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殿下的中规中矩之一,但也是殿下的厉害之处。”
“一支新军,能有如此战斗力,那是天下罕见的!卑职佩服。”
宋民微微颔首,“然后呢?这不足以说明本王战术之中规中矩,难不成你的意思是本王没有战术,只是借了士兵悍不畏死的光。”
“那倒不是。”张集摇头,“一支新军有如此高昂之士气,那也是殿下的战术高明之处。”
说道此处,张集话锋轻转,“然,卑职以为殿下战术中规中矩之处在于,殿下胜在士气高昂,兵多将广。而董良将军所部,皆是边军精锐,说是以一当三,也并不为过,这两下相抵,殿下略胜一筹。此处,可勉强算是中规中矩之一。”
“嗯,还有呢?”宋民很平淡问道。
张集又习惯性的扬起了头,一副朗诵诗词般的模样,开口说道:“这之二,便很有意思了,殿下似乎对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理解的非常到位。这话,对今天的董良将军是适用的,对殿下也是适用的,士气很难长久,殿下六万人马一分为三,突袭两次,便大概是明证吧。”
“高昂的士气,一鼓作气掩杀进去。高昂的不只是援兵的士气,还有被困在其中的部下的士气。如此反复两次,董良将军的部队,即便是精锐的边军,那也是会心慌的。但董良将军做错了一件事情,他似乎是对殿下您有很深的执念。”
对上张集望过来的目光,宋民不满的说道:“把你的头给劳资低下来!”
张集默默低头。
宋民的脸色这才稍显回转,接着说道:“董良确实对本王有些执念,但你以为这是影响战局的关键?”
“自然是!”张集说的很肯定,“而这,也是卑职认为殿下战术中规中矩的根源所在。若董良将军在殿下两拨援军齐至,他的部下开始大范围溃逃之际,不去找殿下你单挑,而是即刻收缩兵力,布置防御阵型,以边军之精锐,只需时间,便可磨尽殿下你麾下的锐气,随后反攻。且不说是否能反攻为胜,但总不至于败的那么狼狈。”
宋民又点了点头,“所以这就是你一直在等的原因?等董良反应过来,跟本王打一场持久战,耗尽我部下的锐气,再凭借精锐之士的优势,反杀过来。届时,你率军出城,里应外合,将本王的军马困在里面,为达效果显著,可能还会再留上一条生路。如此,此战或许会胜是吗?”
张集默然,算是默认了宋民的说道。
他微微抬头,说道:“殿下,若您想要听卑职的理由,卑职的确并没有什么理由,成王败寇,古之定理,败军之将是没有选择的余地的。若殿下不弃,卑职愿做殿下麾下边境一小卒,若殿下心有芥蒂,杀了卑职,卑职也心甘情愿。”
“董良将军于卑职有知遇之恩,在殿下您面前言说曾经的主帅如何如何不耻,那便是不忠。刻意规避现实,为了自己能活命,而选择舍弃数千将士拿命奋战的东西,是为大不义,卑职心不甘。”
这话说的就更加的坦诚了,宋民问道:“若你在本王的麾下,面对如今天般同样的情况,你又当如何选择?还是继续观望,等待战机?若没有战机,就选择出城投降?”
封明明的神色顿时紧张了起来,他看向张集的目光充满了老父亲般的担忧。
这就是一道送命题啊!
千万千万,要说好点啊,我的亲祖宗!
你随便的一个字,可能会葬送了我俩的小命。
漫天神佛,被封明明又求了个遍,他只希望张集这个混账说话能稍微过点脑子。
默然片刻的张集,抬头说道:“是的殿下,卑职依旧还是会如此选择,我不会因为袍泽的失误,我的失误,而平白无故的葬送无辜将士的性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不智。”
封明明傻眼了,面若死灰。
完了完了,一切都完了!
张集这个王八蛋,果然是不过脑子的啊!
你说这些干嘛玩意儿呢?显得你能耐,爱兵如子吗?
我可去你大爷的,你个王八蛋!
你是爱了兵了,可我们现在快要死了。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