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瞳孔顿时放大。他,他怎么能记得?!温钰看着李氏恐惧的表情,眼神划过一抹讽刺。温钰早慧。所以他清楚的记得,他小时候李氏如何对他。他两岁多时,一位穿的破破烂烂的老道士来到他们家,说他八字极硬,克亲克母,会给家里带来霉运。李氏本来便不喜欢他,听完这话就信了。她常常骂他,说他果然是个灾星,她怀着他时怀相就不好,他出生那天又克死了自己的外祖父。他一定是个灾星,让他离她远点。温老太太这时还不太信老道士的话,见他母亲做的过分,常会数落他母亲几句。温钰未满五岁那年,温家所在的地区大旱,全家没了活路,不得不举家逃荒。李氏又哭天喊地,说全怪他这个灾星。逃荒路上刚开始,还没那么艰难,温家有辆推车推着粮食,小孩子也可以坐到推车上。后来逃荒的人越来越多,人越走越瘦,温家粮食被抢,推车也坏了,全家只剩下老爷子事先做好的准备——老爷子让大人在衣服下缠了好几圈儿干饼。但那是他们剩下的所有口粮,必须省着吃,老爷子要求所有人每天只能在晚上吃很一小块,勉强饿不死便罢。那时李氏的大儿子还活着。李氏常常会把自己的口粮省下来,塞给他,路上也会抱着他走一段路。温钰心知没有人会帮他,所以路上经常留意有没有吃的。哪里会有什么吃的,路边野草都被逃荒的人吃完了。温钰找到最多的东西是一种野草的根。这种草上方的叶子几乎被人揪完,但有些草根还埋在土地里,仔细找找可以找到一些,吃起来泛着淡淡的甜味,温钰很喜欢。温钰大哥见他有东西吃,抢走他的草根跟李氏告状,李氏骂了他一顿,在这个晚上,找借口抱着他大哥去路边摸索。灾荒年间,在史书的记载上常伴随着‘人相食’这几个字,这并不是夸张。李氏一个女子带着孩童,是逃荒部队中最危险的存在。她为了寻找东西,带着他大哥走的稍微有些远……回来的只有李氏一个。李氏崩溃,把一切都推到他身上,说他是个灾星,谁跟他靠近便会被他克死,他害死了他哥哥,为什么死的是他哥不是他?有些话听多了,渐渐的仿佛成了真理。从旱灾出现,家里人看他的表情渐渐复杂,这件事以后,对他最和善的祖母也叹了口气。她也死了好几个孩子。人总归想给自己找个借口。温钰心知肚明。那天晚上他没有睡。他感谢自己没有睡。所以他清楚的感觉到,他娘把他抱了起来,朝着一个地方走去,她跟别人商量想换一个孩子。…易子而食。他爹其实跟在他娘身后,阻止了她。温老太太也怒火高涨,她虽对温钰的观感有些复杂,但那也是她温家的子孙!温家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易子相食李氏也能做得出来,她还算是个母亲吗?李氏当时狰狞的表情,温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她说他该死!他不该活着!后来温家来到河上村,温钰明白自己在温家地位尴尬,他需要想办法。这个办法便是许娘子。许娘子可以帮他达成读书第一步,他可以完成许娘子需要人教她女儿的要求。再后来温钰渐渐表现出读书的天分,温家老爷子看他的眼神越来越亮,温家其他人对他亲近起来。李氏似乎也明白了自己是她最后一个孩子,她需要依靠他,又认为他不可能记得小时候的事,于是开始摆出一副好母亲的样子。很好笑。李氏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她在怕他。她每次看到他的视线,都会不自觉躲开,每次和他说话,她脸上的表情都非常僵硬。可能温钰骨子里便足够冷漠。他渐渐学会了笑,学会了温文尔雅,学会了孝顺知礼…但其实除了一直开开心心跟在他屁股后面,像只小粘人精,硬生生把自己塞进他心里的许甜甜,他几乎没什么在乎的了。温钰从回忆里回神。看向浑身都在发抖的李氏。李氏自己知道她做的有多过分。她牙齿在打颤,如果温钰全部记得——只要想想这么多年,他全都知道却什么都不说,还能笑着面对她,李氏便控制不住自己。温钰:他们最好的结局便是各自为安,看在她是他母亲的份上,他会让她安享尊荣。温钰:“母亲懂我的意思吗?”李氏牙齿还在打颤,没能说话。“我想母亲知道。”李氏并不愚蠢,她该知道这是她能得到最好的结果。温钰收回视线,拉开屋门。金色的阳光照进屋内,温钰站在阳光和阴影的分界线处偏头,语气淡而凉:“母亲,不要再挑衅我。”第46章046李氏确实知道。当天晚上吃饭,李氏找了个借口在自己屋内,没出来吃晚食。温家所有人围坐在桌子前,温老太太盛好米饭,看了眼找借口没出来的李氏,忍不住骂了一句:“她又有什么事儿?”不着调的!温钰父亲解释:“她腰疼,我等会儿把饭菜给她端进去。”温老太太脸色很不好看:“一天天的,什么活儿都没干,疼什么疼?!”村里其他儿媳妇儿还需要下地,温家儿媳妇不需要,温钰母亲做的最多的活计,也只是每天烧个饭。此时天色还未完全黑。农家吃晚食一向比较早,这样可以借一点太阳光,时间太晚太阳完全落山,吃饭时就需要点起蜡烛。烛火也需要钱,能省一点是一点。此外和午食时间接近,大家的胃口会相对小一些,还是那句话,能省一点是一点。金色的阳光洒满院落。寻常的炒青菜,在夕阳的描绘下,都多了几分雍容华贵,增了几分色彩。温钰唇角挂着淡而温和的笑容,仿佛没听到有关李氏的事,慢条斯理夹了一筷子青菜。晚饭后,温钰习惯温习一会功课。今日他没温习功课,敲响了温老爷子的房门。温老爷子放下手里的扇子:“言昭?”温钰开门见山:“祖父,我准备和甜甜成亲。”温老爷子动作顿了一下,看他一眼,眼神轻轻闪了闪,没说反对的话,直接答应下来:“好,你考虑好了吗?”“嗯。”“那我这就开始准备。”他们这种农家,想成亲说不上三书六礼,也是有不少事儿要做的。最起码他需要问问许家的意思,比如聘礼,然后请媒人上门,交换生辰八字等等。温钰不意外。自打温钰在读书上表现出天赋以后,老爷子就很精明的改变了对他的态度,在这个家里,老爷子从未反对过他的意见。温钰清楚,只要他一直表现出价值,老爷子就会一直支持他,会是他最有力的同盟。温钰加了一句:“聘礼我来。”老爷子起先不同意:“你叔叔伯伯成亲都是家里出的聘礼,你的聘礼也从温家出。”想到这个孙子是个能干的,说不准想多出点聘礼,老爷子眼神闪了闪,又道:“这样,家里给你出跟你叔伯一样的聘礼,额外的数目你自己来。”温钰含笑:“好。”两人很快把事情敲定。老爷子全程压根没谈起自己儿子和儿媳妇,他们的意见不重要。温钰也没再想起李氏。不重要的人,何必破坏心情。温钰回到自己房间,打开书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