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许甜甜过来——元少将军表情青了红,红了青。他在梦里就是个被霸王硬上弓的良家妇男!第382章382宫中有人值夜。今天晚上是赵青值夜。赵青以前是太医学徒,待遇比起普通的小侍要好,没怎么值过夜,熬到后半夜有点熬不住。他不敢睡着,生怕元昭有事吩咐时他没听见,那就要出问题了。赵青干脆把自己的一缕头发,用绳子系起来,只要睡着就会重新被扯醒。烛火发出噼啪的燃烧声,不知何时,赵青眼神迷迷瞪瞪,头一点一点,点动的幅度越来越大。嘶。赵青一个激灵,一缕头皮被扯动,疼的瞬间清醒过来。赵青眼睛里包着两包泪,用力拍了拍脸颊,让自己清醒一点。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只能听见外面的蝉鸣声,看天色应该三更天了。他起身稍微走动了一下,巡视宫殿,突然听到隔壁卧室有些轻轻的声音,似乎是有人在用水流轻轻浇洗什么…元公子醒了吗?赵青侧耳贴在墙上,他在元公子隔壁,和元公子睡觉的位置只隔着一堵墙——其实值夜在卧室最好,一般小侍值夜,都会睡在主人家旁边的脚踏上。但元公子说不习惯有人在房间,所以他在隔壁值夜。只隔着一堵墙,听声音也能听的很清楚。赵青小心翼翼竖起耳朵,仔细听,隔壁又没什么动静了。他多关注了一会,确定没听到什么动静,才放下提着的心。应该是听错了。赵青揉揉脸颊,重新坐回守夜的小塌上。卧室之中。元昭感觉到隔壁轻微的动静停下,等待了好一阵,才重新干自己的事。第二天一大早。赵青本来准备早早起来和王兰交接,没想到元昭竟然比他醒的还早。赵青一个激灵,残留的睡意瞬间清空。完了!哪有主子醒了,做小侍的还没醒的?!赵青当即请罪。平日里元公子看起来和他们说得上话,关系不错,但做人要有自知之明,本质上他和王兰都是来伺候元公子的,元公子自己醒了他却没注意到,这就是他们失职,是他们的错处。元昭手臂顿了顿,当即把他拉起来:“不关你的事,是我自己睡不着。”他转移话题道:“你让人打些热水来,我想换身衣服。”他出去耍了一通剑法,身上出了些汗。赵青看到他身上的汗,又是一愣,元公子身上的伤!!赵青当即急了,若他没醒过来伺候是件小事,可以被原谅,元公子身上的伤出了问题就是件大事!他们俩被派过来就是为了照顾元公子的身体,照顾的伤口裂开,跟找死有什么区别?!赵青连忙查看元昭的伤口。幸好元昭的伤确实好的快,这会已经全部愈合,练了一会剑法,对他没任何影响。赵青擦掉额头上的汗,松了一口气,浑身一惊一喜,如同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幸好,幸好。元昭有些尴尬。是他吓着人了。赵青一点睡意都没了,让人抬水进来,给元昭洗漱。元昭换下的衣服有小侍收走。赵青守在门外,看到小侍抱着衣服出来,小侍经过时,赵青鼻子莫名其妙动了动:“…怎么有股茶味?”还是雨前龙井味,昨晚元公子房间中就是这个茶。元公子把茶水洒到衣服上了?赵青的自言自语传进殿中,正在浴桶里泡澡的元昭,表情莫名僵硬了几秒。他没把茶洒到衣服上,他只是洗了洗衣服。…都怪那离谱的梦。晚上想冲洗一下衣服,只能用茶水。—一道道菜肴被摆放在桌子上。元昭走进正房,赵青打量着他的神色,眉头皱成一团。他刚被元昭去练剑吓了一通,现在对元昭的身体状况看的特别在意…元公子怎么泡个澡,泡的脸色那么红?他泡澡的时间也不长啊。元昭感觉出他欲言又止的视线,若无其事转移话题:“三殿下呢?”他话出口,才发现自己脱口而出问了什么。元昭:“……”说错问题了。但不得不说这个问题非常有用。看元昭询问三殿下,正在惊慌的赵青十分顺利的转移了注意力。赵青想到昨天他们俩牵手的画面,笑起来:“三殿下这时候应该在上朝,您不要着急,殿下有空就会过来看您的。”元昭坐在桌子前,很想把自己刚才的话吞下去:“……嗯。”他其实不着急。—阿嚏。许甜甜打了个喷嚏。许甜甜的动静让周围大臣都看过来,女皇多看她一眼,感染风寒了吗?许甜甜打完两个喷嚏,没当回事,她的身体一向非常好,没什么风寒症状。见她精神不错,女皇才收回视线,大臣们继续议事。今□□堂上讨论的事,和许甜甜有关。一自然是出海之事。北国的大臣办事效率算是高的,但这种有关国家的大事,仍旧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决定。保守一些的大臣不愿意出海。他们北国地大物博,冒着那么大的风险,找到别的国家又有什么用?完全是无用之功。要知道出海可不是闹着玩的,十艘船能回来一半就不错了。另一部分大臣则赞同。北国地大物博他们承认,但人不能当井底之蛙,更不能坐井观天,还是那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元昭来到他们国家,若以后能回去,那就代表南国会对他们北国有一定了解。别的国家很了解自己国家,自己国家却不了解其他国家,用脑袋好好想想,这种情况能不能行?女皇高坐皇位之上,任由两派进行辩论。许甜甜心知一时半会吵不出结果,也不着急。大臣们虽然意见不一,但出发点都是为了北国好,让他们辩论一下,她也能更好的看清利弊。许甜甜一心两用,一边听大臣们辩论,一边分心想元昭。她昨天晚上牵到了他的手,是不是代表他们关系可以更进一步了?摸过元公子的手,总要对他负责,她今天下朝回去,最好能跟他说清…朝堂之上,大臣们你来我往,你一条我一条提出意见。最终出海这件事的利与弊,被条条列举清晰。女皇听完之后,一锤定音:“令造船司加紧研究海船。”他们说的都对。但海是一定要出的。开疆扩土是每个帝王的心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