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意识到王家后继无人的危机后,自然也能对元福和元禧狠下心来,这可是王家嫡支的两根独苗苗,必须要□□好。
“二叔是有真本事的人,元福和元禧能被他亲自教养,也是福气,其他人想得到二叔的指点,都没那个福分了。”王熙凤笑着说道。
“我倒是没什么,就是你父亲,这段时间有些不痛快。”王太太无所谓的说道。
只要王熙凤这个荣国府当家奶奶的位子坐得稳,她就不怕王仁等人不孝敬她。
“父亲会想通的。”王熙凤安慰道。
王太太没接嘴,从上次王仁选妻的时候,王太太就被王子胜给伤到了,如今她也就是和王子胜做做表面夫妻而已。毕竟她已经人老珠黄,而王子胜也将主要精神放在了身边那两个貌美如花的通房丫鬟上。
就这么凑合着过呗。
第150章姥姥来了
等王太太离开后,晴雯走进来禀告道:“奶奶,兰姨娘求见。”
“让她进来。”王熙凤换了一个姿势继续躺在火炕上。
兰姨娘走进来,对王熙凤行了一礼,等王熙凤叫起后,才起身。
“你不去伺候二爷,来我这儿做什么?”王熙凤问道。
“是二爷让我来的,听说王家大太太来了,所以让我过来看看,奶奶这边是不是有事。”兰姨娘老实说道。
王熙凤闻言轻笑道:“我能有什么事呀,不过是问问薛表弟的情况,你回去好好伺候二爷,等我们都康复了,我自有赏赐。”
“是!”兰姨娘福身应道。
王熙凤又随口关心了贾琏几句,然后就将兰姨娘打发走了。
没过多久,守门的晴雯又走进来禀告道:“奶奶,陈松家的求见。”
“今儿是怎么了,怎么一个皆一个的来。”王熙凤奇道:“叫她进来。”
晴雯忙请陈松家的进去。
“什么事呀!”王熙凤问道。
陈松家的行了一礼后,笑着说道:“奶奶,三年前来拜访过您的那位刘姥姥听说了咱们府上的事后,连忙来了城里,想要进府来看望您。”
“刘姥姥来了?”王熙凤闻言一愣,所有笑着说道:“她既来了,也算是有心,快去请进来。”
“是!”陈松家的应道,随后将刘姥姥给请了进来。
这次比不得上次来打秋风,所以刘姥姥是一个人来的。
“姥姥,这几年不见,您老还是这么有精神。”王熙凤笑着说道。
刘姥姥上下打量了王熙凤一番,见王熙凤容颜依旧,这次双手合十,念了一声“阿弥陀佛”,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王熙凤重生[红楼]》 140-160(第14/25页)
后才说道:“我听人说了贵府的事情,吓了一大跳,连忙来了城里。如今见奶奶没事,我也就放心了。”
说着又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原本是准备等个丰年,在来看望奶奶,也好摘些瓜果、菜蔬给奶奶尝个鲜。
这会儿三月,地里也没什么好的,只那山间的野菜瞧着还水嫩,我特意摘了两娄,这就吃个野意儿,也算是我们的穷心。”
“姥姥你有心了,也费心了,鸳鸯快去让厨房收拾,等会儿给各房都添上一道菜。”王熙凤吩咐完了,才看向刘姥姥笑着说道:“我们家厨房买的,反而不如你们的新鲜,我正吃腻了他们买的那些玩意,翻来覆去都是那几样。”
“奶奶不嫌弃就行。”刘姥姥也笑着说道。
王熙凤闻言笑着说道:“这可是姥姥你的一片心意,我怎么会嫌弃。”顿了顿王熙凤说道:“这会儿天色也快暗了,姥姥不如留下来住一晚,等明儿在回去?”
“这……”刘姥姥有些踟蹰。
“让您一个人回去,我也不放心,半路上要是出了什么事,那反倒是我的不是了。要是等送您回去了,马车在回来,时间也太晚了。”王熙凤劝道:“府上都是现成的客房,便宜极了。”
刘姥姥听见王熙凤这么说,知道她是真心留自己,便笑着说道:“那就呈奶奶的情,我就厚脸皮在府上住一晚。”
王熙凤忙让鸳鸯领着人去收拾,虽说客房是现成的,不过还是需要去将被褥等东西添置上。
刘姥姥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又开得起玩笑,王熙凤和她聊天比和其他人聊天都轻松愉快,两人说着说着就到了饭点。
王熙凤这才让鸳鸯带着刘姥姥去客房,又吩咐厨房备上一桌好菜送去客房。
停丧期间王熙凤是不能沾荤的,但刘姥姥是客人,可以吃荤,两人的饭菜自然最好分开。
等刘姥姥离开后,王熙凤对着喜鹊吩咐道:“去将老太太那些还没上过身的衣服找出来,反正那些衣服衣服以后也没人穿了,放着也是白占箱子,正好给刘姥姥拿起穿。”
作为荣国府的老封君,贾母的衣服根本就穿不完。而像荣国府这样的人家,那些衣服邢夫人也不会拿过去穿。
最后的处理方法,绝大多数都是烧了,或者是装在箱子了,当陪葬品,埋入贾母的墓中。
还不都给刘姥姥。
那些衣服的质量,都很不错。
“是!”喜鹊应了下来,随后就领着两个小丫鬟去了荣庆堂正房。
和贾母身前的大丫鬟琥珀玻璃等人说了王熙凤的话后,几人也没敢阻拦,反而是帮着喜鹊一起清点起来。
能在贾母身边混成大丫鬟,都是丫鬟里的人精,她们自然明白如今这府上谁说了算,自然不敢违背王熙凤的话。
贾母的衣服不少,几个人一起清点到晚上,快到王熙凤睡下的时候,喜鹊才拿着几张纸回来复命。
“奶奶,这是我和琥珀等人清点出来的老太太没有上过身的衣服,还请奶奶示下。”喜鹊说道。
王熙凤闻言有些奇怪,让她示什么下呀!接过来一看,王熙凤顿时明白了,这上面可有好几件上好皮料的氅衣和斗篷,有些是连王熙凤都没有的好东西,这些玩意喜鹊她们可不敢直接都给了刘姥姥。
乌云豹、凫靥裘、白狐皮、大毛黑灰鼠……
王熙凤想了想说道:“就给刘姥姥一件银鼠皮的,其他的都收起来。”顿了顿王熙凤说道:“收到公库里。”
贾母的东西有些真的很好,连皇宫里都没有怎么见过。
但皮料太好了,给刘姥姥反而不合适。
但偏偏在荣国府这种上层人家,氅衣和斗篷一般都会用最好的皮料布料,这样才够保暖,不用在里面多穿几件。
又看了看上面写着的衣服,也有几件不合适,王熙凤也都让喜鹊拿出来。
像那些外衣上面还绣着珍珠的衣服,拿给刘姥姥怕是要引祸。
得了王熙凤的话后,喜鹊重新忙活去了。
另外一边,鸳鸯伺候刘姥姥吃完晚饭后,又伺候刘姥姥去洗了澡,从喜鹊那里接过一身贾母没上过身的衣服给刘姥姥换上,见刘姥姥睡下后,这才离开。
“奶奶,姥姥已经睡下了。”鸳鸯走进来禀告道。
“嗯,明儿等姥姥睡醒,用完早饭后,你再去请她过来。”王熙凤吩咐道。
“是!”
第151章读书上进
王熙凤想了想又说道:“你等会儿去吩咐厨房,要他们明儿一早就做些耐放的点心,装上两大盒,还有蜜饯干果之类的也装上两大盒,还有过年时候准备的我们还没有吃完的腊肉腌菜,都给装上一些,让姥姥明儿带走。”
“是!”鸳鸯应了下来。
想了想王熙凤又吩咐喜鹊“明儿一大早,你去我私库,称两百两银子给我。”
“是!”喜鹊也应了下来。
随后王熙凤才睡下。
第二天,等刘姥姥起床用了早饭后,鸳鸯才领着刘姥姥过来。
王熙凤见刘姥姥走进来,笑着问道:“姥姥昨晚可睡得香,饭菜可合胃口?”
“劳奶奶挂念,我吃得香睡得好。”刘姥姥笑着说道。
王熙凤闻言笑着说道:“府上如今事多,三月春耕也忙,我也不留姥姥你多住,等我们府上出了孝,姥姥记得一定要再来。”
刘姥姥笑着说道:“奶奶只要不嫌我粗鄙,我定当会再来拜访。”
“奶奶说得这是什么话,谁祖上不是滚黄土浆出身。您老又大智慧,和您说话,我可是受益良多。”王熙凤笑着说道。
“奶奶说笑了,我能有什么大智慧,不过是实话实说吧了。”刘姥姥害臊的说道。
王熙凤闻言笑了“我就喜欢和姥姥您说话。”
说了一会儿话后,刘姥姥就要告辞离开。
王熙凤闻言说道:“姥姥你在等会儿,我让人给你收拾了些东西,等会儿你带回去,好歹是我的一些心意。”
“奶奶说那里话?奶奶给我的东西都是上好的,只是我怪臊的,收了又不好,不收又辜负了奶奶的心。”刘姥姥怪不好意思的,来一趟就带那么多东西走,好似真的来打秋风的。
王熙凤笑着说道:“咱们都是自家人,说这些做什么,你若是有心,等府上出孝后,你可记得一定要来就是。”说着又从身边取出四个荷包来递给刘姥姥。
“这里面装着两百两银子,姥姥你拿去置几亩地,再让板儿去私塾读书,咱们这样的人家,都舍不得孩子吃苦,去边关战场拼命挣功劳,可也得读书上进,未来才有出息不是。”王熙凤说道。
刘姥姥闻言眼眶顿时红了,她如何不知道农耕人家如今最能翻身的路子,就是读书考科举,哪怕是只考上秀才,也能靠着识字这个优势在十里八乡日子过得相对滋润一些(给别人写书信、写对联、取名字、给孩子启蒙等)。
可家里连饭都吃不饱了,哪里还有钱供板儿读书。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王熙凤重生[红楼]》 140-160(第15/25页)
“收下吧!”王熙凤把荷包塞到刘姥姥手里。
刘姥姥对着王熙凤千恩万谢。
王熙凤笑着说道:“若是板儿读书有天赋,还可以进贾家的族学,不过要进去得先考试,板儿若是书读得不错,姥姥你只管带他来一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王熙凤对刘姥姥的确很是感激,但也不可能救助她家一辈子吧。
与其每次刘姥姥上门来,王熙凤给救助,还不如让刘姥姥家自己立起来。
但对王熙凤有恩的是刘姥姥,而不是祖上和王家连了宗的王狗儿。
而且就王狗儿那种遇见事,只知道在家里气恼,而没有实际行动的人,王熙凤也瞧不上他。
再说了,王家旁支,王熙凤都没有主动去拉一把,突然要去拉王狗儿一把,这会让人起疑的。
因此比起王狗儿,王熙凤觉得如今年纪还小的板儿更有培养价值。
两百两银子,刘姥姥要是经营得好,板儿读书的花费就不愁了,等过几年后,能看得出板儿读书的资质后,再做进一步的打算也不错。
天赋好,王熙凤给了路子,直接来贾家进族学,免学费不说,还包吃包学习用品的费用。要是天赋不好,没读书的天赋,就直接止损,做些小生意也不错。
“谢奶奶,奶奶如此为我们着想,我真是,我真是不知道应该怎么感激奶奶才是。”刘姥姥通红着眼睛一脸感激的说道。
王熙凤闻言在心里想道【是我要感谢刘姥姥你,上辈子将巧姐救出水火之中。】
“你要是有心,到年下,你只管把你们晒的那个灰条菜干子和豇豆、扁豆、茄子、葫芦条儿各样干菜带些来。我们这里上上下下都爱吃这个,别的一概不要,别罔费了心。”王熙凤笑着说道。
刘姥姥千恩万谢的答应了。
正好这个时候鸳鸯也走了进来,汇报道:“奶奶,给姥姥的东西已经准备好了,放在了马车上。”
刘姥姥闻言忙起身告辞。
王熙凤也不留她,只是吩咐鸳鸯好好送送刘姥姥。
等刘姥姥看见马车上的东西,眼睛又红了,拉着鸳鸯的手,有对王熙凤千恩万谢了一番后,才上了马车,回去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贾母等人的丧事办完。
贾琏和王熙凤也已经调理了一个多月,能下床了,便搬回了自己的院子。
因为守孝的缘故,贾琏没搬进王熙凤的院子,而是搬进了自己的书房。
随后整个荣国府都闭门不出,开始守孝。
贾家是在守孝,可贾家以外的人,依然在生活。
宫里面何昭容难产,折腾了两天好不容易生下一子来,却立马夭折,何昭容伤心不已。
而薛家那边,因为薛蟠被打伤了,也要养伤,薛姨妈又没什么大本事。
如今贾探春还没嫁过去,因为薛宝钗在后宫的缘故,王家也不好直接插手薛家的家务事。
所以薛姨妈想了想,写信叫薛蝌和薛宝琴入京,想让薛蝌帮忙处理一些必须要男主人出面的事情。
而薛蝌也想依靠大房,依靠在宫里面的薛宝钗,将妹妹和梅翰林家的婚事彻底定下,自然欣然同意。
在贾家守孝后不久,薛蝌和薛宝琴就从金陵乘船到了京城。
到了五月的时候,贾迎春生下了一个儿子,让袁云高兴得不行。
不过贾迎春身上还有孝期,因此袁家并没有大办,只是请上三五好友乐呵了一天。
荣国府虽然在守孝,但也派人送了一份贺礼过去。
第152章悠悠三年
贾迎春生下孩子后,又过了一个月,宫里传来喜讯,薛宝钗诞下了一女。
虽然是女儿,让王子腾等人有些失望。
可这却是如今皇上唯一活着的女儿,皇上对其宝贝不已,当场就晋了薛宝钗的位分,将其晋封为正二品修容。
这事又让王子腾脸色好看了许多。
毕竟薛宝钗还年轻,既然能生出女儿来,自然也能生出儿子。
贾家因为在守孝,所以并没有参与进薛宝钗喜得一女的喜事里,当然贺礼还是派人送了过去。
又过了三个月,邢岫烟出嫁。
随后是史湘云定亲。
并不是上辈子的卫若兰。
毕竟这辈子史鼐可是补上了肥缺任着江宁织造,史鼎也在两年前补上了京营里的官职。
可比上辈子只有一门双候的门第,其实一点实权都没有,强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自然卫若兰就配不上史湘云了。
到底史湘云可是史家这一辈的嫡长女,又是父母双亡,史鼐和史鼎哪怕就是为了自己的脸面,也不能把史湘云嫁差了。
更何况他们两还有自己的亲生女儿了,这长姐要是嫁不好,底下妹妹的婚事可都不好说了。
史家给史湘云定下来的是史家的世家,西南总督的儿子吴斌。
没办法,史湘云虽说是世家的嫡长女,可问题是史鼐的嫡长女也就比史湘云小一岁。
这就有些那啥了……
愿意和史家结亲的,人家更愿意娶史鼐的嫡长女,而不是史湘云这个孤女。
可偏偏史湘云的婚事档次又不能降低。
所以……
只能找不在京城的人家。
不在京城,对方对史家的需求就要多一些,也就不会那么在意是史湘云还是史鼎嫡长女的区别。
主要是史家嫡支嫡女就行了。
哦,忘了说,林黛玉在刚满十三岁,也就是去年的时候就已经定亲了。
贾□□要是以防贾母真宠爱贾宝玉昏了头,提出亲上加亲的话来,但这事她肯定不会同意,因此林黛玉刚刚满了十三岁,贾敏就立马给她定了亲,以免贾母开口,免得到时候连母女都做不成。
不过和史家不一样,林如海给林黛玉找的夫婿是林家的世交,书香门第曾家。
说起来如今也就贾惜春还没有着落。
不过尤氏已经给她相看起来。
主要是亲朋好友人家的姑娘,都是十三岁就定下了亲事,尤氏自然不能让贾惜春落后于人。
贾母等人的孝,宁国府这边只需要守三个月而已,早就出孝了。
贾惜春原本是想要跟着荣国府的人守孝三年的,但被王熙凤和贾探春劝回了宁国府。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年纪正好的时候不定下来,等年纪大了,就不好找人家了,那些没定亲的都是别人挑剩下的,如何配得上宁国府的嫡长女。
再加上尤氏和贾蔷的身份又有些尴尬,真说起来贾惜春才是最正宗的宁国府嫡支,两人都不想让别人说闲话,自然要使出浑身解数给贾惜春找个好的。
最后宁国府给贾惜春定下来的是永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王熙凤重生[红楼]》 140-160(第16/25页)
公主的嫡长子王忠。
永昌公主是太上皇最小的女儿,平日里极得太上皇的疼爱,皇上对这个幼妹也十分喜欢。
永昌公主下嫁的王家和贾家是世交,不是王熙凤的娘家,对方是子爵府,和贾代善当年有一起在战场上的交情,属于勋贵的一员。
值得注意的是,永昌驸马的一位旁支堂妹,当年去参加选秀被指给了十皇子,也就是现在的皇上,只不过这位王婕妤在后宫并不受宠。
上辈子以贾家的情况,自然不可能和永昌公主和王家联姻,不过这辈子多了一个王熙凤,那就不一样了。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贾家和王家可算得上是门当户对。
至于永昌公主的儿子娶了贾惜春,贾惜春叫宝姐姐的薛宝钗给永昌公主的哥哥做了小妾,这其中的辈分问题,皇家一向都不讲究这个。
年底,又迎来了两件喜事,王子腾升九省都检点,史鼎补授兵部尚书。
王熙凤接到消息后,叹了一口气,随后派人送去了贺礼。
表面上看这是在升官,可实际上这是在继续架空王子腾和史鼎。
这两个位子,怎么说了,在和平时期,也就比纯粹的虚职稍微能多那么一点点的权利,但还得不到全权实职的程度,就更不要说实权了。
只有到了战争时期,在京城外的九省都检点和兵部尚书才有很大的实权,而和平时代在京城的九省都检点和兵部尚书差不多就是摆件一般的存在。
好在无论是王子腾还是史鼎对此都有心理准备,皇上怎么可能放任京营和禁卫军不管了?那肯定是要安插自己的人进去。
只不过皇上之前是低估了贾史王三家在京营和禁卫军的影响力,而现在就又有些高估了贾史王三家的影响力。
皇上继位都这么多年了,地位一天比一天稳固,底下的人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首领高喊一声反皇上,底下的人就会盲目的跟着首领一起反呀!
只不过,咋说了,皇上现在的宠妃不是薛宝钗嘛,而且还平安生下了一女来。
所以在不少人眼里,四大家族如今是站在皇上这边的,跟着四大家族能在改朝的时候平稳度过,而且还能有前途。
所谓做生不如做熟,既然四大家族有前途,那京营和禁卫军里面的不少人都愿意继续跟着四大家族走,毕竟之前四大家族可没有亏待过他们。
翻了年,三月贾敏等人出孝。
林家给林黛玉补办了及笄礼,准备五月出嫁。
只是没想到四月初,宫里面的甄贵太妃突然薨了,太上皇到底没死,皇上就算再看甄贵太妃不顺眼,也只能按照宫规给她举办丧礼。
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内不得婚嫁。
林家虽然没有爵位,可却有官位,也得守一年的孝。
只能将婚事延迟,这没办法,人算不如天算。
按照规矩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哭灵,不过现在荣国府还守着孝,就不用进宫了,以免冲撞。
但宁国府的尤氏却跑不掉,好在贾惜春在王熙凤这里学过管家,管起宁国府来也像模像样,尤氏就暂时将家务事交给了贾惜春。
尤氏接下来却忙得差点断腿,因为五月底,城外修道的贾敬吃了金丹去逝了。
得,宁国府这下子也要守三年孝的。
按照辈分来说,贾蔷的确不需要收三年,可他是继承人,所以也必须要守三年。
因为贾敬去逝了,宁国府一家办不开丧礼,荣国府也只能将大门打开,帮着宁国府举办丧礼。
如此又是一年过去。
好不容易过了甄贵太妃的孝期,林家和曾家,赶紧举办了婚事,免得宫里再出什么大事。
毕竟在甄贵太妃去逝后,太上皇就病了,陆陆续续的持续一年了,也不见根治。
不少人心里都隐隐约约有了大胆的想法,但没人敢说出来。
林家和曾家也是如此,万一,万一太上皇驾崩了,国孝可又是一年。
女孩子能有几个一年耽误呀!
事实上,如林家曾家这么想得人家不止一家,京城这段时间可着实办了好几场婚事。
王子腾也是这样的想法,五月中就将自己的女儿王鸾凤嫁到了史家,两家举办了婚礼。
而王子腾的想法又影响到了薛姨妈,虽说如今有了薛蝌,薛家的生意有人管了。
但薛姨妈没办法完全相信薛蝌,所以还没等荣国府出孝,她就派人找上王熙凤商量薛蟠和贾探春的婚事。
要说“马道婆诅咒荣国府”事件里,谁是大赢家?
贾探春绝对能算的上一个!
在那么混乱的情况下,贾探春表现得可谓是非常好,虽说有狐假虎威的成分在,但也管住了荣国府上上下下。
至少薛姨妈是充分的认可了贾探春的管家能力。
薛姨妈不是一个恶婆婆,对管家的事情也的确不怎么擅长,不然也薛家的那些下人也不会那么喜欢赌了。
连薛宝钗的贴身丫鬟莺儿也沾上了赌,而且还那么有主意,极力的撮合贾宝玉和自己姑娘。
别说莺儿是为了薛宝钗好,一个丫鬟操心起主子的婚事来,简直就是反天了。
可别被某些戏文里,那些给男女主角当红娘的丫鬟,给洗脑了。
这简直就是伤风败俗的行为。
说起来,王家,乃至于王家姑娘生下来的孩子,一个个的都不怎么会管教丫鬟。
一个个的心里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一个比一个主意大。
这哪是丫鬟呀,明明一个个的都是小姐。
一个真正合格的丫鬟,那是不能有自己的小心思的,主子吩咐什么就做什么,才是好丫鬟。
随着年纪大了,薛姨妈又要操心薛蟠的事,又要替宫里的薛宝钗担忧,跪在佛堂给薛宝钗祈福,是越发没精神管家务了。
眼瞧着荣国府出孝后,贾探春的年纪也到了,薛姨妈就想让薛蟠早点将贾探春娶回来,自己也就不用这么累了。
第153章探春出嫁
因为如今荣国府掌家的人是王熙凤,是薛姨妈的内侄女,薛姨妈也就直接派人过来明说了。
王熙凤对此倒也没什么意见,薛姨妈想要早点让薛蟠将贾探春娶回家,那就早点办婚事吧。
反正薛蟠也养好了身子,早成亲也不会有什么“冲喜”的说法。
不过在怎么早,荣国府的档次可不能掉。
至于宁国府那边还在守孝。
这也没办法,薛蟠今年都二十一岁了,贾探春也十六岁了,不能在耽误下去了。
硬要等宁国府出孝,再举办婚事,这也太难为人了。
而长达几乎几十年的日子里,荣宁两府都是荣国府当领头羊,都是荣国府说什么,宁国府就附和什么。所以这事,荣国府的人习以为常的没怎么考虑宁国府那边的想法。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王熙凤重生[红楼]》 140-160(第17/25页)
双方又查了一下日历,敲定了十月中旬的一个吉日。
七月底,荣国府守满二十七个月的孝,举办了出孝宴,然后宣布正式出孝。
在出孝的第二天,贾琏就被皇上一旨给叉回了户部,继续当着正五品户部郎中。
虽然王熙凤是觉得贾琏是被皇上给叉回户部的,但在外人眼里,这可是无上荣光。
要知道你守孝后,你的职位是会被人填补的,等你守孝完后,对方也不会让出来。
一般官员出孝后,都会上一本奏折给皇上,表明自己出孝了,可以继续为皇上效忠。
如果皇上还记得你,那么很快就能补上官位,如果皇上不记得你了,那就慢慢等吏部安排吧,有些人补一辈子的缺也没补上。
贾琏能如此迅速的补上官位,这可不是无上荣光嘛。
出孝后,王熙凤先去王家史家走动了一番,宣告自己出孝了,重新进入京城的社交圈。
然后就积极筹备贾探春的大婚仪式。
其实要准备的东西不多,贾家又不是皇家,嫁女的家具得去量了男方和公主府的尺寸后,再做。
贾探春也不值得王熙凤费那么大的心思,直接买现成的就行了。
之所以要距离两个半月后才出嫁,除了吉日问题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嫁衣。
的确是有成品的嫁衣,但那不符合荣国府的档次。
嫁衣这玩意,可比家具更重要。
家具可以买现成的,大家都能理解,可嫁衣买现成的就不行了,哪怕再干赶时间,也要修改一下,弄一些自己的花样上去。
如果时间不那么赶,其实以荣国府的档次,嫁衣是要按照贾探春的身材量身定做的。
不过这不赶时间嘛,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刺绣,只能改了。
至于其他的,家具、箱子等都买现成的,古董字画陈设之类的贾家库房里都有。也就首饰,有些需要炸一炸翻新一下,然后再做几件新花样的,还有衣服要在做几件新的出来。
王熙凤都操办了两次婚事了,对此轻车熟路,贾探春的嫁妆比起贾迎春的又要少了不少。
毕竟贾迎春是大房的姑娘,嫁的又是官宦之家。而贾探春是二房的姑娘,嫁的是皇商薛家。
哪怕贾探春记在了王夫人的名下成为了嫡女,也是不一样的。
但贾探春的嫁妆也在同等人家庶女的嫁妆之上。
王熙凤又做主,从库房里王夫人的嫁妆中取出了一部分来,给贾探春添妆,然后她这边除了明面上的添妆后,王熙凤私底下又给了贾探春一千两银子,让她好好收着。
把贾探春感动的不行,又祈求王熙凤照顾贾环,王熙凤自然也应了下来。
要说十月份的确是一个好月份。
贾探春还没出嫁了,林家就传来了一个好消息,林黛玉有了,怀上了。
这让一直担心自己女儿身子娇弱,子嗣是一件大问题的贾敏松了一口气,然后欢天喜地的让人带着贺礼和补品去了曾家。
十月十一日,大吉,是贾探春出嫁的日子。
这一天一大早,王熙凤就和邢夫人、尤氏一起招呼前来道喜的客人。
“恭喜恭喜。”一位贵妇笑着说道。
王熙凤忙笑着说道:“多谢,快请进。”
等时间差不多了,王熙凤去了贾探春的屋子。
“可打扮好了?”王熙凤走进来问道。
“二嫂子,三姐姐已经打扮好了。”史湘云笑着说道:“可漂亮了,可惜我不是男儿身,不然肯定娶了三姐姐。”
王熙凤闻言点了点史湘云的额头“你马上就要嫁人了,怎么还这么顽皮。”
“我不想嫁人!”史湘云嘟着嘴说道。
此话一出,屋子里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王熙凤见状连忙笑着说道:“哪有姑娘家不嫁人的,我看你看见三妹妹穿上了嫁衣,你心里想着的是自己穿上嫁衣,要出嫁,舍不得亲人了吧。”
史湘云可不傻,就是有些心直口快,有些时候话没过脑子就说了出去,事后才反应过来得罪了人。
这一次也不例外,听了王熙凤的话也意识到了自己不该在这里说那话,连忙笑着说道:“二嫂子别笑话我了。”
“放心,我今儿不笑话了,等再过段时间,你出嫁的时候我在笑话你。”王熙凤笑着说道,然后就越过史湘云,走向贾探春,关心询问。
史湘云见屋子里众人的注意力又集中在了贾探春身上,这才吐了吐舌头,满脸的庆幸。
她刚刚是有感而发,但却没有想要破坏贾探春婚礼的意思。
她是真不想嫁人,一方面是因为见多了姑娘嫁人后,在夫家的身不由己。另外一方面,也是对自己夫婿有些不满。
虽说吴斌并没有随他父亲去西南,而是留在京城孝顺祖母,并不需要跋山涉水嫁去西南那边,可……听说对方是一个五大三粗的武人。
别看史湘云出身史家,史家也是武将勋贵之家,可这世道还是文质彬彬的如玉君子更讨人喜欢一些。
再加上史湘云小时候又遇见了贾宝玉,贾宝玉可能什么都不行,但那张皮囊却是非常好看的,史湘云就难免有些……
眼瞧着十月底自己就要嫁到吴家去,史湘云这会儿见到贾探春出嫁,怎么可能心里没电波动。
只是贾宝玉已经去逝了,而这年头又讲究一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要说史鼐和史鼎也没亏待史湘云,吴家也是上上等人家,吴斌是嫡长子,而且自己本身也算是有出息的已经补上了三等侍卫。
可以说,横向对比勋贵之家,吴斌完全能称得上抢手货。
若不是史鼐和史鼎这辈子都补上了实职,其中史鼐更是有实权的肥缺之位,人家吴家也不会和史家结亲了。
有出息的男儿,在什么时候都不缺亲事。
王熙凤没有管史湘云的那些小姑娘的小心思,只是按照习俗,和贾探春说了些话。
等到吉日的时候,贾探春被盖上了红盖头,然后被贾琏背着送上了花轿。
接下来的事情,王熙凤就只能听下人转述了,而且即便是听下人转述,也得等之后,她还得先招待来荣国府的客人。
等忙完,已经是晚上了,王熙凤听了几句后,就让人退下了。
没什么特别的,和其他府上的迎亲相差无几。
***
等贾探春出嫁后,十月底史湘云也嫁入吴家。
大家都觉得太上皇没几天可活了,因此能大婚的,都赶紧大婚了。
一来是担心守孝,二来也是担心太上皇死后皇上玩清算,来个一朝天子一朝臣,结亲后多一门姻亲,说不一定就是关键时候的活路。
谁都知道皇上自己当家做主后,肯定会对朝堂进行清洗。
可清洗这事也是有说法的,有些皇帝就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王熙凤重生[红楼]》 140-160(第18/25页)
清洗自己的政敌。而有些皇帝就借着这事放大清洗范围,不单单是自己的政敌,那些自己看不顺眼尸位素餐的官员,也会被清算。
嗯,后面这种情况,因为打击面积太广而翻车的皇帝历史上也不少。
在不确定皇上要清洗的范围的时候,多给自家找一条后路,并不是什么坏事。
当然这是已经定下了婚事的人,而那些没定下婚事的人,此时此刻都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万一自己家倒霉了,女儿尚未定婚,可就要跟着自己家一起倒霉,而如果女儿定婚了,那就是夫家的人,出嫁女是不会因为娘家的罪受到责罚的。
因此许多心里有鬼的人家又想要给自己女儿定下婚姻,可别人也有顾虑呀!
万一,万一给自己儿子女儿定下的人家,在之后皇上清洗的过程中,倒霉了,怎么办?
悔婚?
上层阶级悔婚,要付出的代价可是很大的。名声直接就被毁了一大半。
虽然大家内心都很理解这种行为,可表面上却是要绝对鄙视这种落井下石的事。
因为大家更喜欢看到的是雪中送炭的故事。
那结亲?
这不是成为皇上的眼中钉肉中刺吗?
所以这段时间,京城婚姻市场可谓是一地鸡毛。
这个时候贾家的人都庆幸,已经给贾惜春定好了婚事,就等着她出孝后就成亲。
王熙凤坐在荣国府里吃瓜看戏,就在京城各家纷纷扰扰的情况下,时间过得飞快,又过了一年。
第154章入宫朝贺
又是一年大年初一,王熙凤梳妆打扮后穿上一品诰命夫人的服饰,进宫朝贺。
这不是王熙凤第一次进宫朝贺,但是却是第一次她自己一个人进宫朝贺,好在不是第一次,按部就班,一个人王熙凤也没出什么岔子。
进了栖凤宫,王熙凤先走到皇后娘娘的宝座面前,跪下磕头行礼,得了皇后娘娘的应允后,才起身,由女官领着,坐到了自己的位子上。
抬头一看,就见对面左上方向坐着一个熟人,正是薛宝钗。
已经是正二品修容的她,身为九嫔,一宫之主,自然有资格出席这种场合。
恰巧刚刚王熙凤一进来,薛宝钗就注意到了她,目光一直落在王熙凤的身上。
这会儿王熙凤看过来,两人的目光对上了,随后相视一笑,默契尽在不言中。
两人的这番举动自然被某些人看在眼里。
坐在薛宝钗旁边的李修媛见状,就有些嫉妒和找事的说道:“修容姐姐和贾夫人感情可真好,看得妹妹我羡慕不已。”
一个皇商之女,不但得宠,有幸怀上龙嗣,还骑到了她的头上去,作为名门世家的李修媛自然是不服气的。
薛宝钗能忍,可不代表她好欺负,闻言薛宝钗笑着说道:“修媛妹妹说笑了,都是姐们,谁和自家姐妹感情不好了?”
哪怕有感情不好的,也不可能摆到明面上来说。
但有些事情,如果太过明显,自然会传出一些流言蜚语来。
恰巧,李修媛曾经就被传过,和家里的庶妹感情不好,没入宫之前,经常欺负庶妹。
嫡女和庶女感情不好,大家都可以理解,但欺负人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种名声一旦传出,不少讲究的人家都不会考虑对方做自己的儿媳,因为这有当搅事精的潜力。对于很多人来说,自己可以偏心,但儿媳妇却不能搞事。
李修媛闻言脸色顿时一变,好在她还有理智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于是也没说什么,只是冷哼了一声。
王熙凤并没有注意到薛宝钗这边,在皇后娘娘的宫殿里,和人眉来眼去可不是什么好主意,和薛宝钗相视一笑后,王熙凤就收回了目光,将注意力集中在了皇后娘娘和其他诰命夫人的身上。
女眷入宫朝贺,没有什么仪式,所以相对规矩没有前朝那么多,如果左右两边坐着的人是熟人,还可以小声交谈一番。
这一次没有了贾母和邢夫人,王熙凤坐在一品诰命夫人的位置上,左右两边是谁都不认识,而且很多年纪都是比较大的,没什么话可说,倒是有些无聊。
其实王子腾夫人在王子腾之前升官后已经成了一品诰命夫人,但王熙凤属于勋贵这边,王子腾夫人属于武将那边,因此两人没有坐在一起。
而史鼎夫人是超品诰命夫人,也没有和王熙凤坐在一起。贾敏是二品诰命夫人,坐到了更后面的位子。
王熙凤正无聊的看着手绢上的绣花了,突然听到了皇后娘娘叫自己的声音,连忙抬头朝着皇后娘娘看去,见皇后娘娘果然在看自己,才赶紧起身,走上前。
“本宫听说,贾夫人有一爱女,已满六岁。”
皇后娘娘脸上挂着笑说道。
王熙凤闻言心里一咯噔,可随后想到,巧姐如今才六岁,现在皇后娘娘就要给巧姐拉郎配,这吃相也太难看了些。心安定了不少,笑着回道:“臣妇劳娘娘关心,臣妇的确又一幼女如今已经六岁了。”
皇后娘娘闻言笑着说道:“前不久皇上和本宫说,不知不觉间四公主已经长大了,都被薛妹妹教养着开始启蒙了,也该早些预备着四公主年满六岁后,入学堂读书的琐事。
本宫想着,贾夫人和薛妹妹是表姐妹,正巧贾夫人的幼女比四公主大三岁,想让贾夫人的女儿做四公主的伴读,不知贾夫人意下如何?”
王熙凤闻言连忙跪下“臣妇谢皇后娘娘恩典,定当好生教导小女。”
这种事情,她能拒绝吗?
虽然心疼自己的女儿,但肯定不能拒绝呀!
那也太打皇后娘娘的脸了,也恶了和薛宝钗的关系。
更何况皇后娘娘还将皇上给抬出来了,王熙凤更不敢拒绝了。
往好处想,巧姐是给四公主做伴读,四公主的母亲是薛宝钗,那至少不用担心立场问题,也不用担心会被欺负的问题。
而且给公主做伴读,那是要住进皇宫里去的。
然后公主是和皇子一起读书识字,所以身为公主的伴读有更大几率嫁给皇子,像太上皇的元后,当年就是一位公主的伴读,和太上皇青梅竹马,加上家世很好,于是成为了太上皇的元后,生下了义忠亲王。
要不是太上皇活得太久了,义忠亲王四十岁了都还未继承皇位,元后怕是真能成为最后大赢家。
当然也不是所有伴读都能嫁给皇子,可即便是不能嫁给皇子,婚姻大事上也会拔高不少,不少都嫁进了宗室,有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不嫁入宗室的,也嫁入了高门大户。
王熙凤谢恩后,皇后娘娘又点了三人,一位也是勋贵家的夫人,另外两位是书香世家的夫人。
面对皇后娘娘点名要自己女儿给四公主做伴读的事情,三人当然也不敢拒绝,只是到底愿不愿意就只有她们肚子里的蛔虫知道了。
如此一来,原本不少人之前都有些羡慕王熙凤,可现在都变成了有些羡慕薛宝钗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王熙凤重生[红楼]》 140-160(第19/25页)
。
王熙凤是薛宝钗的表姐,荣国府的门第也不差,她女儿做四公主的伴读,大家虽然羡慕但都能理解想得通。
可现在四公主才三岁了,皇上就想到了六岁的事情,这也未免……太宠爱了。
看来之前的流言蜚语,不是空穴来风,皇上还真宠爱这个唯一的女儿。
大庆朝公主的地位可不低,甚至于某些时候比皇子还要高。
就比如现在这种情况。
一时之间大家都对薛宝钗热情了起来,还有不少人有些后悔,后悔没有和薛家联姻。
之前薛蟠选媳妇的事情,也不是谁都不知道,薛家是地位低了些,可架不住帮薛蟠相看的人,是王子腾夫人这些人,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自然有人有所耳闻。
当然,大家都不是傻子,当着皇后娘娘的面,自然没人敢非常热情主动的去找薛宝钗,可王熙凤还是感受到了这股热情劲——因为她被四周坐着的诰命们连着搭话。
王熙凤也没拒绝,只是在那里打太极。
薛家的事情她可做不了主,即便是贾探春现在已经嫁给了薛蟠,成为了薛家的管家奶奶,王熙凤也最多只能影响她而已。
今天这场宴筵结束,王熙凤已经不想再笑,不想说话了。
等她随大流离开栖凤宫,刚刚走出去,就听到了背后有喧哗之声。
王熙凤没转身去看,而是连忙朝前走去。
后宫的事情,还是少惹为妙。
哪怕好奇,也可能等明天在打听消息。
反正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瞒得住人的,当然也有些事情能瞒的下来,可那些事情王熙凤是半点都不想知道,会要人命的。
在场的诰命夫人们一个个都是在内宅里锻炼出来的老狐狸,因此一个个的想法都和王熙凤一样,谁也没有去管身后的喧哗声,像是当做不存在一般,连忙朝着宫门走去。
谁也不想沾染上皇家阴私。
啥?
为什么判定是皇家阴私?
敢在皇后娘娘的栖凤宫搞事的人,无论是胆子还是势力肯定都很大,不是一般人。
这种人搞事,自然不可能是开玩笑,那就只能是皇家阴私了。
王熙凤随大流,一路快步溜到了宫门,出了宫门后坐上了荣国府的马车,等回到荣国府后,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管它什么皇宫阴私了,只要自己不沾上就行了。
这就是王熙凤最真实的想法。
只是第二天,王熙凤就被打脸了,这事还真和她有那么一点点的关系。
第二天一大早,荣国府就接到了宫里传来的消息,说是皇后娘娘免了第二天进宫朝贺的事。
这肯定是事出有因。
大家自然要去打听。
派人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昨晚栖凤宫的确出了事。
还不是什么小事。
李修媛在薛宝钗经过她的时候,脑子一热,伸脚把薛宝钗给绊倒了。
如果只是绊倒倒也不是什么大事,谁承想,薛宝钗倒在地上后,就捂着肚子喊痛。
当时在栖凤宫的人,不少都有生育的经验,看见薛宝钗这般,心里就有了一个猜测。
皇后娘娘也是生育过的人,见状连忙让人拿下李修媛,然后派人去请太医,将薛宝钗抬到了栖凤宫的侧殿。
很快太医就来了,给薛宝钗诊脉出两个月的身孕,然后薛宝钗这一摔虽然没有小产,但也动了胎气,要静养。
皇上接到消息后,勃然大怒。
不但训斥了皇后娘娘没有统御好后宫,导致李修媛当着众人的面行凶,还以李修媛谋害宫妃和龙嗣的原因,将其贬为庶人,打入冷宫。
昨晚闹了一晚上,皇后娘娘自然今天没精神应付外命妇们。
第155章被人陷害
这消息一出后,没过多久贾探春就回到了荣国府打听消息。
“二嫂子,昨天……”
“你别问我,我也不知道昨天发生的事情。”王熙凤打断了贾探春的话“外命妇都走出来了,栖凤宫里面才出了事。我现在知道的消息,也就是宫里透露出来的那些。”
贾探春闻言也就不在问了,因为问了也白问。
“你们也别担心,尤其是姑妈,宫里面传出来的消息,不说是修容娘娘的龙胎保住了嘛。这种事情谁敢说假话,肯定没事。”
王熙凤安慰道:“按照规矩,宫妃怀孕,娘家都是能进宫贺喜的,恐怕没多久,宫里就会有人去薛家传话,别多想,自己把自己给吓坏了。”
“还是二嫂子有见识,我们听到消息后,都急得不行。”贾探春闻言笑着说道。
“你们急也是人之常情,我刚刚听到这个消息,也急得不行,已经派人去打听消息去了。”王熙凤笑着说道。
薛宝钗这一胎可是有一半的几率是皇子,王熙凤怎么可能不紧张了。
她的野望,可比不少人都要大!
贾探春闻言,想了想说道:“二嫂子,我听说皇上大怒之下,将李修媛贬为庶人,还将其打入冷宫,李家那边……”怕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王熙凤闻言轻笑道:“你不会认为宝钗她正有那么大的魅力,能让皇上为其做到这种程度吧。”
贾探春一听这话,就知道这其中有问题。
事实上,贾探春自己也觉得有问题,不认为薛宝钗在皇上心里能有那么高的地位。
不是她不希望薛宝钗在皇宫里得宠,而是贾探春一直都是一个十分理智的人,这辈子的婚姻又让她很早的时候就不在憧憬爱情。
所以才会开口问王熙凤,就是想要知道一些辛密。
王熙凤小声的说道:“李修媛的祖父,如今任着巡盐御史,可自从李老爷当了巡盐御史后,每年盐税都比林姑父当巡盐御史的时候,少了至少两三成。
皇上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看不到这其中的猫腻,如今不过是找个由头想要收拾李家而已。”
林如海当年当巡盐御史的时候,甄家在江南还是土皇帝了,因此盐商们还得孝敬甄家。
按理说,甄家被扳倒后,盐税应该上升一截。
谁承想却是不升反降。
只要能看得懂一二三四的人,都能发现问题。
更何况是皇上这个聪明人。
至于说为什么皇上之前不收拾李家,因为之前太上皇还老当益壮,皇上手上没足够的资本和太上皇抗衡,他连一个上得了台面的心腹都没有。
就算干掉李老爷,也没心腹去接手,与其让其他兄弟钻了空子,还不如让太上皇的心腹李老爷占着位子。
可现在,这是皇上登基的第十一年,皇上手上已经上得了台面的心腹,可以在干掉李老爷后,去接手巡盐御史的位子。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自从甄贵太妃去逝后,太上皇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王熙凤重生[红楼]》 140-160(第20/25页)
身子就一直病歪歪的,虽然病了快两年了还未驾崩,可也让太上皇无心顾忌其他,一心养病。
上辈子皇上就在两年前,在甄贵太妃去逝后,趁着太上皇病重,让人查抄了甄家。
这辈子甄家提前被查抄了,皇上自然另外挑选了一个对象。
既是清理贪官蛀虫,也是在立自己的威信。
告诉大庆朝的所有人,自己如今才是皇帝,是这大庆朝的天子,太上皇已经是过去式了。
“原来如此!”贾探春闻言略微有些失望。
虽然已经在心里猜到了,可人嘛,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总得有点幻想才是。
“等着吧,这几天肯定会有御史弹劾李家上上下下做官的人。”王熙凤笃定的说道,顿了顿又说道:“不过,为了以防万一,你回去,和姑妈表弟商量一下,看看要不要多请些护院。”
“二嫂子,你是担心李家狗急跳墙?”贾探春问道。
王熙凤摇头“我担心的不是李家,李家老爷在扬州,李家在京城没那么大的势力,这会儿他们要是有点理智,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因为一旦薛家这边出事,他们就会是第一怀疑对象,我担心的是其他人。”
贾探春很是聪明,立马明白了王熙凤的想法,一脸严肃的说道:“我知道了,我会多去请些护院。”
至于和薛姨妈薛蟠商量,没必要。
贾探春嫁过去后,没几天就把薛家的管家权搞到手,并且把薛家上上下下都敲打了一遍。
若不是贾探春还记得当年她和薛蟠定亲的时候,王熙凤对她说过的话,在没有生下儿子之前,不能对薛家上上下下尤其是皇商的生意动手。
贾探春之前就不会是敲打,而是像贾琏当年收拾赖家一样,直接动手了。
虽说她现在还不怎么太明白王熙凤的意思,但贾探春相信王熙凤不会害她,也就照做。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等贾环接到通知回府,和贾探春见过面后,贾探春才告辞离开。
王熙凤这里不知道,史家王家那边也同样不知道详情,倒是薛蟠从忠顺王妃那里打听到了一些消息。
除了明面上传出来的消息外,只多了一点点。
那就是李修媛在推到薛宝钗,被抓住后,大声喊冤,说自己是被人陷害的。
对此皇上和皇后都不信,但见她状若疯子一般,皇上让太医给李修媛把了脉。
没想好,这一把脉,却发现了一个大问题。
李修媛体内有五食散,而且份量不轻,瞧着已经上瘾了。
自从唐朝后,五食散就从人人追捧的仙药,变成了让人避之不及的毒药。
虽说,太医偶尔也会用五食散入药,但那都会非常小心的控制份量,没有一个人敢一直给一个嫔妃用五食散。
在询问了伺候李修媛的宫女,发现李修媛并没有主动服用五食散后,事情变得复杂起来。
或许真有一个人,隐藏在背后,给李修媛吃五食散,然后怂恿李修媛去害其他嫔妃。
只是想要查出真相来,肯定需要一定时间,之后的事情忠顺王妃也不知道了。
不过薛宝钗却因此得到了皇上的保护,皇上直接下旨让薛宝钗在宫殿里静养,允许她不出席宫宴,也不许后宫嫔妃去打扰到她,连和薛宝钗住在同一宫殿里的其他嫔妃都被迫搬家。
任凭谁听了,都觉得薛宝钗是皇上的宠妃,甚至于是真爱。
正好,薛蟠又是京城,不说人尽皆知的呆子,但想要知道的人都知道。
因此不少人就动了扒上薛家,然后贴在薛家身上吸血的想法。
只是,谁也没想到,王熙凤早就对此有预防,将贾探春嫁进了薛家。
薛蟠的确有些呆,薛姨妈也不是什么聪明人,可贾探春却十分聪明、精明、能干。
在从王熙凤这里了解真相,又从薛蟠嘴里得知了忠顺王妃带出来的情报后,贾探春一手镇压了薛蟠,让他除了去忠顺王府、王家、荣国府外,其他时候别出门,以免被人算计。
薛姨妈和薛蟠都想起之前,薛宝钗有孕的时候,薛蟠被人打了,险些吓着薛宝钗动胎气的事情。
自然对贾探春的话言听计从。
见薛蟠不出来,不少人准备走夫人路线,但这些人都被贾探春拦了下来。
被王熙凤操练了好几年如何管家,如何待人接客。
贾探春在这方面可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了,如果说硬要挑毛病,那就是——对方没有达成自己的目的。
当然也不是没有达到目的了。
有一家是达成了目的。
谁呀?
从小和薛宝琴定下婚事的梅家。
梅家老爷接受了薛家二房的资助,双方定下了婚事,但在他考中二甲,进了翰林院后,就有些后悔当年和薛家的婚事,因为他是给自己嫡长子定下的薛宝琴。
只是文人的前途一大半都在名声上,名声要是没了,前途也就没了。
双方可是交换了定亲信物的,不容梅家狡辩。
所以梅家就准备拖,拖到薛宝琴拖不起,反正男孩子晚几岁成亲也没什么。
因此找了关系外放。
可谁承想,薛家大房的嫡长女入宫后,十分得宠,前面生下来了一个极得皇上宠爱的四公主,如今又怀上了。
薛家一下子从皇商,变成了外戚。
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不,梅家老爷刚刚结束外放回京,梅家听说薛家二房也上京了,和薛家大房住在一起。
梅家太太就连忙找上门来,敲定了和薛宝琴的婚事,今年秋天就迎娶她过门,具体时间,之后在请大师测算吉日。
就是这么现实!
不过薛家也没想着悔婚。
毕竟梅老爷这次回京,可是进了工部,任从五品员外郎。
梅家嫡长子听说也是个读书好上进的,对于薛宝琴来说也是一门很好的亲事,到底她是薛家二房的女儿,不是薛宝钗的亲妹妹。
这事传开后,谁也没想到,薛蝌一时之间在中下层颇为有些炙手可热起来。
毕竟现在薛家也就只剩下薛蝌没有定亲了,想要和薛家联姻,也就只剩他了。
第156章大喜事呀
薛蝌的婚事,王熙凤没关注,除了忙着次子贾荷入读一大儒在京城郊外开办的学校的事情外,也因为贾家不可能再嫁女儿给薛家了。
到底薛宝钗只是宠妃,不是皇太后。
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哪怕是旁支,王家也暂时不会将女儿嫁给薛家。
至少这一辈是如此。
至于史家,其实史家旁支姑娘和薛蝌在身份上挺配的。
只是史鼐任着江宁织造,史鼎任着兵部尚书,如果和后妃家联姻,这……
恐怕别说后妃了,怕是连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王熙凤重生[红楼]》 140-160(第21/25页)
皇上都会心里有疙瘩冒出来。
有钱,有兵,如果在有一个皇子。
嗯,可以玩扶持幼主继位,自己当副皇帝那一套了。
虽说史家和薛家其实搅得也挺深,可到底明面上不是那么明显,勉强算是有一层纱遮着。
像史鼐和史鼎这样的聪明人,自然不会自己给自己找事。
最后挑来挑去,薛蝌没娶门当户对皇商家或者是商户人家的女儿,而是出人意料的定下了忠顺王妃的堂妹袁氏。
虽然对方是旁支庶出,可也不是一般人能攀得上的。
不用问也知道,这是薛蟠和忠顺王爷给牵线搭了桥。
当然同时也是因为有薛蟠在一旁衬着,显得薛蝌不但人长得帅文质彬彬,行事作风还极为靠谱,而且脑子还聪明。
家里无婆婆又家财万贯,除了家世在这个时代稍微有点点让中上层的人诟病外,真的是非常优秀的女婿人选。
薛蝌虽然明面上看着是个做生意的商户,可实际上薛家的户籍都是随了大房,是仕籍。
所以和官宦人家联姻,也不算是特别离谱的事。
忠顺王爷下场了,自然没人敢和他争。
不过这在不少人眼里,倒是坐实了,薛宝钗是皇上宠妃的事。
不然忠顺王妃干嘛把自家堂妹嫁给薛蝌呀!
这个消息传开了,王熙凤也八卦了一下,然后就从贾探春那里知道了真相。
怎么说了,忠顺王爷的确看好薛宝钗,不然把薛蟠当乐子人就行了,没必要和薛家其他人接触。
薛蝌是被薛蟠引荐给忠顺王爷的,薛蝌虽然不是读书的料,但父亲死得早,因此倒也知道了不少人情冷暖,别的不说倒是学会了看人眼色,倒也没惹忠顺王爷的嫌弃。
不过对于这种聪明人,忠顺王爷内心深处是不怎么喜欢的,总感觉别人会在心里笑话他。
但薛蟠对薛蝌这个兄弟倒是好得没话说,身子养好后,就经常带着他一起玩,出入各种朋友家。
也是巧了,有一天薛蟠带着薛蝌去忠顺王府听戏,袁家的人也在,聊了会儿天后,觉得薛蝌很不错,大本事没有,可脑子倒是很清醒,也没多大野心。
又从忠顺王妃那里听到了忠顺王爷对薛宝钗的评价,然后就……
反正不是旁支的庶女而已,要是薛宝钗不行了,舍了也不心疼。
倒是薛家上上下下一干人等都十分高兴,认为自己真扒上了忠顺王府。
薛蝌的年纪也不小了,袁氏也是如此,又因为袁氏是庶出,在娘家也不怎么受重视,嫁妆有限。
所以两人的婚事办得还是挺快的,赶在薛宝琴嫁到梅家之前,先举行了婚礼。
薛蝌还是有点志气,二房也有些家底,所以议亲后就从薛蟠家搬了出来,但也没搬多远,就在薛蟠家隔壁。
他的婚事是薛姨妈和贾探春帮忙操办的,王熙凤和贾琏也去参加了,不止如此,王家和史家的同辈人也来参加了婚礼。
袁家这边,忠顺王爷和忠顺王妃都没有来,但却派人送了贺礼。
看着薛蝌拜堂成亲,王熙凤有些感慨,这辈子好多事情都变得不一样了。
有自己主动的,也有出乎自己意料的,她可是怎么都没有想到薛蟠能攀上忠顺王爷。
毕竟上辈子忠顺王爷可是出了名的喜怒不定,也不是什么长情人,除了忠顺王妃因为有赐婚圣旨、有娘家、有儿子外,他身边伺候的人,就那么零星几个奴仆能长久的跟在他身边,其他人都不知道换了多少轮了。
薛蟠跟着忠顺王爷这都第七个年头了,还没被忠顺王爷从身边踢走,实属——谁也意想不到。
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傻人有傻福。
薛蟠的确是傻人有傻福,兄弟洞房花烛夜,他也高兴的没少在贾探春身上辛勤劳作,很快贾探春就有了喜讯。
作为娘家人,王熙凤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立马让人收拾了贺礼,让人送去。
然后在第二天,用完早膳后,乘坐马车去了薛家。
“姑妈,大喜呀!”
王熙凤走进门,就对着薛姨妈笑着说道。
薛姨妈此时此刻也是满脸止不住的笑容“同喜同喜。”
王熙凤笑着走到了坐在火炕上的贾探春身边,笑着对她说道:“妹妹这胎怀象如何?”
“大夫说,怀象不错。”贾探春也是一脸喜色的说道:“我也没有害喜的感觉。”
“不害喜就好。”王熙凤一脸心有余悸的说道:“就怕你害喜什么都吃不下,能吃才是福。”
当然也不能吃太多,吃太多了,也不好,什么都要适量。
王熙凤和薛姨妈贾探春说了一会儿话后,贾元春和贾迎春也陆续来了。
其实要不是宁国府如今在守孝,贾惜春也会来。
姐妹几人说了好些话,尤其是王熙凤、贾元春和贾迎春人都是有生育经验的,传授了不少经验了贾探春。
说说笑笑,用了午膳后,人才告辞离开。
***
“太太!”
王熙凤一回府,就见怀香小跑过来。行了一礼后,怀香快声说道:“太太,邢家的人您走后,就上门来了。”
“不用去管他们。”王熙凤吩咐道。
邢夫人虽然在荣国府的确是尴尬了一些,尤其是现在贾赦死了,可拿捏邢家那几人却完全没问题,在邢家的事上,邢夫人倒是十分理智和清醒。
没有硬让娘家扒着荣国府不放,而是自己掌握住邢家全部的钱财,依靠荣国府的威势做些小生意。
虽然没有让邢家人大富大贵,可也算是吃穿不愁,没饿着冻着,尤其是在邢夫人胞弟邢德全沾染上赌博后,更是难能可贵。
至于邢夫人会不会用自己的私房去补贴邢家,王熙凤也不管,她也瞧不上邢夫人的那点私房。
而贾赦的私房,在贾母贾赦等人死后,王熙凤就让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他们的私房都收拾好,除了一些会坏掉的比如药材、布料等放在看公库里,其他的都直接装在库房里封存了起来。
分私房?
不好意思,没这选项。
因为从明面上讲贾母活着的时候,大房二房没分家,那谁明面上都不得有私房,所以屋子里的东西全部都是公中的。
而且这种事情,没人牵头,也闹不起来。
贾敏是无所谓,林家家底只有比贾家更厚的。贾元春、贾迎春和贾探春都不想和娘家撕破脸了,而且她们是出嫁女,闹大了,反而会被人说嘴,为了一些银子就如此,完全得不偿失,这人夫家也不穷。
而贾琮贾环两人,是有资格,也缺银子,但却有心无力。
守孝的日子里,王熙凤已经慢慢的让人,将所有的东西都整理了一遍,死物就继续让其待在库房里,没拿出来,也没有放在公库里。
而那些能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王熙凤重生[红楼]》 140-160(第22/25页)
年都有收益的庄子铺子,已经都被王熙凤握在了自己手上。
公库的东西太多,给两人分少了,会被人说嘴的。
而无论是贾琏还是王熙凤,都不想给两人多分。
贾琏知道王熙凤的动作,但两人的私房是混在一起的,所以他没说什么。
因为之后,荣国府还要分家,和贾琮贾环分家。
出孝后,贾琏和王熙凤已经给两人分别定了婚事。
贾琮和贾环都不是什么有本事的人,又是庶出,王熙凤就按照贾家以往的惯例,给他们两定了小门小户但有些家底的女儿。
只等着女方到了年纪后,就迎娶回来。
至于分家,当然不可能给他们分荣国府家底的一成,想都别想。
王熙凤就这个问题和贾琏商量过,等两人成亲后,荣国府出钱给两人补一个未入流的小官。
然后给两人一人一间二进院的房子,是那种收拾好了,有家具陈设都有的房子。然后每人两个没有遇到天灾**每年能赚一百两银子的庄子,除此之外再给一千两银子的现银。
在王熙凤和贾琏眼里,这就足够多了。
对了,分家这事王熙凤和贾探春和贾环都说过,不过分家可以,赵姨娘是不会被放出去的,这可是当年贾母发的话,即便是贾母死了,也得继续执行下去,赵姨娘得在佛堂关上一辈子。
对此贾探春和贾环虽然有些不愿意,但胳膊拧不过大腿,也只能同意了。
除此之外,这一次荣国府出孝后,上上下下都已经把称呼给改了。
贾琏成为了老爷,王熙凤自然是被称为太太。
邢夫人如今荣升成了老太太,不过并未搬家,还是住在以前的院子。
反而是贾琏和王熙凤住进了荣庆堂,把自己住的地方空了出来,准备留给贾茂,以前准备的东大院留给贾荷。
至于巧姐,住进了以前贾敏的院子。
第157章下绝育药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
搁在王熙凤这里也差不多,虽说贾母没死之前依然是她在当家,可有贾母在,有些事情总是不一样的。
出孝后,王熙凤就把府上年纪大了的丫鬟,配了人,包括贾母和自己身边的大丫鬟。
只不过跟着贾母、王熙凤和邢夫人的大丫鬟,好歹多些自主权。
比如鸳鸯,王熙凤就将其嫁给了林之孝的儿子,喜鹊嫁给了张材的儿子。
除此之外,王熙凤还趁着贾琏身体不好的时候,给他下了绝育药。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等太上皇去逝后,皇上自己当家做主后,贾琏说不定还能被皇上重用。
按照朝堂上一贯的习惯,可从来没有正五品户部郎中直接越多级升到从二品户部右侍郎。
几乎所有的郎中想要升职到六部尚书、左右侍郎,都必须得先去其他衙门转一圈,先从四品做起,然后做到三品,再爬到从二品侍郎的位子。
而按照惯例,基本上去的其他部门都是外放,下放到地方上。
若是上辈子贾琏外放,王熙凤当然会陪同他一起去,可这辈子……呵呵!
她才不会去了,万一有个水土不服一病去了,那自己绝对要被活活气死。
因此,如果贾琏真的被外放,王熙凤就准备让兰姨娘陪着贾琏去。
理由王熙凤也想好了,就是贾茂和贾荷的婚事,找儿媳妇这事,那是必须要她出面才行。
邢夫人的眼光,王熙凤和贾琏都信不过,而如何找到一个门当户对人品、学识、容貌都不错的儿媳妇,那自然要王熙凤去亲自相看才行。
因为这种事情,夫妻两人分隔两地,在这个时代很常见,不会让人怀疑。
对于兰姨娘,王熙凤是放心的。
可王熙凤对贾琏不放心,哪怕这辈子贾琏上进了不少,王熙凤也没忘记上辈子他那被女色迷住了的嘴脸,怕是连他爹都能卖了。
王熙凤也从上辈子吸取到了经验教训,外面的女人是打不完的,所以这辈子她直接给贾琏下了绝育药,一了百了。
反正这辈子王熙凤也不准备怀孕了,下了绝育药后,贾琏再怎么在外面搞,也不会有私生子,威胁到自己母子的地位。
至于说,兰姨娘或者是有其他女人因此起了野心,王家和王熙凤都不是吃素的。
贾琏如果外放,王熙凤肯定会安插自己的心腹在他的随行下人名单里,贾琏在外面花天酒地没关系,但是想要踹掉她,门都没有更不要说窗户了。
王熙凤走进屋子里,丰儿、麝月等人连忙伺候她换了外出见客的衣服,换上一件九成新家常的衣服。
晴雯给王熙凤端来一杯热茶,王熙凤接过来喝了两口,随后放在了桌上。
这个时候兰枝走进来禀告道:“太太,来旺家的求见。”
“让她进来。”王熙凤吩咐道。
兰枝这才退出去,将来旺家的请进来。
来旺家的走进来,汇报了几件家务事,得了王熙凤的吩咐后,又退了下去。
打发走来旺家的后,王熙凤突然想起一件事来,连忙看向丰儿问道:“曾大奶奶(林黛玉)的预产期是不是就在这几天?”
“还要过几天,在六月初。”丰儿回答道。
“把贺礼先给备上。”王熙凤吩咐道。
丰儿连忙应道:“是!”
鸳鸯等人被配人后,丰儿就成了王熙凤身边的第一大丫鬟,其次是麝月和晴雯,最后一个大丫鬟的位子王熙凤给了小红。
其实以小红的年纪,如今做二等丫鬟更合适,可奈何上辈子王熙凤用惯了她,也知道她聪慧又忠心。
再说了小红的父亲林之孝是整个荣国府的大总管,给对方女儿一点优待又怎么了。
于是王熙凤就直接将她提为了大丫鬟。
***
果然没过几天,林家就派人来贾家报喜,林黛玉平安生下了一子。
喜得贾敏差一点哭了出来。
她自己承受了多年的生子压力,实在是不想自己女儿再承受。
作为林黛玉的外祖家,荣国府自然是出席了曾家给嫡长孙举办的洗三、满月宴。
“一晃眼,林妹妹都生下了儿子。”王熙凤有些感慨的说道:“真是时间飞逝。”
跟着王熙凤出席宴筵,和她坐在一辆马车上的丰儿笑着说道:“太太,瞧您说的,等大爷明年考中秀才举人,定亲,大婚,您抱上的孙子,就不觉得时间过得快了。”
王熙凤闻言笑了起来“也是,我就等着明年茂儿下场高中后,给他定下一门亲事。早点成亲,让我早点抱上孙子。”
贾茂今年十四岁,按理这个年纪的人已经开始相看亲事了。
但王熙凤暂时还没有主动的去相看人家。
原因就在于贾茂还没有下场考科举。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王熙凤重生[红楼]》 140-160(第23/25页)
想要在门当户对人家里找到一个好媳妇,门第已经不怎么重要了,因为前提已经是门当户对,门第差不多的。
这个时候,更比拼的是本人的自身素质,还有极亲的亲戚。
荣国府的亲朋好友比荣国府现在的门第不知道强上多少,所以贾茂的婚事,最大的问题就是他自己怎么样,是个纨绔子弟,还是个有前途上进儿,或者是守成之辈。
贾茂在外面的名声还行,因为一直跟着林如海读书。
可读成了什么样子,却谁也不知道。
为此贾琏和王熙凤都去问过林如海,让林如海的话说,火候还不够,到底年纪还不大了,不过考个秀才却是没问题。
毕竟考秀才的题目多数都是默写和理解,在有好老师的情况下,靠死记硬背就能过关。
于是乎,贾琏和王熙凤就准备让贾茂明年下场去考秀才,考上了秀才,就能证明贾茂一部分的实力。
至于考上秀才后,乡试考不考,得看朝堂上当时的局势,还有林如海的评语。
林如海觉得贾茂火候到了,可以去考乡试了,那就去考。
要是觉得贾茂水平还不行,考不过乡试,那就暂时不考。
秀才的身份,也足够王熙凤拿出去给儿子相看媳妇了。
第158章又是一年
说到荣国府的亲戚,的确一个比一个厉害。
没过多久,就连最弱的薛家,也逆袭了——薛宝钗在底诞下了十六皇子。
薛家彻底转变成了外戚。
一个皇子的出生,让很多事情都变得不一样起来。
不过暂时还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毕竟十六皇子才刚刚出生。
而且四妃已满,薛宝钗并无晋封。
更重要的是史王两家的当家人,年纪可都不小了,未必能撑得到十六皇子大婚出宫建府的日子。
至于林家、杨家、袁家等更远一些的亲戚,未必会愿意押宝。
所以,除了极个外人非常关注外,十六皇子的诞生更多的是四大家族内部一乐。
薛家为此摆了很大的酒宴,宴请各方宾客。
因为贾探春怀孕,所以薛姨妈还特意来荣国府请王熙凤帮忙。
当然薛蝌、袁氏、薛宝琴也都没跑掉,但就他们几人,根本忙不下来。
王熙凤自然答应了下去。
除此之外,在忠顺王爷的暗示下,薛蟠花钱卖了一个官,然后皇上下旨,让薛蟠补上一个虚职小官。
这个官,什么事都不用管,还挂在忠顺王爷的名下,薛蟠什么是都不用做,反而是每年可以领到少量的俸禄,不过这放在家大业大的皇商薛家面前,那点银子可有可无。
薛蟠当这个官的唯一的好处就是——薛姨妈和贾探春有诰命了。
虽然只是七品的太宜人和宜人,放在京城完全是小虾米的存在。
但逢年过节也是有资格进宫朝贺。
说白点,这个官完全就是为了薛宝钗好见亲人,皇上给搞出来的。
听上去有些惹人眼,其实只要给皇上生下了孩子,或者是十分得宠的家世低微的嫔妃,都有这样的待遇。
总不能让后妃的娘家人,没生计,被饿死吧,那皇上的脸面都丢尽了。
这事唯一让人瞩目的就是——薛蟠职位是挂在了忠顺王爷的名下,一般家世低微的嫔妃可没这样的资格,一般娘家都是挂在内务府。
不过考虑到,这几年薛蟠一直都跟着忠顺王爷混,倒也不算特别奇怪。
薛宝钗生下了皇子,薛家立马就变得不一样起来。
原本对和薛家一房结亲,还稍微有些意见的梅夫人,也积极热络了起来。
毕竟那可是皇子,且不说能不能坐上那个位子,哪怕不能,也是亲王的爵位。
诸子封王,是开国皇帝定下来的传统,没人敢违背,也没人想要违背。
但封王后,能不能保住爵位,那可就要看各自的本事了。
不单单是薛家在庆祝。
宫里也为十六皇子举办了洗三和满月宴。
作为薛家的姻亲,又是一品夫人,邢夫人和王熙凤都有幸参加。
小孩子生下来都差不多,都是红彤彤的小猴子。
王熙凤是真看不出来,刚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长得像谁,美丑如何,当然她肯定随大流夸了十六皇子几句,然后给了一个长命锁当添盆。
倒是四岁的四公主,如今长得越发可爱,长相上越来越能看得出来像薛宝钗,就是长辈们特别喜欢的那种福娃娃。
薛宝钗这会儿还在坐月子,除了薛姨妈和贾探春因为是亲妈和嫂子得以去衍庆宫看望薛宝钗外,四大家族的其他女眷,还有关系更远的女眷,都没资格去衍庆宫。
薛姨妈被贾探春扶着回来的时候,眼眶有些微红,想来也是因为激动。
没过几天就到了薛宝琴出嫁的日子。
这一次的喜事,王熙凤没来,只是让来旺送了一份贺礼过去。
薛宝琴要是薛姨妈的亲女儿,那王熙凤肯定要去,但薛宝琴是一房的姑娘,那她就没有必要出席了。
随后没过多久,宁国府出孝。
宁国府举行完出孝的仪式后,头一件事就是贾惜春的婚事。
还好贾敬去逝得早,守孝三年,贾惜春出孝后也才十五岁,年纪并不大。
宁国府为贾惜春举办了迟来的及笄礼,然后就和永昌公主商量起贾惜春的婚事来。
双方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永昌公主自然不会不认这门婚事。
但也就是因为双方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所以今年剩下来的时间太短了,急急忙忙成亲,显不出两家的尊贵来。
最后双方将时间定在了明年三月。
差不多半年的时间,足够了。
半年时间听上去很长,实际上却很短。
有事忙,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因为贾惜春现在可以说得上是宁国府嫡长房唯一的血脉,嫁的又是公主的儿子,大庆朝的伯爵。
贾蔷是个厚道人,加上之前把下人收拾后,宁国府每年都能结余不少钱财,并不缺钱。
因此贾惜春的嫁妆很多,再算上荣宁两府各个亲戚的添妆,快赶上贾敏当年的十里红妆了。
定下了大婚日子后,贾惜春就住在宁国府里安心待嫁。
介于王熙凤一直都没有和尤氏合好的事,贾惜春大婚的事,王熙凤也就只需要当日帮着宁国府招待宾客就行了,轻松不少。
而且她也有事情要忙,忙着贾琮和贾环的婚事。
虽说两人是庶出,在荣国府一点都不起眼,可该有的还是要有的。
不过两人结亲,除了巴结荣国府的人外,荣宁两府真正门当户对的亲戚都只是派下人送了一份贺礼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王熙凤重生[红楼]》 140-160(第24/25页)
宾客里,最大牌的就属贾敏了,毕竟她也算是两人的亲姑姑。
送走其他宾客后,王熙凤留下了贾敏,请贾敏坐上火炕后,王熙凤笑着说道:“我好长一段时间,没见妹妹了,也不知妹妹生的哥儿如今是何等仙童。”
贾敏闻言笑了“哪是什么仙童,就是一混小子,娇贵的很,也不知道朝谁,有半点不如意就哭,偏偏他人小说的话我们也不懂,嗓门又大,可把曾府上上下下的人都给折腾了一番。”
王熙凤闻言连忙问道:“那可请太医看过?”
“请了,太医说没什么毛病,就是这小子是天生的娇贵人,委屈不得。”贾敏笑着说道。
王熙凤听了这话,忙笑着说道:“可见哥儿是个有福气的,未来必定有大福气。”
贾敏闻言心里十分得意,不过一直以来的涵养让她没有大笑出声。
“今儿,我请姑妈留下,是有件事要请姑妈帮忙。”王熙凤说道。
贾敏已经猜到了这事,所以很是干脆的说道:“什么事,你直接说吧!”
“眼瞧着元哥儿都已经长大了,二爷和姑父也商量过,让他明年下场。我想着无论元哥儿能不能考中,他这个年纪也该定下婚事,不然在拖些日子,怕是好姑娘都没了。”
王熙凤说着笑了起来“姑妈也是知道的,元哥儿既然选择了走科举之路,可我们家和文人那边却没什么交情,所以我想请姑妈帮忙为元哥儿相看。”
“这事倒也容易,瑞哥儿这两年也该相看人家了,我一起帮相看就是。”贾敏很是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其实这事,林如海和贾敏私底下就说过。
贾茂的读书天赋不高,但有名师指导,考上举人不难,但能不能考上进士,林如海也没把握。
不过荣国府明显是要转文的,所以贾茂的亲事就很重要了。
在这种情况下,贾敏肯定是跑不掉的。
贾琏虽然没有特别大的本事,但就凭他帮助秦国公主回京,间接帮助皇上上位的事情,只要贾琏不自己作死,这辈子肯定不会被皇上主动收拾。
看上去这一点没什么用,可在封建时代,这一点却是最重要的。
皇上想要收拾一个人,除非对方提前把皇上给扬了,不然下场都会很惨。
这么一门亲事,对林家也有利。
林如海现在还能撑十几年,但十几年之后,情况如何,谁也说不好。
他这一支,子嗣不丰,林家族里还没起来,未来能有荣国府,林瑞也能多一个倚靠。
所以于情于理,于公于私,贾敏都得接下这个事,因为这是双赢。
王熙凤不知道这些事,不过亲戚家相互倚靠才是好亲戚,她就算知道也不会怎么在意。
她就想给贾茂和贾荷娶书香门第的姑娘,好让两人未来仕途更顺。
至于勋贵这边,还有宁国府撑着,荣国府往文官那边靠,也没什么大问题。
之后贾琏给已经成亲了的贾琮和贾环分了家,两人的房子就在荣宁两府的后街,这一条街都是荣宁两府的地契,住着的都是贾家旁支和荣宁两府的大管家。
搞定了这三件最重要的事情,时间已经悄然到了年底。
虽说现在荣国府的主子已经锐减了几乎一半,可相应的档次却不能降,东西依然得备上那么多,也就是数量上有些减少,可种类上却是有增无减。
今年可没有一个“壮丁”帮忙,哪怕有邢夫人在,但王熙凤却不想邢夫人摸到账本。
邢夫人和四春不一样,四春是姑娘以后都会嫁出去,但邢夫人可会一辈子都待在贾家,让她摸到账本,说不一定会激起邢夫人的野心来。
好在鸳鸯、喜鹊、翡翠等人出嫁后,还在荣国府当职,王熙凤又用惯了她们,虽然的确是忙了一点,但还是能撑下来。
第159章考上秀才
又是一年新年,邢夫人和王熙凤穿上诰命夫人的服饰后,进宫朝贺。
宫里的规矩一如既往,流程也是一如既往,没什么好说的。
不过今年对于四大家族的女眷们来说,还是有一点不一样的——薛宝钗生下了十六皇子。
虽说洗三和满月的时候,作为姻亲,而且身份够高,都来宫里参加过宴筵,可这不是又过去几个月了嘛,也不知道四公主和十六皇子长成什么模样了。
而且薛宝钗如今也出月子了,得以在宫宴上出现。
等皇后这里叫散后,王熙凤就和邢夫人一起去了衍喜宫,现在薛宝钗就是衍喜宫的一宫之主。
有王子腾夫人和王太太在,王熙凤自然和薛宝钗说不到几句话,更不要说今年薛姨妈终于有了诰命,新年也能进宫朝贺,加之贾探春怀孕的事,王熙凤就更和薛宝钗说不了几句了。
好在薛宝钗还想着她这个表姐,不但很是热情,还特意和她多说了几句,让王熙凤觉得之前的投资没白费。
除此之外,大家还看见了因为年纪小没有出席宫宴的十六皇子。
才四个月大,还不能爬不能说话,不过已经长开了,有点像薛宝钗,长得白玉可爱,被薛宝钗抱着怀里,也很是乖巧,不哭不闹。
看着十六皇子,薛姨妈激动得想要落泪,有了一个儿子,女儿未来也有了依靠。
按照大庆朝的规矩,先帝驾崩后,皇上的母亲自然是被册封为皇太后。
而给先帝生儿育女的嫔妃,年满五十岁的可以搬出去皇宫和自己的儿女住,没有年满五十岁的在皇宫里住到五十岁后在搬出去和自己的儿女住,当然如果在这期间儿女死了又绝嗣,皇家也会养到老死为止。
至于那些没有给先帝生儿育女的嫔妃,除非是四妃这一级,不然哪怕就是九嫔也都会被送到皇家寺院,为先帝祈福,为大庆朝祈福。
而皇家寺院因为里面住着的都是先帝的女人,所以戒备森严,完全的封闭式管理,连娘家人都不得一见。
因为外人都不知道里面的情况,所以也流传出来了不少传闻。
什么yin窝,对食磨镜之类的,什么虐待……反正就是各种不好的耸人听闻的传闻。
至于是不是真的,谁知道了!
薛宝钗虽然前面生下了四公主,可在薛姨妈的心里,还是两个孩子更保险一些。
见薛姨妈如此,众人连忙将她劝住,随后又关心起薛宝钗和十六皇子来。
尤其是王子腾,这可是他梦寐以求的皇子,不但让夫人给了薛宝钗不少银票,还将王家一些在宫里的关系网也交给了薛宝钗。
至于贾家这边,荣国府这边的王熙凤早就给了薛宝钗,至于能不能用得上,其实还得看薛宝钗自己的本事,皇宫里的这些老太监,可精明势力得狠。
而宁国府那边,王熙凤就不知道了,她也管不着,也不能去管。
入宫朝贺后,没过几天,还没出正月,贾探春就生了。
荣国府第一时间接到了喜讯,贾探春生了一个儿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王熙凤重生[红楼]》 140-160(第25/25页)
王熙凤很为其高兴,连忙带上贺礼和邢夫人一起去了薛家。
贾探春这胎养得不错,生得也顺利,孩子也很是健康。
就是才刚刚出生,红彤彤的,瞧不出长得像谁。
薛蟠看着这小小的一团,双手双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
他是个他有自知之明的粗人,连得了一点精贵的东西,都不敢一个人享用,而是宴请友人共吃。
这会看见这么小的儿子,整个人都在那里僵住了。
还是薛姨妈叫他过去抱抱孩子,薛蟠才回过了劲来,然后手忙脚乱的不知道怎么抱孩子的,浑身僵硬的托着孩子。
薛姨妈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又把孩子抢了过来,抱在了自己怀里。
这可是她的金孙孙。
王熙凤参加完了薛家嫡长孙的洗三和满月宴后,就投入到了辅佐贾茂科举的大业里。
其实没她什么事,科举上的事情有林如海,生活上的事情伺候他的下人,比王熙凤更会伺候人。
可王熙凤就是紧张呀!
恐怕也只有后世那些陪孩子考中考高考的家长,能理解现在王熙凤的心情。
县考、府考、院考。
几个月,三场考试下来,贾茂都考上榜单了,成功的成为了一名秀才。
林瑞成绩更好,三场皆是第一名,喜得“小三元”成就。
小哥两为此是信心十足,想要一鼓作气,八月去考乡试。
林如海没拒绝,王熙凤自然不会拦着自己儿子上进,而且……今年这一次的乡试能不能举行还未曾可知了。
而且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拿着贾茂考上秀才的事,给贾茂选儿媳妇。
一个秀才,自然不值得书香世家嫁女,可如果这个秀才背后是荣国府,那就不一样了。
有背景又知道上进的人,在什么时候时候什么地方都是抢手货。
贾茂能考中秀才,而且名次不差,从某方面就能看出他未来的前途。
虽说顶级和一流的书香世家可能还瞧不上贾茂,但降低一点点标准,那贾茂就吃香了。
别忘了,贾茂是嫡长子,未来还能继承二等将军的爵位,他的妻子也能有二品夫人的诰命,其嫡长子也有爵位继承。
这在不少人眼里还是挺香的。
王熙凤这段时间,天天不是在这家参加酒宴,就是在那家参加赏花宴,晚上回去还要和贾琏商量一番,忙个不停。
总算,在相看了不知道多少人家后,王熙凤相中了一家——于家。
没有逃脱上层阶级联姻的规律——于家是贾敬嫡妻娘家的老亲。
贾敬嫡妻是去逝得早了些,但贾珍和贾惜春还在,因此一直没有和贾家断了联系,只是因为贾家之前不争气,来往得少了一些,但逢年过节还是要送礼走亲戚的。
贾敬当年可是自己凭借真本事考上的二甲进士,所以他嫡妻就是他当年师座的女儿,在文人圈子里有些影响力,他家的亲戚自然也是书香之家。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