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不禁让李子轩措手不及,
更让本就趴倒在地的太孙党羽们,
此时更是恨不得把脑袋埋进土里了。
一个太监都为主子自杀殉葬了,
这些自诩为道德君子的文人大臣,难道不更应该为国捐躯吗?
可惜,
在场的一众臣子显然没有这个想法。
一时间,
这偌大的朝堂,却无一人敢吭出声来!!!
最后还是李子轩从手下接过一段龙纹黄绸,
慢慢地将其盖在了永昌帝的尸身之上。
那一刻,
李子轩的心情很是复杂,
哪怕两人在刚刚达成了一种无言的默契,
但毕竟永昌帝即将面临的可是死亡啊!
又有几人能在死亡的面前保持住那份冷静呢?
所以,他对于永昌帝的临死反扑有过很多设想。
谩骂?呵斥?
甚至冲过来给李子轩一刀?
但他唯独没想到,
到了最后,永昌帝居然用命给自己铺了路。
有了永昌帝临终前的那段话,
李子轩就是大秦先皇钦点的接班人,
名正言顺,无人可以动摇。
面对死亡时能有这样的胸襟,
李子轩只能说其不愧为一代帝皇!
于是李子轩对于底下这班蝇营狗苟的大臣们就更是看不起了,
不过李子轩自己现在还需要他们,
只好等着以后一个个的拉清单。
一片死寂中,
丞相赵杰又第一个打破僵局,高呼道:
“太孙此次带兵入宫所为乃是匡扶社稷,扫清朝堂奸佞,怎料贼子凶恶,竟害得先皇宾天!”
“所幸临终钦点太孙继承皇位,使我大秦江山社稷不至断了延续。”
“望殿下莫要辜负了先皇的殷殷期许,顺承大统,御宇天下。”
说到最后,赵杰居然眼含热泪,
一副李子轩不继承皇位,大秦就要亡国了的表情。
但毕竟李子轩是个要脸的人,三辞三让的典故他还是知道的。
于是李子轩立刻开口反驳:
“放肆,本殿下起兵靖难岂是为了皇位?”
“现在皇爷爷尸骨未寒,尔等居然劝进,难道是想让本殿下成那不孝子孙吗?”
话说的好听,可您倒是从龙椅旁边下来啊!
看到李子轩搁这装模作样,
一众太孙党羽瞬间心领神会,这是要开始走上位流程了。
于是继赵杰之后,
礼部尚书又站了出来,继续劝谏:
“臣等无能,出此祸事。殿下清君侧,靖国难乃大德大勇之举。”
“如此重担,皇族除殿下外可还有一人能承担之?”
“恳请殿下以江山社稷为重,大秦子民为重,嗣位成君!”
面对着礼部尚书,李子轩再次推脱,
说自己难担大任,况且太子尚在,按照礼法理应由太子继位。
哪知李子轩话音未落,
一条消息便传了过来,
“太子突闻先皇驾崩,激动之下竟一时中了风,现在已经无法下床,就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听闻这件事,
一帮公卿大臣可算是吓得半死,
太孙实在是太狠了!
于是群臣忙不迭地又是一番泣血劝进,
直到这时,李子轩才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下来。
群臣见状大喜过望,
齐声高呼:
“臣等拜见我大秦皇帝陛下,吾皇万年!大秦万年!”
是日,李子轩登基加冕,三万御林军传檄而定。
而永昌帝暗子蒋一尚则以私自调动军队的罪名被斩首示众。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