋:“有了这些陶管,排水系统肯定能顺利施工。”
陈庚年当即笑道:“走,去做个样板路出来试试。”
“县太爷来了!”
“快快,都给县太爷让出路来。”
“县太爷要做什么?”
“应该是要做排污水,以后县城各户人家用完的污水,都会通过地下排出去。你看到那人抱着的陶管了吗,应该就是从这陶管里把污水流出去。到时候不仅商铺街,整个县城都要挖沟渠,埋陶管。”
“乖乖,这么大的工程量啊!”
民众们其实也不懂什么是‘排污系统’。
但一听说全县城都要铺陶管,都被这大手笔给惊呆了。
那可都是钱呐!
确实都是钱。
所以陈庚年已经计划着,再开一家烧陶厂,节省一下成本开支。
来到街道上以后,已经有污水渠被挖掘出来。
陈庚年带着丁建、邵安等人,核对图纸上的渠道定点,下水井位置,同时让人去修建涵洞,最后做了个排污实验。
这个还算是比较简单的,将陶管接起来放进沟渠里,然后在下水井位置往下倒水,水流顺着涵洞接进陶管,然后流淌出去。
看似很简单,但这实际上包括了排蓄、分流、过滤等功能,确保将来家家户户的污水都能排出去,也确保雨水太大的时候能够泄洪。
这边排污实验刚做完,那边工房的人来汇报,说是商铺街搬空了,工人们准备扒房子。
陈庚年跟富春对视一眼,笑道:“行,那咱们也赶紧退出去,去外面瞧个热闹。”
是真瞧热闹!
商铺街在江县存在了这么多年,如今也要扒了,谁不想来凑个热闹呢?
民众们都被劝到远一些的安全区域。
大家看着那边施工工人商量怎么扒房子,一个个纷纷议论。
“哎呦,真要扒了啊?这条街从我出生开始都有了,以前不在意,现在一听说要扒了,心里咋有点空落落的。”
“空落啥?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啊!”
“对对,这扒了又新盖的砖瓦商铺街,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地里四百多斤的亩产量,大豆和棉花,还有方便好使的煤块,都是咱江县人日子越过越好的证明啊!”
另一边,扒房子的工人们可没有那么多感慨。
大家站在外面的围墙处,齐齐开始喊口号——
“3、2、1——推!”
轰!
伴随着工人们的口号,一家铺子轰然向前倒塌,激起一片尘土飞扬。
江县人看着那坍塌的街道,一个个眼睛都在发亮。
扒掉旧城区,盖起新城区,咱这也算是亲自来见证‘江县蜕变’,一起跨进‘新时代’咯。
接下来,撸起袖子干活吧!
第89章 089
◎大豆棉花成熟,豆油豆皮豆腐、棉布棉袄统统安排!◎
随着商铺街被拆除, 江县这场全民参与的城市建设,算是正式拉开帷幕。
七月份的天气还是很热的,但架不住人们内心有干劲儿啊!
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大家都觉得,今年夏天其实没有去年那么热了。
六月底、七月初那几天,也就是秋种过后没多久,甚至还下了几场雨!
虽然下了雨以后,路上一片泥泞, 还耽误了县城的项目。
但那可是夏天的雨啊!
对于地处西北、常年干旱的江县来说,实在太不容易了。
人们猜测,是因为北部沙漠区那片奇迹树林,不仅帮江县挡住沙暴、狂风,让冬天变得温暖, 同时也让气候变得湿润, 不再像往年那么干燥。
等再过些年,说不定江县还真能像是当初种奇迹树时候, 县太爷说的那样:冬暖夏凉, 绿树成荫,河水流淌,土地肥沃,甚至还会有水鸟来江县栖息。
哎呦, 要是真到了那一天, 江县该多漂亮啊!
下雨在家歇息的时候,大家都在商量着, 等今年秋天, 北边梭梭树成熟开始结种子的时候, 一定还得继续去种树。
种树的甜头, 大家都尝到了,想要彻底将这片贫瘠之地变成良田沃土,种树绝对不能懈怠。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