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祁长晏不知不觉神情微肃,目光则仍然盯在砚台之上。
但盯了一会儿后却最终也没写信去问。
她应该有分寸,也知孩子们离不得她,这两天应该就回来了。
祁长晏躺下歇息。
十一月十四。
祁长晏傍晚归家时,随口问了句下人。
听到下人的回答时,他狠狠皱了下眉。
“大人,夫人还未归。”
未归……祁长晏凉凉瞧了眼答话之人。
心里则不悦的在往下沉。
十一那日她没回来情有可原,毕竟在家里多待一天也无可指摘。
十二那日,仍然不见她,他也想估计是又多待了一日,最多明日就回了。
因为韶书和霁安已经夜里哭了一回了,时刻都说要去找她,她也应该知道韶书和霁安离不了她那么久,最多明日,肯定怎么样都要回了。
结果十三那日她无影无踪,今日已经十四,门房仍说她未归。
祁长晏沉了脸,一言不发回屋。
回屋后,挥笔言简意赅落下几字。期间,脸色未缓一丝。
写完,抬眸朝门外一瞥,沉沉喊道:“许冀。”
“是。”许冀应声进来。
祁长晏指向他写好的信,“送去岭昌县林家。”
许冀心思微动,随后点头,“属下明早便遣人送去。”
“现在就安排人送。”祁长晏不想再等。
许冀于是郑重,“属下明白了。”
他拿着信快步下去。
祁长晏盯着他离去的背影看。
最多明早嬿央一定会收到信,他倒要看看她明天回不回。
眼神撇了一下,也忍不住烦躁的把笔墨拿开,现在的心情真是差极了。
翌日一早。
韶书不太想去学塾了,她也一早跑到祁长晏门口,堵住他。
小小的稚童仰头,“爹爹,我要去外祖家。”
她不去学塾,她去找阿娘。
小手还朝一个方向指着,又张圆了手比划,“坐大船,回外祖家。”
祁长晏瞥她一眼,直接抱着她回房,“阿娘过几天就回了,你跟哥哥去学塾。”
“不去不去。”
祁长晏不听,直接让李嬷嬷送她和霁安去学塾。不仅如此,他还特地吩咐府里两个好手跟过去在学塾看着,怕两个孩子到了学塾后偷偷跑出去,以防万一。
之后,他去治所。
而才到治所坐下不久,忽然,见许冀面色有些异样,还快步朝他走来。
祁长晏抬眸,“何事。”
许冀:“昨夜送信之人快马来消息,山石崩落,去往岭昌县的路被堵住了,无法进岭昌县。”
岭昌县地形特殊,那里通向外地的唯一出口就是官道,现在那里被堵住了。
祁长晏肉眼可见变了脸。
随即更是忽地不善,“南墉县的县令呢,这事为何不报?”
岭昌县受阻传不出消息,南墉县正邻着岭昌县也在那条官道上,这等事情他竟不报上来?都要到他送信受阻才知消息的地步,南墉县的县令吃干饭的?!
第12章
许冀:“大人,来报消息的人说看情况是昨天夜里才发生的,南墉县的县令可能今早才会知道消息,还来不及把消息送到您这来。”
如此……祁长晏的脸色好些了。
但还是沉声,“把报消息的人喊进来,我仔细问问。”
“是。”
一刻钟后,祁长晏从来人口中大致知道了南墉县和岭昌县那条官道的情况。
但具体有没有人伤亡,来人也不清楚。
昨夜他到达官道受阻之时已是半夜,到那时只看到周围不少听到轰隆震响的人出来看是怎么回事,除此之外别的尚且打听不到。
祁长晏也不奢望他能知道太多,他只要知道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又在哪个路段就行了。
接下来的事他自会派人亲自去看。
目光扫向许冀,“去把今日应值的都叫来。”
“是。”
不多时,郡城主要官员一一过来。
祁长晏把岭昌县发生的事说了。
接着,看向眼前几个人,“我会亲自去一趟,之后几日若是有要事发生,你们直接去信南墉县,我收到便会处理。”
眼前几个惊讶,“您要亲自去?”
祁长晏:“嗯,我去看看到底是何情况。”
“这几日治所的事你们便多留心些。”
说完,祁长晏又一一把手头的事仔细分派好,之后没再啰嗦,直接带人赶往南墉县。
不过,中途他还拐去了一趟霁安和韶书正读书的学塾,和两人说了他马上就要去南墉县的事。
两人当时就红了眼睛,哭得比上回喊着去找嬿央还要可怜。
阿娘去了外祖家还没回来,现在爹爹也要去个从来没听过的地方。
韶书还一下抓紧他的衣摆,不肯他走。
祁长晏头疼。
只好看着两人,道:“回来之时,我会和你们阿娘一起回来。”
到时处理完了山石崩落的事,他便顺道去一趟林家,把嬿央带回来。
霁安的泪停了。
只是……还有点不信。
抽噎一声,“爹爹,是真的?”
“嗯。”
“你们乖乖和嬷嬷待着,回头爹爹就和阿娘一起回来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