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9章 光伏和碳关税(2 / 2)

我的1999 东人 2967 字 6天前

尚德电力也好,赛维也罢,实质上都是“代工厂”般的角色。

90%以上的光伏产品销往海外,90%以上的核心原料也是依赖进口,甚至连关键制造设备也都是外国的。

这种三头甚至更多头都在海外的模式,只要海外市场有一点风吹草动,烈火烹油般发展的华夏光伏业马上就会熄火。

纳斯达克危机的惨烈就会出现在华夏光伏市场。”

徐良点了点头,“你分析的没错,随着德国出台可再生能源法案,欧洲国家纷纷跟进,全都在大力补贴支持光伏发电产业。

华夏光伏制造业在此背景下,利用国外的市场、技术、资本,迅速形成了规模。

华夏光伏业能有今天,实际上是欧洲人给了口饭吃。

一旦政府补贴停止,海外新能源,尤其是光伏电厂停止建设,或者欧洲国家发起反倾销调查,那么华夏光伏业立马就会歇菜,完全没有抵抗之力。”

曾淑峮微微颔首,他也认同大老板的判断。

现在的人之所以不管不顾的往里扑,也完全是被钱迷了眼,生怕晚了赶不上一口热的。

徐良话锋一转:“虽然环境如此不利,但我们依然还是要做光伏。”

曾淑峮皱起眉头。

他没有急于发表意见。

看到不利,大老板还是要做,肯定不是无的放矢。

但他很好奇。

“为什么?”

徐良微笑道:“五个原因。

第一,能源事业群已经囊括了消费电子锂电池、汽车动力锂电池两大业务,不可能完全对光伏发电视而不见。

第二,光伏产业国内没技术、没市场不可能是永久性的。

只要政策一来,光伏业可以迅速的死灰复燃,而且将变得比之前更有生命力。

第三,在石油能源逐渐耗尽、全球气候变暖的当下。

可再生清洁能源的使用和推广,迟早会从欧洲席卷全球。

而且环境问题,可是欧美用来钳制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发展的王牌,他们不可能丢掉。”

美国和欧洲鼓吹全球变暖,打着保护环境的‘阳谋’和‘大义’。

通过“碳关税“等措施,将环保标准作为贸易壁垒,进一步打压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业。

这种“碳殖民主义“的做法,本质上是利用环保议题来维护其经济霸权。

只是他们没想到华夏新能源会发展的那么快,眼看‘碳税’不管用了,便直接撕下面罩,露出骨子里的海盗本性,玩起了贸易战。

可惜最后还是没打赢。

“第四,产业融合。

随着公里电池安全性,储能效率的不断提升,电动汽车大发展的时代肯定会到来。

未来需要在全国建立充电桩、充电网,各地的光伏电站将为其提供有力的后勤支持,降低充电成本,形成产业闭环。

第五,金融危机来临以后,光伏产业上中下游产业链剧烈波动,正是抄底的好时机。”

曾淑峮沉吟半响。

“徐总,你说的五点除了最后一点可能在近一两年内看得到希望。

其他四点都属于长远规划,十年、二十年,或者你说的五十年规划。”

徐良笑道:“所以我才在这里说,而不是拿到集团办公会上宣布。

集团和我本人,目前并没有大规模进入光伏产业的规划,短时间内也不会有。”

曾淑峮听出了弦外之音。

“您的意思是小规模进入?”

徐良笑着点头后:“华夏光伏业的要害在海外市场,这个现状我们管不了。

需要等国家政策来临才会起变化,但是原料和设备在外,这就相当于被人卡脖子了。

以硅片切片机为例,国内根本没有能生产这种制造设备的厂家。

只能从美、韩进口,价格高昂不说,还随时有可能被断供。

现在光伏产业的局势还不太明朗,国内各地纷纷爆产能,而欧美的反倾销调查大棒随时都有可能敲下来。

贸然进入产业链中游的电池片、电池组件不可取。

更不可能去下游建光伏发电站。

所以,我们最优的选择就是布局上游材料和制造设备。

一来可以解决卡脖子的难题。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