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接着出招,为了放松人的警惕,他指使贺富昌出面许以重利,要收购茶园,其中并未提茶方,只诱惑莲家将茶全权交予他,他会发扬光大,把茶卖到全天下,到时五五分账。
若这事成了,他的计谋也就成了七八成,到时候使计将莲家捏在手里,一步步将莲家蚕食,最终将茶方拿到手。
期间,他以为莲家松动了,为表诚意,亲自露了面与莲家相谈,最后莲家和和气气地答应他,愿将每年产出的三成清露茶卖予他,明面上是答应他了,却是用软刀子打发了他,待他如寻常酒楼茶行一般,从莲家进清露茶的货,压根未答应让清露茶交由他来卖,也没有茶园,更别提茶方了。
到此,郭能没了耐心,指使贺富昌,又让地方县令跟着施展威压,一唱一和,直接摊牌要清露茶的茶园和茶方,软硬兼施,却依旧未拿下茶方。
最后,他恼羞成怒,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勾结贺家和县令,栽赃陷害莲家,威逼交出清露茶即还莲家清白,只是他没想到,这帮犟骨头如此硬,即便快被打死,即便全家被流放,依旧守着茶方,拒不交出。
最后郭能勾结县令,将莲家一家五口全部流放,将人控制起来,以便随时逼问茶方。
莲家一案的来龙去脉便是如此。
听到这里,皇帝又惊又怒,问道怎是五口,不是一家六口?
影卫答,莲家最小的女孩因贪玩,躲过了一劫,却阴差阳错之下,听闻县衙公堂开审,混在人群之中,亲眼目睹亲人在公堂之上打成重伤,被左邻右舍及时发现带走藏了起来。
在躲避多日之后,最终小女孩还是脱离了邻人的庇护,追着流放的亲人而去,听说郭能事后发现漏了小女孩,便派出杀手寻找,那小女孩最后的结局是死了,被淹死的,尸首都找着了,故而被流放的只有五口人。
皇帝的心,揪得生疼生疼,他的小妃嫔究竟是经历了多少苦难,最终才能死里逃生,逃了出来,导致性情大变,直到忘却了最痛的那段记忆,才能活到今日。
她小小的年纪,家逢巨变,幸福的一家六口,在她的目睹之下,眨眼之间支离破碎,更是亲眼看见了公堂之上的肮脏手段,难怪当初被李美人陷害时,在华庆殿之上,她面色如此冷漠,毫不辩解。
那时,他只以为她犯倔了,却不知这些人间阴暗早就刻在了她的潜意识之中,亲人惨遭陷害,该声张正义的县官却是帮凶,让她如何能信?
第643章 一同戒茶
而他却自以为是,反手将她打入诏狱之中,以为那是对她好,却不知个中原因,让她受到了更大的伤害。
幸好啊,他的小妃嫔是个宽容大度的人,原谅了他,没有将他关闭在心门之外,否则他必将后悔终生。
至于他的小妃嫔是如何逃过追杀,路上遭遇了多少事,被淹又是怎么回事,仍旧是个谜团,只能从旁人诉说之中窥见一二,真相只有她自己知,而她已然忘却了。
他宁愿她一辈子都记不起来,不要再想起那些痛苦绝望的日子,此生他会护着她,让她如从前一般幸福开怀,直到百年。
查清来龙去脉后。
皇帝周身冰寒,浮起滔天杀意,当即派出人去,将当年经手莲家一案的上下人等全部入狱问罪,下到衙役狱卒,上到复核案件的通判知州,全部捉拿归案,重启莲家一案的审理。
其次,派人到流放之所,去找到莲家五口,便是皇帝知人可能已逃出,也要派人去,找寻莲家之人,彻查此事。
接着,他下旨给胡淼淼,务必活捉郭能,他要将此人当众千刀万剐,让贪官污吏、地方恶霸看看践踏律法的下场!
不仅如此,皇帝在跟谢清解释为何出动内卫司抄郭家之时,与谢公细细的解释了其中缘由,准备以郭家为典型反例,打响官商勾结的第一仗,明年从京中派出大员,到各个州府巡查,清除地方势力勾结,还万民公道。
待这些都安排下去后,皇帝询问起皇商之事,这才发现,宫中所有的茶叶皆是郭家供给的,他往常喝的茶,除了地方上贡之外,大半都来自郭家。
当是时,他恶心至极,当场震怒地将手中茶盏砸了出去,立即叫来人清查所有皇商,绝不容忍有郭家这样的存在。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也是导致莲家一案的帮凶之一,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有这样的奸贼存在,还一直喝着采供于郭家的茶。
若是当年他登基之时,没有因薛家而疏忽放纵皇商,通通彻查一遍,恐怕就不会酿成莲家一家的悲剧。
若是他除了逆王之后,就派朝臣震慑各州府,郭家在地方上,也就不会那么嚣张了。
他的小妃嫔一家轮流此等地步,这里也有他的疏忽之因啊。
这让他如何不愧疚?
让他如何不恶心?
又如何还能喝下宫中的茶?
“让朕日日饮其茶,如饮民血!”
还是他小妃嫔一家的血。
而天底下,恐怕还有许许多多像他小妃嫔一家之人,被官商勾结所陷害。
想到这些,皇帝是再也喝不下宫中的茶水,反思己过,只喝白水度日,待莲花是又愧疚又心疼。
只要一联想她逃亡时候的惊心动魄,他便十分难安,每每想到稍有差池,两人今生恐怕无缘时,他又患得患失。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