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部门主要是搜集全球范围内回报率较高,而且相对比较安全的企业债。
从05年开始,红岩在这个部门投资了160亿美元,平均年回报率8%左右,两年下来共计盈利26.6亿美元。
最后是战略投资部。
共工计划、祝融计划、帝江计划只是战略投资部旗下的重大投资行动,但战略投资部并不是只有这些超大型投资计划。
还有一些小规模的投资。
比如从05年开始的在石油、铁矿石、黄金期货等方面的投资。
红岩跟汉华的投资策略不一样,汉华是尽可能获得高回报,但红岩的投资策略是稳健。
在期货的投资规模始终控制在百亿美元左右,杠杆也始终只有一倍。
但06、07两年,能源产业大爆发,红岩也跟着赚了一波。
平均浮涨1.3倍。
算上杠杆,浮涨2.6倍。
一百亿,赚了260亿美元,赚麻了。
如果不是他害怕被次贷危机拖累,07年年中就平仓,还能赚的更多。
接下来就是共工计划的获利,虽然大部分徐良都分给了鸿蒙、泰华等公司,但还是给红岩留下了200亿美元。
最后是现金。
05年他跟索罗斯对决全球黄金市场,赢下来后获得了惊人收益。
那时候红岩旗下的现金流一度膨胀到771.75亿美元。
后面帮扶旗下企业,比如昆仑。
它并购格力空调、美菱冰箱,以及后期的研发资金基本都是红岩给的,前前后后,徐良拿了20亿美元。
再加上一些小规模的投资,比如房地产,以及给自己女人的钱等等,了5亿美元左右。
在扣除投资需要的本金。
比如投资能源期货的100亿美元本金,投资在艺术品、贵金属上的本金等等。
红岩账上的现金一直维持在400亿美元。
这些钱当然不会只躺在账户上,而是以隔夜拆借、国债投资为主,稳健而且有收益。
得益于美联储哐哐加息带来的利好。
隔夜拆借的利息也不断攀升。
两年时间里,基本能维持5%的利息。
算下来,给红岩带来了大约23亿美元的收入。
总体算下来,这两年汉华税前净赚790亿美元,税后收入632亿美元。
扣除贵金属、艺术品、薪水开支、企业投资等方面的开支,现在红岩的账户里躺着1200亿美元的现金,200亿美元【算上杠杆600亿美元】美国次债空头头寸。
价值50亿美元的艺术品。
价值130亿美元的稀土投资。
价值440亿美元的股权资产【以08年2月为准】
价值上千亿美元的企业资产。
再加上部分不动产。
截止08年2月底,红岩总计拥有3032亿美元的总资产,1200亿美元现金,零负债。
这还只是红岩,汉华拥有的资产也不逊色,但汉华的资产更庞杂,现在还没有整理完毕。
再加上不断抛售资产后,拥有千亿美元现金流的鸿蒙,以及拿到汉华巨额捐资的‘徐氏家族成员慈善基金会’。
徐良对自己5000亿美元净资产的估算好像有点保守了。
——
徐良数自己家产的时候,出乎意料得到了彼得·蒂尔的电话,考虑到对方的蒂尔基金是自己名下大号影子基金,给自己赚了几十亿美元,他也没拒绝。
不过地点在一家酒吧。
当徐良赶到这里的时候,彼得·蒂尔已经坐在二楼栏杆边上了,一边独酌一边欣赏楼下大舞台的歌舞表演。
“徐!”
彼得·蒂尔满脸笑容的起身,与徐良击了一下拳,招呼后者坐下。
“大家都说你赚大了。”彼得·蒂尔笑着道。
徐良微笑道:“你不是也赚了很多吗。”
蒂尔基金对冲基金部门作为红岩和汉华的影子基金,在次债中赚到钱后,彼得·蒂尔不满足于5%的分成,也开始学着他做空次债。
虽然他入场的时间晚,但也赚到了不少钱。
“我的那支基金已经全部完成清算了,这周之内会全部转到你们指定的海外账户。”
彼得·蒂尔给自己斟了一杯酒,仰头喝了一大口,随即道:“外界都以为蒂尔基金赚了140亿美元,其实大部分都是你的。”
怕他误解,彼得·蒂尔又赶忙补充道:“我这可不是在埋怨什么啊,相反,我要谢谢你。
跟在你们后面,我自己也赚了三十多亿美元。
同时,受益于这份业界拔尖的成绩,去年有多达上百亿美元的资金涌入蒂尔基金。
即使扣除你们那只规模达106亿美元的影子基金,蒂尔基金的资管规模也达到将近200亿美元了。
外界已经把蒂尔基金当做是今年全球十大对冲基金的有力竞争者!”
说到这,彼得·蒂尔摊了摊手,“说实话,资管规模暴涨,搞得我和团队都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投资了,这可真是幸福的烦恼。”
徐良笑了笑,彼得·蒂尔的蒂尔基金,两年前还只是一家管理10亿美元的风投基金。
在自己的张罗下才成立了对冲基金部门。
现在他自己进军对冲基金不过一年时间,资管规模在很短的时间内暴涨了近7倍,比当初自己募资的时候可容易多了。
不过表面看这是好事,但暴涨的基金规模,会对管理团队的能力和投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可不像自己拥有前世的记忆,闭着眼投资都能赚大钱。
而且因为资金量大了,变成了市场中的一只大鱼,过去的很多投资策略就失效了,公司上上下下都需要蜕变。
如果无法适应这种蜕变,那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市场上每年都有新基金崛起,可其中绝大多数都会在规模变大后泯然众人矣,市场上叱咤风云的永远是那些老牌基金,如桥水、德劭。
原因就在于此,给你钱也把握不住啊!
“需要进行一些变革,让公司维持住这个体量,不然就是划破天际的流星,虽然璀璨夺目,但存在的时间却很短暂。”徐良道。
彼得·蒂尔轻轻点头,“你说的很对。”
看了徐良几眼,彼得·蒂尔欲言又止,他很想问对方汉华接下来的投资策略,但涉及到这么高的机密,哪怕是朋友,也不方便随便打听。
他干脆抛砖引玉,说起了蒂尔基金接下来的投资大方向:“我接下来想投资美元和石油。”
徐良没有问具体的,“这是一个不错的方向,汉华接下来的方向应该还是老本行,股市和汇市。”
彼得·蒂尔很想再详细问问,可他看徐良所表达出来的态度,似乎不想深谈。
他对此表示理解,可心里难免还是会有些感到不舒服。
自己都抛砖引玉了,可对方还带有这么强的戒备心理。
而且自己又不是单方面的索取,会分享一些蒂尔基金搜集到的市场信息,双方互惠互利。
他觉得徐良变了,再也没有往日的大气与豪爽。
或者说,对方一直就没变,就拿这次做空次贷来说,对方摆明就是想借用蒂尔基金的名义去从事这种容易招致骂名的行动。
他们蒂尔基金的确从中获得了一些好处,但那也是应得的。
如果对方不留一手,早点分享更多关于次贷衍生品市场的调查报告,他们也不止才赚三十多亿美元了。
楼下歌声悦耳,可两人都没心情去听,都在心里算计着,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
徐良其实能猜到彼得·蒂尔会对自己有一些看法。
可他不在乎!
自己让蒂尔基金躺赢了一次,够意思了。
可对方的欲望沟壑难填,竟然还想打听他们的第二波行动。
一点分寸都没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