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9章 窘迫(打滚求月票)(1 / 2)

我的公公叫康熙 雁九 3060 字 2024-01-10

九阿哥既吩咐下去,那司库没敢耽搁,次日就将丁口册子递了上来。

那几十家无力偿还借款的人家中,没有差事有十六户,基本上是老幼病残家庭。

要是有能支撑门户的的男丁,早补了差事。

九阿哥仔细看了下状况,像聋子、瘸子、相貌丑陋等,并不影响干活的,可以种菜。

像肺痨、气疾等毛病,无法当差的,就看家中女眷有没有能使唤的,或是半大小子当半丁补差。

扒拉来,扒拉去,一家派了一个差事。

虽说种菜辛苦些,可是也有钱粮可以拿。

分派好,九阿哥就放下此事,不操心了。

眼见着内务府衙门这里没有通融的意思,广善库的借款本息都要全补的,也陆陆续续的交回了一些。

可是全额还上的少,有的是心存侥幸,有的是不凑手,有的则是被人借名给坑了。

千里迢迢的回来,好个孝顺的女儿,还得了恩典,住阿哥所,御前赐宴。

他在九阿哥身边当差整两年,虽略尽绵力,可是也有了前程。

心存侥幸的是托合齐。

没有提利息。

连带着荣宪公主,他都埋怨上了。

就算祸不及出嫁女,也不当这样抬举。

二是对十四阿哥的情分淡了,舍不得糟蹋银子。

司库已经谢天谢地。

他不敢抖机灵了。

司库标注了一笔,就放下此事。

砸锅卖铁也凑不齐两万两,只能大着胆子到毓庆宫求见。

九阿哥道:“那爷倒是要留心留心,看看这两日往毓庆宫请安的人多不多了。”

林家求见,太子有些意外。

留下太子,想着毓庆宫的经济状态,闹心扒拉。

九阿哥生出庆幸来,道:“确实如此,爷要是汗阿玛,指定不爽快,这一个个的,偷着孝敬太子,想要做什么?”

传来传去的,就有人猜出来,这是被借名欠款了。

他想的是十四阿哥之事,真要花银钱能平息太子对十四阿哥的憎恶,也是好事。

舒舒看着九阿哥,傻乎乎的,很有炮灰气质。

除了赫舍里氏族人与姻亲之外,居然还有一个内大臣、一个包衣骁骑营的副参领与一个护军营的护军参领。

不过账目上却是要注明的,然后发现一件事。

可是后头都清退了。

曹荃这里,借过两千两,就是上个月才借出来的。

又想到林庆提的保定皇庄,本是买给阿克墩的,太子又有些怅然……

他五品侍卫,俸禄不高,家里有些产业进项,可是开销也大,还爱买古董字画,手中积蓄有限。

跟九阿哥一样,看出毓庆宫银钱窘迫的还有四阿哥。

没几日,毓庆宫又派了管事去广善库,拿了六万两庄票,将林家、李家跟凌普的欠款给补上了。

只算单利,只利息就累积到三万。

林家没有揭开背黑锅之事,可是林家的家境在那里摆着,听说他们家借了两万两,亲朋都不信。

康熙盘腿坐着,看着眼前的名单,神色肃穆,眼神幽暗。

不过对曹家来说,两千两银子还是能挪出来的,曹荃直接将家中几件金器送到当铺当了活当,将广善库的借款给还上了。

毓庆宫的管事太监去广善库,宫里的人都看着,消息也迅速传遍各处。

太子才发现之前没有提挈过林家,到底是皇孙外家,居然家无恒产。

那司库忙道:“奴才不敢。”

压根就不是一个分量。

九阿哥想不到那么长远,只带了期盼道:“凭什么旁人都挨呲哒,太子不挨呢?每次遇到太子的事儿,都要御前哄着,真要骂一顿,就好了。”

这三笔欠款很久远,居然都是三十年广善库开始那一年借的,至今十一年。

不过等他晓得家里已经往江宁去信,就熄了赎回的心思。

九阿哥讥笑道:“反正你当不好这个司库,还有旁人等着补呢,你自己掂量着办。”

他对康熙也生出埋怨来。

“太子爷,奴才家实没有法子,两万两银子太多了,补不起,想求个恩典,看能不能分年偿还……”

九阿哥则是想起隔壁了,道:“好奇怪,八哥居然没有去毓庆宫,他手上也握着钱呢,这个时候不是正当尽心一把?”

他双手接了庄票,感恩戴德的退下去了,丝毫没有因为被李家人借名背债而不满。

要是烧锅真弄好了,往后毓庆宫也能多个进项。

四阿哥还真是犹豫了一下,要不要送些银子过去。

托合齐借的十一万八千两,还了七万八,还有四万没还,不过都不是他的名字,可见他也存了心眼,怕被当成出头鸟。

这回“孝敬”毓庆宫的人,现在名单应该都递到御前了……

李氏兄弟侄儿都问罪了,叔伯也牵扯进去几个。

结果呢?

太子精穷,旁人手中的银子翻倍。

舒舒道:“爷操心这个做什么,反正没有郭络罗家,就是天下太平。”

太子听了,不赞成道:“三十年、三十二年汗阿玛两次下令,禁止顺天、永平、保定、河间四府烧锅,此举不妥当。”

林家小女儿出嫁,还是太子妃跟林格格赏了东西出来,才勉强置办齐全。

可是他犹豫了。

九阿哥不好在衙门说这个,等到回家,跟舒舒道:“太子爷露怯了,这是手上没银子,要是以他的行事,早就将这六万两补上了!”

说到这里,他忍不住幸灾乐祸,道:“但凡前年折腾那次,他晓得大哥、四哥都是‘借’了爷十万两银子后,也咬咬牙凑十万两给爷,是不是就不会有今日窘迫?”

扣下四万两,还想要观望观望。

只是嘴上说看重他这个太子,可是后宫的妃嫔,还有那些庶皇子们,康熙也没有少宠爱。

按照十年分期,一年也是两千两。

他就吩咐总管太监拿了五千两的庄票递给林庆,道:“爷会跟广善库那边打招呼,你先还上两千,剩下三千两银子留着,回头将家里收拾收拾,去皇庄吧……”

九阿哥翻了个白眼,道:“没听说讨债讨到亲戚家的,你这是招爷笑呢?”

林庆听了,忙道:“太子爷嘱咐的是,奴才一定遵纪守法,不在保定府置烧锅。”

太子皱眉道:“分年,怎么偿还?”

林家虽出来个东宫女眷,却是寻常门第,这些年也被李家压着。

真要是借了两万两广善库银,什么都不干,只放在钱庄吃息,一年也有几千两银子收益。

毓庆宫的事情,哪里能瞒过御前?

舒舒道:“外头的孝敬,还是古董珍玩多,谁好直接拿银封孝敬太子!”

等到回家的时候,九阿哥就猜测道:“这几日倒是不少人出入毓庆宫,不过一下子这么多,大头估计是赫舍里家送来的,那边早年积下家底丰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