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语气变得激动起来。
“截止今天7月20号,昆仑k2手机已经取得了210万部的累计销量,预计本月的销量将达到300万部。
另外,经过我们的分析和调查。
k2手机的爆火,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与昆仑k1相比,国际市场推出的k2合约机型降价幅度达到了50%。
最低199美元的手机价格扩大了潜在消费市场。
第二,k2在功能和设计上进行了很多创新。
特别是应用商店的功能,受到了无数用户的追捧。
大家都想像雷总那样通过手机收发facebook、企鹅消息和动态。
第三,地理范围的扩大也为手机销售业绩增长增添了巨大的助力。
目前我们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步销售昆仑k2。
我们的销售部还在世界各地积极开拓。
等到下个月,昆仑手机销售范围将达到五十多个国家,甚至更多。
用户对昆仑k2手机的欢迎程度,以及智能手机市场需求,大大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现在,我可以肯定的说,智能手机将在未来两三年的时间内,彻底把功能机扫入历史的垃圾桶。
抓住这个机会,未来的昆仑工业就是90年代末的摩托罗拉和诺基亚。”
90年代末的摩托罗拉和诺基亚在手机和电信设备领域雄霸全球,市值分别达到2000亿美元和2000亿欧元。
相比之下,昆仑工业集团现在的总估值才刚刚超过500亿美元。
差距还比较大。
尤兵的汇报还在继续。
“目前富土康和比亚迪两大代工厂分别在以每周60万部和每周40万部的速度生产k2。
即便这两家公司已经开足马力,但随着智能手机越来越深入人心,市场不断扩大,未来极有可能出现缺货现象。
所以,我们的供应链管理水平仍然急待提高,跟各大销售平台的对接也需要迅速推进,争取把全球的销售数据都汇总到一个平台上。
把库存周期压缩到一个月,甚至更短……”
听完他的一系列销量汇报,会议室里安静极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k2,一定比k1更受欢迎。
但怎么也没想到这么受欢迎。
一个月的销量就已经追平了fx1去年的总销量。
即使考虑后续市场需求可能会出现疲软。
昆仑k1、k2加在一块儿,今年全年卖上千万部也是板上钉钉的事。
也就是说,徐良在前年昆仑fx1发布会上吹过的牛要实现了。
2008年昆仑手机真的能实现1000万部销量,并且占据全球1%手机市场份额。
想到这里,众人纷纷朝大老板投去了钦佩的目光。
不得不说。
被敬仰的感觉还是挺棒的,徐良很享受。
不过作为大老板,他必须要稳住。
不能失态。
所以。
在众人的关注下,徐良微笑道。
“还不错。”
“徐总,这可不是还不错,是太棒了。我们创造了一个了不得的奇迹。”尤兵激动道。
“尤总说的没错,放眼全球,翻遍手机发展史,也从来没有出现过崛起如此迅速的手机品牌。”李泽湘笑呵呵道。
“徐总从创业那天起,已经创造了太多奇迹。在他看来,手机这点成绩确实算得上还不错。”雷俊笑道。
听到这里,再想想大老板这些年取得的成就,众人释然了,也接受了。
徐良摆了摆手。
“其它不说。昆仑手机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
但占据了先发优势,还踩着苹果做营销,取得现在的成绩是很正常的。
什么时候,等昆仑手机的年销量达到5000万部、1亿部的时候,我们再来庆功。”
众人倒吸了口凉气。
诺基亚、摩托罗拉巅峰时期也没达到那么恐怖的销量。
大老板的要求也太高了。
“徐总,您放心,我们昆仑手机一定努力奋斗,争取早一天实现您的目标。”
徐良刚要勉励几句,尤兵却没给他开口的机会。
“根据威瑞森那边的反馈。
他们在美国多地的营业网点都出现了抢购昆仑k2的热潮。
而且销量最好的机型竟然是299美元的16gb机型,反而是售价便宜100美元的8gb机型没那么畅销。
现在看来,我们的定价彻底激活了大众的购买热情。
大量用户开始放弃功能机,尝试选择智能手机,行业红利非常大。
我想现在要是有一款跟昆仑k2和iphone3g差不多,甚至性能略差一点的智能手机推向市场,只要定价合理,销量应该都不会太差。
现在的智能手机行业,完全是一个躺着都可以捡钱的时代。
我们和苹果都忙着跑马圈地,矛盾和摩擦都少了很多。”
众人不由得笑了笑。
这就是行业处于蓝海时代的现实。
大家主要目的是抢地盘。
等什么时候地盘抢完了,开始抢对方地盘的时候,矛盾才会彻底激化。
徐良对此一点都不意外。
任何一个行业刚开始,都是草莽辈出,群雄争霸。
华强北的组装机卖遍全国。
直到竞争越来越激烈,没有技术底蕴的先出局,舍不得投资做研发的再出局。
最后只剩下三四家巨头才算稳定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