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读书人作乱,就算不杀,派几个兵头上去收拾就好了。五代十国这段时间里的将不是一流,文臣也不是一流,即便是君王都不算是一流。但五代的兵绝对是一流的。三五个人,就能打跑一群文士。但随着大周的制度政策越来越明确,制度落实的越发到位,大一统的兴盛气象已经显现。公然违法乱纪之事,已经少之又少。此消彼长,讲道理的士人自然就起来了。以至于传到了郭荣的耳中。郭荣将赵匡胤叫到御前,特地叮嘱他不许为难寇湘,也告诫他要约束军纪,不得纵容属下恣意妄为。赵匡胤心底苦,在罗幼度面前他还能叫几声委屈,可郭荣这里,却也委屈都不能叫,只能硬生生地憋着。这个亏吃得冤,吃得伤,吃得莫名其妙又无可奈何。最后罗彦瓌还特地来到赵匡胤面前,跪匐在地道:“都指挥使,您尽力了,别再为难自己了。王彦升这蠢货自作自受,怨不得任何人,相信他会理解的……”好嘛!连自己人都以为是他干的。赵匡胤强压下一脚踹过去的冲动,将罗彦瓌扶了起来。少了外力的干涉,寇湘处理起王彦升的案子就干净利落了许多。王彦升也得到了外界的情况,得知赵匡胤的无能为力,便如得了瘟病的公鸡,再也猖狂不起来。寇湘大笔一挥,将王彦升发配到了盐州定边充军。盐州定边东接榆延,西通甘凉,南邻环庆,北枕沙漠,土广边长,有三秦要塞之称,紧挨着定难军与北方党项族部,经常受到各种盗匪党项部落的袭扰。还别说,王彦升这货到了盐州定边,彻底释放了凶暴的天性。凭借一身出色的武艺,很快就当上了都头,然后解锁了全新的嗜好,就是吃人耳朵。他不是用刀将人耳朵切下来吃,而是硬生生地将人耳从人脑袋上扯下来,一边听着惨叫,一边闻着血腥,一边下酒吃。所有来犯的党项盗匪,但凡活着的都会受到这种额外酷刑。居然令得党项畏惧,不敢再骚扰边塞。不得不说这种暴徒恶人,就得丢到边陲是非之地,以恶制恶。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毕士元因祸得福,凭借此事展露的品德得到了窦禹钧的认可,将之收入门下。毕士元亦感慨世事无常,将自己名字中的元改为了安,从此以毕士安示人。受益最大的当属刚直不阿,备棺断案的寇湘。凭借刚硬的作风,得到了开封上下百姓的信任,就连郭荣都在朝会上点名赞扬,号召官员以他为榜样。汴京开封的百姓真要遇到大事,也敢报官了。当然平时受到些小委屈,也是以忍为主。终究是封建时代,很多事情是没办法的。但真到了忍不下去的时候,开封府就是那唯一的希望。这也是罗幼度将寇湘留在开封府的原因。只是就算是他也没有想到寇湘会干得那么出色。这日,罗幼度约见了全旭与张齐贤,打算早一点回家。赵普迈着轻快的步伐走来,手中拿着一份文书,先恭恭敬敬地行礼以后,将文书交给罗幼度道:“相公,这是工部给的名单,您看看是否对数。”罗幼度伸手接过,为了让宣威军更好地练习攻坚,他向朝廷申请了一批攻城器械,交由宣威军负责练习。这政治机构古今都差不多,很多事情能拖就拖,拖不住了才勉为其难地去办。罗幼度便让赵普去工部盯着,你不给我干,我就缠着你,烦着你。老子的官比你大,派去的人你赶不得也打不得,还得上茶伺候着。果然很有效果,只是几日工部就空出人手来了。扫了一眼,与申报的无误,罗幼度将文书还给赵普道:“让宣威军的兵士也帮着搭把手,尽快将器械造出来训练。”看着领命的赵普,罗幼度疑惑问道:“你这是家里有喜了?”他早就想问了,赵普最近心情似乎特别的好,仿佛老树生新芽,大有枯木逢春的感觉。赵普道:“回相公,没有喜事。只是诸事顺畅,莫名高兴。”有道理!罗幼度点了点头,他最近心情也挺不错的。当初特地给王彦升留了一个南门巡检使的位子,没想到这么快就暴雷了。还受到了一个神助攻,暴了个大雷。回到了罗府,不多时张进就领着全旭、张齐贤来到了宅邸。罗幼度在待客厅接见了三人。全旭是一位手足修长的汉子,身型并不显得壮实,但有一对很大很厚的双手。至于张齐贤则是一个年轻魁梧的胖子,居然跟张琼有得一比。不过相比张琼的黑胖,张齐贤这个胖就顺眼多了,白胖白胖的,还带着一张可爱的娃娃脸,人畜无害。罗幼度还真有点不敢相信,就这模样,敢挤在匪徒中间,大块朵颐,只能说人不可貌相。“见过罗相公!”三人都向罗幼度行礼问好。全旭的目光有些热烈。张齐贤倒是不惊不躁,有着不俗的气度。“坐吧,无须客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