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门走后,宋民随手将圣旨扔在了桌案上,这看的满堂武将心头不由一跳。
殿下,这是真的要准备造反呐。
像鼓足了气的气球一般,宋民重重坐在了宽背大椅上。
“都说说,这事该如何才能推了?本王这前脚刚到金城,后脚圣旨就来了,简直就跟算准了一样。”宋民气呼呼的说道。
府中那么多的美妾他都还没有从上到下的挨个熟悉完,转头就给来了个丑妻。
还要压在他那些美妾的头上,这事情,越想越气。
堂中武将站了一堆,但大家都默默的将抽了一半的刀归鞘,然后就沉默着不吭声了。
这事让他们该如何说?
除非是真的造反嘛,只要造反了,皇帝陛下不就管不到了。
可,这话,在肃王没说之前,他们不敢说。
“干嘛?都不吭声了?”宋民一看这帮人的样子,就更来气了。
大事这是一个都顶不上。
“殿下,这事吧,末将等属实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要不然,您跟陛下请个命试试看?”宋则出列说道。
这一次宋民回转金城,宋则也跟着一起来了。
岭城那边留下了一名武将,以及五千兵马,配合岭城令,理边境集市事宜。
宋民瞥了一眼桌上的圣旨,摆手道,“罢了,就给她个名分吧。”
这事,宋民思来想去,好像也真没法子解决。
就算是老皇帝松了口,可也是驳了魏国的面子。
若是因为他的一己之私,导致周、魏两国再度重启战火,搞得民不聊生,实在是有些罪过。
结婚就结婚吧,大不了走个流程,然后让她自个儿玩去。
反正也没有什么感情基础,怕个?N儿。
到时候这山高娘家远的,她就算是想告个状,搞个事,也行不通。
这是宋民无奈之下,逼不得已的选择了。
好像也没有其他的选择给他!
这该死的现实。
宋民起身,向着城内走去。
放放风,看看金城最近的近况,调整一下心情吧。
一众武将立刻亦步亦趋的跟上。
这段时间,对于其他的地方而言,可能就是一如往常的普通时间。
但对于金城,却是日新月异,一天一个样子的变化。
随意走在城中,宋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人越来越多了。
南来北往的行商,鳞次栉比,这样的繁华盛景,已不输于中原那些要城了。
金城随意一处街道上的店铺,如今几乎是一天一个价格。
在这里不但汇聚了大半个大周的商品,更因为地域的关系,西域三十六国的商品,在这里能见到一半以上。
这样的场景,令宋民刚刚的不快顿时烟消云散,心里就很舒坦。
如此景象,才不枉他的一番辛苦。
街上溜达了一圈,宋民又去了官营作坊。
如今的金城内,作坊如林,已有了官营和私营作坊的之分。
卓文萱最初的目的是自己经营作坊,然后跟宋民合作。
但后来渐渐的,也不知道怎么变得,反正她就变成了官营作坊的老大,主理金城各类官营作坊。
这个差事上身,搞的她也一直没想明白到底是怎么会变成这样的。
为了弥补心中的不甘,她又在外面开设了两家私营的铁器作坊。
宋民到达那栋以三层小楼为标志,后面占地足近五百亩的作坊时,卓文萱正埋头在一堆的草图上绞尽脑汁。
小楼是混凝土浇筑,用的最最原始的工艺。
但也是实打实的楼房,金城独有的地方特色。
“殿下!”
“肃王殿下!”
宋民行过处,一路上都能听到这样的问安声。
在金城人口基数不断增长的如今,宋民依旧能被广大普通大众所熟知,这完全归功于安置营。
在安置营,宋民现在差不多都快成神了。
几乎是家家有画像,户户在供奉,牌位是一个比一个刻的精致。
老百姓家里只要有一口好吃的,必须先请宋民尝尝。
就这么搞下来,想让百姓不熟悉他都不行。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