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慈思索道:“青云观到县衙只有一条大路,徐道长晚上才回县衙,自然不会选择走偏僻昏暗的小路,回去的时候应当也是如此,大路一片坦途,他又会去哪里呢?”
徐兴文叹了口气:“这我就不知晓了。或许是接到通知临时有事离开?信则便如此离开过许多次,我等都以为他失踪,结果没几天又回来了。”
施慈皱眉,徐信南和徐信则性格截然不同,不是莽撞之人。更何况他手无缚鸡之力,大半夜又能去哪里呢?
恰在此时,婢女沏好茶水呈了上来,徐兴文将茶碗递给他,道:“道长请用茶。”
施慈端起茶碗,轻轻揭开,清鲜的香气扑鼻,他不由一笑:“徐大人这君山银针不错。”
徐兴文笑道:“施道长喜欢便好。”
杯中茶叶形如群笋出土,又像银刀直立,施慈轻呷了一口,入口甘醇甜爽,的确好茶。
他将茶碗放回桌上,有些好奇:“徐道长失踪,怎么大人好似并不着急?”
徐兴文面色微僵,转而叹了口气:“衙门中大部分人都被我遣出去寻人了,即便如此还是没有消息,着急又有何用?”
施慈点点头,又询问起徐信南当晚找他前去救援的细节,徐兴文答得滴水不漏。
眼看时间一点点过去,施慈得到了想要的消息,也不再久留,告辞一声出了县衙。
江鸿已经在周围转了好几圈,等了许久才见他出来,见他愁眉不展,三两步上前问:“找到线索了吗?”
施慈点点头,又摇摇头:“有些线索,还不确定。”
徐兴文有点可疑,但他给出的理由也说得通。
再说,他是徐信南的父亲,没理由会对徐信南下手。
天色已经接近黄昏,找人的衙役陆陆续续回衙门,施慈和江鸿也准备先回驿站。
二人行至半路,正好遇到了回来的徐信则。
施慈有一些事没想通,正好找他了解一下。
徐信则匆匆忙忙,竟然连他们两个大活人都没看见,还是施慈叫住他,他才反应过来。
“小徐道长?见你行色匆匆,是有令兄的消息了?”
徐信则一惊,见到是施慈这才松了口气:“原来是施道长!”
他紧了紧右手,环视四周,谨慎道:“咱们先回驿站,我有重要的东西给道长看。”
施慈见他神色凝重,心中不由一沉,点了点头。
三人很快回到驿站,徐信则紧闭院门,这才从怀里掏出一本蓝色的手札。
几人在石桌前坐定,徐信则缓缓道:“今日我又回了一趟青云冠,去兄长的房间寻找线索,意外发现了这本手札,道长请看。”
说罢,他将手札递了过去,直接翻到中间某页。
这本手札记录了徐信南对医学的理解,他经常边学习边记录,不知不觉就记了大半本。
手砸中间的位置夹了一张纸,和其他纸张一般大小,如果不是仔细看,根本不会发现其中多了一页。
施慈将这张纸抽出来,只见上面笔墨多有停顿,能看得出下笔之人心中的踌躇和犹豫:“今日阴凉,至家中,见吾父。父自书房伏案奋笔,吾不见其面目,只觉有异。父态度不详,竟令吾远离道长,态度与往日出入颇多,吾不解。”
下面写了许多,又被划去,只留下一行字:“疑其并非吾父,今晚探之,若吾未归,可至县衙寻吾。”
施慈反复将这张纸看了许久,叹了口气:“这应当是徐道长失踪那天白日里写的。”
看来徐信南的失踪,和徐兴文脱不了干系。
而且县衙中那人是不是徐兴文还不一定。
徐信则见他已经看完手札,连忙问:“这其中写的可是真的?我父亲他……”
施慈不好妄下定论,只道“事情还未确定,仅凭这张纸并不能说明徐大人有问题。”
他想起婢女端上来的茶,又问:“徐大人平日里除了修道可还有什么爱好?”
徐信则想了想,道:“父亲平日还极爱品茶,家中收藏了不少好茶。”
果然如此。
施慈心中已经有了猜测,只等进一步证实。
他道:“方才我去拜访徐大人,他让婢女沏了一盏上好的君山银针。”
徐信则听得一头雾水:“有什么问题吗?”
听了半天的江鸿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眼见徐信则还一脸懵,江鸿问道:“假如你有一把上好的宝剑,一日友人来家中想要观摩,你是亲自舞剑,还是让不会武功的小厮舞剑呢?”
徐信则皱眉:“自然是亲自舞剑!这等神兵倘若让不会武的人使用,岂不是暴殄天物?”
他随即反应过来:“原来如此!”
他父亲爱茶无异于习武之人爱神兵,怎么会把挚爱之物假手于人?让婢女奉茶,不是白白浪费好茶是什么?
想通一切,他却脸色煞白。
县衙中的“徐兴文”如果是假的,那就说明他兄长已经遭了毒手,甚至他父亲,可能也……
施慈拍了拍他的肩:“今夜你随江公子去一探究竟,我准备些东西,随后就到。”
江鸿不解:“为什么不现在去?”
施慈一顿,无奈道:“我法力还未完全恢复,需要准备些东西,要是县衙中又是青云子手中傀儡一样的妖物,恐怕我们三人都得命丧当场。”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