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丽莎?”
一个穿着黑色女士职业装,金发高挽的女人推门走了进来。
“boss。”
“你替我给汉华伦敦办公室的霍先生打个电话,就说明天我请他打高尔夫。”
“好的。”
刚要离开,又被约翰拦住了。
“密切关注苏格兰银行、富通银行、桑坦德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亏损严重的同行,有任何资产出售剥离的消息,都要第一时间通知我。”
“好的。”
——
悠扬的华尔兹在静谧的餐厅中徘徊。
徐良端着茶杯抿了一口后微笑着放下来。
“茶不错,正宗特等滇红的味道。”
本杰明·罗斯柴尔德微笑道:“徐,你果然是高手,这么快就判断出了它的产地和等级。”
“喝多了就懂得分辨,跟你喝咖啡一样的道理。”
“呵呵,说的没错。”
审视着对面的男人,跟初次见面相比,他还是显得那么年轻,岁月并没有在他脸上留下任何痕迹。
但气质上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初见时这个男人语气霸道,浑身上下洋溢着自信,但这份自信的背后却透着一丝空虚。
短短几年之后。
霸道和自信都不见了,微笑的脸庞上让人感觉到平和和亲近。
但那深邃的眼眸和举手投足间的轻松写意,让他明白,男人没有变,他只是随着实力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变得更内敛了。
这是男人成熟的标志。
但真正让他感慨的是,有的人走到现在用了一辈子。
而眼前的人只用了不到五年。
吸了口气,清空多余的想法后,本杰明·罗斯柴尔德道。
“徐,南非米勒的并购拖得太久了,我们应该尽快结束它,然后开始下一个生意。”
“亲爱的本杰明,我也想结束并购,但米勒方面始终不肯让步,我也没办法。”徐良耸了耸肩。
“400亿美元的价钱已经很低了,如果不是现在美国次债危机泛滥,米勒的报价起码不下于450亿美元。
而且,前段时间英博收购安海斯布希,剥离了亚洲资产和科罗娜品牌50%所有权的情况下,依然了530亿美元才完成最后的收购。
米勒的营收虽然比安海斯布希少了50亿美元,但反应在估值上,也不应该差这么多。”
徐良微笑道:“本杰明,以你的能量,应该很清楚安海斯布希的价格为什么会那么高。”
本杰明·罗斯柴尔德当然很清楚,如果不是眼前这个男人。
520亿美元,英博就能收购安海斯布希的所有资产。
但谈判是谈判,不能一上来就把所有的牌都出尽。
徐良没等他开口便继续道。
“如果不是康华主动竞价,英博会轻易获得胜利。所以,别用安海斯布希的出售来类比,因为你们找不到另一个像康华这样有实力,而且愿意购买米勒的收购方。”
本杰明·罗斯柴尔德心里叹了口气。
他承认对方说的没错。
而且现在国际环境越来越恶劣,几乎所有大机构的投资都变得越来越谨慎。
这时候愿意拿出几十亿美元做并购的也许有,但愿意拿出近400亿美元做并购的太少了,不,应该说没有。
“徐,你说的没错。但我们的谈判应该更有诚意不是吗?尽快结束对大家都有好处。”
“我也想尽快了结这件事。”
“你看,我们达成了一致。”
徐良笑了笑,“我的要求很简单,交易对价320亿美元,康华一方掌握绝对控股权,双方按照各自的股权分配董事局席位。
合并之后,康华酒业集团在香江主体上市,三分之一的股权在伦敦上市交易。”
本杰明·罗斯柴尔德摇了摇头。
“徐,你的要求太高了,米勒的董事会不会同意的。”
徐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后,“本杰明,你可是站在我这边的。”
康华收购南非米勒,除了汉华这个并购顾问外,还找了罗斯柴尔德投行。
毕竟这么大的单子,又是在英国,不找个地头蛇帮忙,审批的时候就很难过。
“当然。亲爱的徐,我当然站在你这边。但这个案子拖得太久了,早点结束对你对我,对大家都好。”
“我当然想快点完成并购,但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事情。”徐良耸了耸肩。
“徐,你的报价太低了。
379亿美元怎么样,上次双方对这个价格都很满意。”
“是很满意,但米勒一方,一听到英博加入并购,就迫不及待的提高了报价!”
徐良冷声道:“亲爱的本杰明,既然南非米勒董事会可以在有人竞争的时候,直接推翻原本的谈判结果趁机提价。
我为什么就不能在没有竞争,大环境又糟糕的时候趁机降价?”
本杰明·罗斯柴尔德看着神色冷肃的男人,心里叹了口气。
他就知道问题到了最后,肯定会是这样。
关键是对方也没说错,你自己先毁约提价,凭什么我就不能在情况有利于我的情况下砍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