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之乱,乱起渊盖苏文,这个掌握兵权的将军祸害了高句丽王室,让高句丽王在心里对帮自己报仇的天可汗感激涕零,伏在地上感谢。
礼部与赵国公为首的中书省官吏,两者之间最大的矛盾就是是否废除高句丽王,从此高句丽成为大唐的郡守。
张阳离开礼部之后,现在礼部种种举措举步维艰,许敬宗与长孙无忌的仇怨进一步加深。
对此直到这个冬季临近休沐了,秋季的许多事情,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结论。
李崇义听到松赞干布的话,笑道:“赞普这番话,在下深以为然,渊盖苏文不死,高句丽难以平定,大唐难以安定人心,如此他必须要死。”
这位吐蕃的赞普心中还有些庆幸。
至少吐蕃没有出现在渊盖苏文这种祸乱一地的人。
与李崇义又交谈了一番,松赞干布来到长安城的东城门,也就是春明门,他与这里的官兵告知一番,便在这里的官兵的带领下,前往骊山。
在骊山村外游荡,冬季原本是大家都休憩的时候,很多村县都在冬季停下了劳作。
也就在冬季休息,到了来年春季就会有很多女子怀了孩子,到了来年秋季将孩子生出来。
张阳笑道:“所以我就不愿意和你这种多聊,你总是把事情想得很复杂。”
张阳依旧坐在门口,听着老师的讲述,不多时上官仪脚步匆匆而来,“县侯,牛闯他们打算再铸造一个蒸汽机,打算造得更为精良。”
冷兵器迟早有被淘汰的一天,包括这个神臂弓。
只要天可汗保持雄心壮志,坚持开疆拓土就好了,内卷是不好的,内卷容易把人卷死。
闻言,小清清又问向师公,“是这样吗?”
张阳独自一人来到山下站定了片刻,远远看着通向山顶的小道,女儿骑着熊慢悠悠下来了。
李丽质一箭射出之后,便开始丈量射程,最后得出了一个惊讶的结论,“竟有两百步。”
张阳揣着手一叹,又看了看天日,“时辰不早,还请赞普兄弟长话短说,我要带着女儿去上课了。”
张阳揣手苦恼,这老师到底是在考我还是考校女儿,只能回道:“要说办法也无它,无非就是报官之时,原本丢失的十斤金沙,说成被盗匪抢了二十斤。”
闻言,张公瑾还是点头,再言道:“倘若调动折冲府需要的文书繁多,一时间到不了,而那伙盗匪就要跑远了,你又该如何?”
在他看来大唐的强大用在这些地方很是浪费。
张阳带着她走着,解释道:“爹爹我有很多事情要忙。”
松赞干布到了骊山村口便在这里游荡,与这里的侍卫说了要见骊山县侯,又在村口晃着。
其实在原本的历史上,李世民征讨了高句丽确实也去过新罗,那个新罗的女王天天惦记着太宗皇帝,甚至一度以为她自己是太宗皇帝的相好,就差每每写情书,送给在长安城的太宗皇帝。
听到老师对女儿讲课的内容。
侍卫禀报道:“魏王殿下,县侯!松赞干布来了。”
小清清一天的课程就结束了,她可以帮忙照顾弟弟,也可以跟着她的舅舅姨姨一起玩耍。
接下来张公瑾对她讲述着这份谋略要完成时的细则。
一个一举多得的谋略就在小清清的脑海中成型,除了被吃干抹净的盗匪,乡民,官府和自己都得到了利益。
与其听处默与李泰分享新婚生活的经验,张阳更愿意去和松赞干布聊天。
张阳摇头叹息,“这就是赞普的眼界不对了,其实我们都是一个祖先来着。”
小清清朝着门外喊道:“爹!”
这个冬季很冷,即便是雪后有了些许阳光,可寒风阵阵,还是令人想缩紧脖子。
闻言,松赞干布笑着,“为何一直不让玄奘入关?”
一旦朝中得到了火器,天知道李世民的想象会有多丰富。
“魏王舅舅今天烤肉了吗?”
张阳坐在老师家门口,熊大也精神萎靡的卧在一旁。
她低声道:“老师说爹爹很聪明,太上皇外祖父说爹爹以前是个坏人,所以坏人都是聪明的。”
甚至引起他们相互之间的争斗,谁都想着是不是分赃不均。
松赞干布回道:“礼部想要教化高句丽,并且征讨新罗百济,在下可有猜错?”
她崇敬地问道。
张阳揣着手又看了眼身后跟上来的李泰与程处默,无奈道:“赞普,我已经不是礼部尚书了,这些事情不是我安排。”
张阳有气无力回道:“怎么了?”
说着话,他拿出一份计划,骊山的技术团队做事都是需要提交计划的,这种章程也只有骊山才有。
除了书法,身手,和兵法,偶尔还要让女儿来听听老师讲一些谋略之道。
“哦。”小清清失落地应声。
对张阳来说这确实是一件不起眼的事情,只是觉得这三个丫头练习骑射太过辛苦。
李丽质与小武正在试着新式的弓箭。
松赞干布现在讲话也带着地道的关中口音,“但礼部的众人都是县侯一手带出来的,他们现在所用的种种举措,也都是县侯当初制定的,这当然要恭贺礼部,也要恭贺县侯。”
小清清大声道:“师公说爹爹有办法!”
小清清回道:“当然是报官了!杨奶奶和王奶奶都说过要是遇到盗匪就要报官。”
大体上,唐朝的人口增长周期都是这么来的,劳作了一年的人们在冬季积极响应朝中提振人口的政策。
张阳对此一直秉持着很开明的态度。
张阳领着她回家,“知道你娘为什么让你跟着师公学本领吗?”
闻言,这位赞普只是冷笑一声。
李丽质重重点头,站起身又觉得不对,为何父皇只是高兴一段时间?
有了火器之后,张阳对这种冷兵器从此没兴致了,他更愿意想办法增加燧发枪的射程,可以从加长枪管上做文章。
自从小慧接手了骊山大部分的经营之后,一直跟在媳妇身边,很少与小武她们一起练身手了。
小武在拉弓时就有了疑惑,“如此确实省力不少,骑射也更容易了。”
一来得了名声,二来官府会趁着盗匪互相猜忌,甚至因为分赃不均导致内乱,从而官府剿灭了盗匪,官府也得了好名声。
张公瑾又道:“那若是那盗匪一伙有数百人,官府也不敢得罪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