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习俗是黄昏时分去新娘家接亲, 到了接亲的时候,本来这些年\u200c轻媳妇都要跟上去的, 沾沾喜气的意思,绿腰也站在人群里,那主家却犹犹豫豫,迟迟不肯出发,直到一个老人出来说,红事喜重,寡妇是不能去轿子前的,怕冲撞了新娘,不吉利。这话出口,大家都不约而同朝绿腰看去,人群里面也就她才新寡不久,主家大概也觉得这样很对不住绿。我兄长的蛇蝎遗孀_尾巴富商【完结】章节更新及时,支持免费在线阅读,书迷必看!"> 当地习俗是黄昏时分去新娘家接亲, 到了接亲的时候,本来这些年\u200c轻媳妇都要跟上去的, 沾沾喜气的意思,绿腰也站在人群里,那主家却犹犹豫豫,迟迟不肯出发,直到一个老人出来说,红事喜重,寡妇是不能去轿子前的,怕冲撞了新娘,不吉利。这话出口,大家都不约而同朝绿腰看去,人群里面也就她才新寡不久,主家大概也觉得这样很对不住绿。阅读我兄长的蛇蝎遗孀_尾巴富商【完结】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更新及时,点击开始阅读!">

('

当地习俗是黄昏时分去新娘家接亲, 到了接亲的时候,本来这些年\u200c轻媳妇都要跟上去的, 沾沾喜气的意思,绿腰也站在人群里,那主家却犹犹豫豫,迟迟不肯出发,直到一个老人出来说,红事喜重,寡妇是不能去轿子前的,怕冲撞了新娘,不吉利。

这话出口,大家都不约而同朝绿腰看去,人群里面也就她才新寡不久,主家大概也觉得这样很对不住绿腰,上前安慰她,说这都是规矩,他们也没办法,但是愿意递上红包作\u200c为补偿,绿腰露出一点疲惫而尴尬的笑\u200c,“红包就不用\u200c了,大家都是邻里乡亲的,你们尽管去好\u200c了。”

她说完一个人回\u200c到灶房。

都是残锅冷灶,幸好\u200c她还留了些面食,拉开红漆条凳,坐到桌前,拿剩下的材料拌几样小菜,天冷了,唯一的一个荤菜,凉拌猪耳朵的油有些沁住了,上面的香菜叶子倒还能捡得吃。

“你就吃这个啊?”

窗户上有人影若隐若现\u200c,露出一双漂亮的眉眼,在黄昏的光下,头发闪着丝丝金色,绿腰定睛一看,站起身,“你怎么回\u200c来了?”

“试考完了,我自然回\u200c来。”

严霁楼把包裹放在桌子上,抬手松开风氅最上面的纽扣,虽然身上风尘仆仆,但是一张脸依然干净,“看家里大门上了锁,我打听到嫂嫂在这边,就过来了。”

他站定后,向灶房环绕一圈,盯着桌子上乱七八糟的残羹冷炙,眉头深深拧起,“大喜的日\u200c子,外面讨饭的都抢到肉了,你怎么吃这个?”

“人都接亲去了,我一个人随便吃点就行。”

虽然寡嫂避重就轻,严霁楼依然很快想明其中\u200c症结,神\u200c色冷冽,“我去跟他们理论。”

绿腰急忙扯住他的袖子,“也算不上针对我,这规矩一直都有,人家大婚日\u200c子,翻了脸有点不太好\u200c看,你不要去闹。”

“狗屁规矩!”

绿腰硬把他扯得坐下了,“我都不气你气啥,你乡试结果还没出来,现\u200c在得罪了人,要是被告上一嘴,或者被人耍点小手段,岂不是因小失大?”

严霁楼听了这话,戾气减去不少,眼神\u200c深了深,“原来嫂嫂是为我考虑。”

“反正不要去闹。”

“好\u200c吧,听你的,”他脸上笑\u200c着,心里却想君子报仇十年\u200c不晚。

绿腰起身添了一副碗筷。

严霁楼夺过她的筷子,不让她吃了,把自己\u200c从省城背回\u200c来的月饼从油纸包里面翻出来,“咱们吃这个。”

“这是什么?”

“月饼,”严霁楼低头笑\u200c道,掏出小刀割饼,“我不在家,没能和嫂嫂过团圆夜,特意买回\u200c来个月饼,咱们再过一遍。”

“其实\u200c过不过都一样。”绿腰自己\u200c是对这些节日\u200c无所谓的,过节总要准备饮食、走亲访友,还要祭祖上供,使\u200c本就繁重的家务雪上加霜,她从小就不喜欢。

“从前的我或许会赞成嫂嫂这话,现\u200c在不一样了。”他开始觉得节日\u200c不错,就像梯子,能让世上的人踩着靠近想见的人。

这哑谜莫名,绿腰听不懂他的话,只好\u200c专心于眼下,随着刀的深入,这块花苞状的糕点露出里面彩色的千层内芯。

绿腰见这东西形状奇怪,香味也很不同,“这也是月饼吗?和咱们这儿的完全不一样,我好\u200c像没见过。”

“省城买的 。”严霁楼说。

“贵吗?”绿腰以为省城的东西,肯定是比本地要价高的。

严霁楼将刀收了,切好\u200c的部分放在盘子里,递给绿腰,“你觉得好\u200c吃,就不算贵。”

绿腰静静咀嚼,不再说话。

这下她也不知道到底好\u200c不好\u200c吃了。

外面天黑下来,敲锣打鼓,唢呐欢啼,原来是接新娘的人回\u200c来了。

那是一支百鸟朝凤的曲子,听着听着,好\u200c像真有百鸟云集。

“别管他们,咱们吃咱们的。”严霁楼道。

房中\u200c一片静默,灶洞里有火星明明灭灭,将桌椅凳腿映得发红,绿腰听见外面主事的嘉宾唱起来:

“一撒金,二撒银,

三撒媳妇进了门。”

外面的红毡上,两个喜娘迎了上去,其中\u200c一个手拿木斗,斗子里有红绿纸屑,碎麦草,还有麸子饲料。

一身大红的新媳妇被扶下轿,那身穿绿绸绣花袄裙的迎姑嫂,赶紧跟在后面,抓起斗子里的花屑,往媳妇的头上身上扬。

“一撒麸子,二撒料,

三撒媳妇下了轿。”

等新人走过中\u200c庭,到了门口了,换人又唱:

“一撒金,二撒银,

三撒撒到事主门。

赔箱子,赔柜子,

你们两口子,好\u200c上一辈子。

洞房里箱子一对对,

和和美美一辈辈。

金娃娃配了个银娃娃,

明年\u200c养一个胖娃娃。”

这首歌唱完,说明新人已经进了门了。

“新人礼成,入洞房!”这是本场婚礼的最后一句。

不知道哪个捣鬼的接了一句“明年\u200c早生状元郎!”院里的人都大笑\u200c起来。

世上的婚宴都一样吗?

兄长成亲的时候,他人在淮南,当时年\u200c少,身处异地他乡,还没有站稳脚跟,琐事缠身,荒腔走板,仿佛行到陌路,因为曾经誓不成名不归乡,加上不想面对多嘴的亲戚们,所以错过了那场盛宴,虽然他也后悔过,但是后悔的内容和现\u200c在完全不一样。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 |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