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4章浓粥
然后钱庄的掌柜推开门走了进来,他的手中拿着一叠厚厚的簿册。
“大人。”掌柜站在几人的旁边,并没有坐下,他脸上带着笑,一本一本地从右到左列开这些簿册。
“这些记录着钱庄所有的银两以及可派用的人手,我们老爷先前便派人传来了消息,您过目这些之后可随意取用。”
裴期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可他旁边的杨明却内心惊讶。
在前去上京考试之前,他也是生活在这一带的,
自然知道这个钱庄发展有多快,势力有多大。
他脑子灵光,一下子猜出了裴期身边是谁有这样大的势力。
不是皇上便是太子。
但若是皇上,就没必要这样遮掩。
那答案便是后者。
没想到他们的关系居然已经好到了这样,
能够将钱庄的所有使用权全权交给裴期来使用了吗?
杨明暗暗从侧边看了一眼裴期。
他饱读圣贤书,两代天家恩宠,自古罕见。
而江通判此刻略带了些抱歉地对裴期说:“大人,先前是我误以为您……”
裴期摆了摆手,与太子关系太密,在此时他的动作里似乎也带了些对方的神韵,
“无妨,你且说说近日以来苏州真实近况如何?”
江通判只是刚听见这话便狠狠皱起了眉毛,他略微整理了一下思绪,然后又伸手拿起一旁的茶抿了几口。
“大人,虽然您方才从外边经过时看上去还算平和,可实际并非如此。”
“如今天气愈发的冷了,又连着下雨,百姓交了赋税之后,家中便没多少余粮,有些只能依靠官府施粥过活。”
“但就算这样,城内却仍旧有一批囤着米不肯卖出,只肯喊出高价的家伙。”
裴期摩挲了一下手边的茶杯。
“他们为何要囤米?”
“呵。”
江通判冷笑了一声,
“还不是为了卖出高价,官府也与他们里应外合,将朝廷的拨款五倍用于买他们手中的陈米。”
“您且猜猜最出人意料的是什么?”
江通判停顿了一下,又给自己续了一口茶,不等他问的人回答便说,
“那些商人手中的米,恰好与官府中报的大米损失一模一样。”
原来如此。
官府中的人将从百姓家中收来的米卖给商人,然后又用几倍的价格从商人手中买回来。
如此这般,左手倒右手,一瞬间便能将朝廷拨的款收入囊中,甚至还能在民间敛财。
说不定先前难以做平的那些账也因为这个缘故给解决了。
杨明是最先听懂的,他忍不住低声骂了句:
“无耻。”
趁着受灾在百姓的手中敛财,毫无人性,怎可配为一方的父母官?
“有没有办法拿到官府的账本?”杨明问。
江通判无奈地摇了摇头:
“如今知府对我戒备颇深,我无法接触到那些账本,更无法接触到那些事务,连先前为我们做账的人也全部被清理掉。”
杨明听闻,眉头紧锁,
“看来只有从那群商人身上下手。”
江通判听到这话更是微微叹了口气。
“那群商人并非普通商人,而是苏州世代发展出来的本地的豪强,他们根基深厚,手眼通天,又与官府勾结,根本没人奈何得了他们。”
杨明瞬间心下了然,怪不得他们刚到苏州便有人胆大包天对他们下手。
原来真的是从上至下铁板一块。
房间里,大家顿时陷入了沉默,几乎落针可闻。
裴期也低下头思索着。
忽然,他抬起头,手指快速敲击了一下桌面。
杨明注意到这边的动静,便转头看向裴期的侧脸,问:“裴兄,你可是想到了什么?”
其实他对于裴期能想出来什么点子不抱希望。
只是他的这个兄长一向不像他们这些人的想法,而擅长快刀斩乱麻。
说出来的东西会有什么启发也说不定。
裴期点点头,
“我在想如何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裴期停顿了一会儿,脑海里忽然模模糊糊浮现出一个点子来,
“如果能有办法让这些屯粮的人加倍付出银两,却钱粮两空呢?”
江通判看了他一眼,然后又无奈地叹了口气,
“大人,您的想法倒是新奇,只是要做到这点谈何容易?那些豪强精明,又与官府勾结,稍有风吹草动便全都知道了。”
但杨明却不这么想。
他觉得既然裴期这样的人都能直接说出口了,自然是想到了一个他认为可行的办法。
于是他抿了抿唇,目光有些坚定地看向裴期,说:
“裴兄,既然你都已经这么说了,一定是心里有了周全的计划。”
裴期倒是目光平静,回道:“谈不上周全,只是我在想,这些商人囤粮的缘故,只是因为他们笃定雨一直会下,若想办法让他们相信,雨不过几日便会停呢?”
一时间旁边两人陷入思考,若是让那些人相信了,那些粮商只怕会迫不及待短时间内低价将手中的粮全部抛售。
可这些雨下不下全在老天,什么时候停更是没有定数,到底该如何做到?
这时,江通判忽然想起了什么,他睁大了眼睛,忽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仔细上下打量了一眼裴期,然后说:
“大人,我倒是有个办法,只是需要您从旁配合。”
裴期也看向他:
“但说无妨。”
——
于是,在当晚,在苏州府最大的酒楼中的知府和他的同僚们便收到了一个消息。
前几日来到他们这边的那位钦差大人,放话出来,说要向所有的粮商买入粮食。
甚至还准备着手打造一个能在受灾时发挥作用的“善民堂”。
听到这个消息,这群官员本来还没有动静,直到其中有一个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我当这钦差有多大的本事,没想到还是那老套的办法。”
把粮买到手里面,然后呢?
分发给百姓?
那与他们原本的计划其实并无不同,只是钦差早一步将那些拨款花出去罢了。
这时,旁边有人说道:
“那钦差想得倒美,嘴上说着要买粮,可叫提价那么低,我看也并非真心。”
“更别提那善民堂的点子,简直贻笑大方。”
有人慢悠悠地从旁边拿起一杯酒喝进肚子里。
“说到底,草包就是草包装地再像还是草包。”
“啧啧啧,这位大人从徐州那儿搜刮的钱财指不定都要返还回来了,届时与那边的兄弟喝喝酒也是极好的。”
那林知府坐在众人中间先是不言语,直到别人声音实在太大,他才回答,
“你们几个也不要妄议钦差,好生等着就是,说不定咱们钦差就能干出什么大事呢。”
他面上和善严肃,嘴里说的话却不知为何,十分戏谑。
周围的人听了,放肆地大笑起来。
知府也跟着勾起了嘴角。
这时,酒意愈发浓了。
围成一圈站在这群官员身后的娇媚美人便款款走上来。
他们有男有女,外面是一层裘衣,可里面却穿得轻薄,薄薄一层若有似无的纱盖在滑腻的肌肤上。
这群官员在他们靠近时,便熟门熟路地将手放到了这些美人的胸前、腰间或是再下一点的地方。
这是这个地方最近才时兴起来的取暖方法。
叫一群长得不错的伎,喝了酒身上泛出热气的时候,便前后左右贴在恩客的身上,那暖意便可融融照至全身。
别误会,这项服务可是“只卖艺不卖身”的。
在这群人的眼里已经是相当好的一桩差事了,更别提是在这样吃不饱,穿不暖的受灾时候。
于是,酒楼里一群人奢侈到用人来取暖。
而酒楼外有百姓在雨棚前淋着大雨,手里拿着碗就为了领那点稀到不能再稀的粥。
——
这群人并不知道就在他们迷乱之时,苏州郊外悄然出现了一些人。
这些人脸上都戴着面罩,乍一看根本认不出来谁是谁。
只是为首的那人身量高,又宽肩窄腰,看上去气宇轩昂。
他们穿着朴素,却行动利落迅速,就在京郊搭了一个又一个的营地出来。
同时,一个传闻出现,说京郊突然出现的那位神秘人身上有仙法。
只要喝了他的符水便可药到病除,甚至能保人往后顺遂。
一开始并未有人信。
直到后来人群中出现一个走路都走不稳的男人。
他被旁边的女子扶着,一瘸一拐地走了过来。
灾荒年间大家都死马当活马医。
对于这里的所谓能除病的符水其实已经跃跃欲试。
于是他们纷纷围在了一起看那男人喝下符水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只见那男人走到营地前。
为首的那位神秘人拿出一张符纸,那张符纸便顷刻间在他的两指之间点燃。
随后那些灰烬如同长了眼睛一般准确地落入面前的碗中。
随后他轻轻晃动了一下碗,便出现了一碗灰色浓稠的“符水”。
那男人如获至宝般接过那碗符水,喝下之后他几乎是立即便面色好上不少,连走路都不需旁边的女人搀扶了。
村民见了,已经有胆大的凑了过来也讨要一碗符水。
神奇的是,每个人喝了之后便纷纷感觉精神头好上了不少。
到这时,便有一位蒙面的人,看准了时机对这些村民们说。
“我家主人说了,这雨下得虽大,可不过几日便会停,大家无须担心。”
村民们一愣,随后眼睛里爆发出巨大的希望来,
“太好了,这该死的大雨总算要停了。”
“太好了。”
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消息也很快进入了城内。
而戴着面具的裴期则进入营地后便接过旁人递来的那杯热水喝了。
旁边有一个蒙面的人问道:“大人,属下有些好奇,您是怎么做到让那些人喝下符水之后便好了不少的?”
竟然是冯五的声音。
旁边的杨明笑了,替裴期回答,“你仔细看看。”
这时冯五才几步走到了那煮“符水”的锅旁。
方才他没有留意,这时他伸出手仔细用勺子搅了一番。
他忽然注意到,这哪是什么“符水”?
锅里面咕嘟咕嘟冒着的,分明是掺了些草木灰的浓粥。
人饿了这么久,一碗浓粥下肚,可不就容光焕发的吗?
第65章赤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