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招揽人才(2 / 2)

赵山海一一握手寒暄,整个开端可以说客气有余,真诚不足。

这种感觉不是很明显,但是赵山海依旧能感受的到,毕竟人家是省府第一高校,全国名校,而且就业上根本没有问题。

以往来的人都是各个单位的负责人,像赵山海这种私企老板还是第一次接待,要不是因为前段时间有报道赵山海和北俄方面有关系,这些人一般是不会给私企老板什么好脸色的。

所以赵山海能够感觉的出来,除了徐一文校长是真心欢迎赵山海的到来,其他人实际上都有一种走过场的心态。

和相关负责人沟通了一会儿之后,其他人相继离开,最后只剩下赵山海和徐一文单独在办公室。

这个时候徐一文才真正的打开天窗说亮话:“小赵啊,你也别往心里去,他们对于私营企业的理解并不透彻,看的也没那么长远,就业改革之后,所有高校都得走市场化自由择业的路线,他们还没体会到而已。”

赵山海当然不会在意这些人内心的鄙夷,倒是徐一文校长的眼光和思维很超前,这是让赵山海感到很惊讶的。

“时代已经变了,社会发展太快,能跟上步伐的都会有不小的建树,止步不前的人到时候也就只能望洋兴叹了,说说你选择在义城做外贸公司的想法,作为校长,我还是需要对企业有足够的了解才行,不然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

赵山海嗯了一声从包里拿出来许多文件,有合作订单,也有自己的验资文件和注册文件等等。

“虽然这些文件暂时并不能说明更多的东西,但是我有足够的资金储备,华夏地大物博,好东西数不胜数,而且现在沿海地区的代工产业发展的极为迅猛,长江中下游的轻工业更是在蓬勃发展,我相信不出二十年,华夏就会面临产能饱和的困局,只有放眼全世界,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可能。”

“哦?你的意思是下一个二十年华夏能够在工业和经济上崛起?”徐一文放下茶杯很认真的问道。

“徐老站的高看的远,我想您应该也预测到了这一点,时代更迭,我们必然会从农业大国逐步转向工业制造,就拿改革开放之后和个体经营开放之后的市场变化来说,极大的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社会经济已然开始腾飞,我们缺乏的是工业技术,只要度过代工这个阶段,轻工业就能崛起,然后稳步发展精密工业和重工业,而且还有互联网的发展足够影响全世界。”

“....”

赵山海的一番言论让徐一文大开眼界,他没想到一个连小学都没上完的人会有如此前瞻的眼光和理解,而且赵山海的许多观点还真是让人耳目一新,这一切就像是赵山海亲身体会过一样,说的是那么的真实可信,或许有点天方夜谭,却不难理解,最起码有头有尾,逻辑上是说的通的。

而且许多学术界和科技界正在钻研的课题与赵山海对未来的畅想十分的匹配,这些秘密试验赵山海这样的普通人肯定是接触不到的。

他能说的这么流畅和全面,只有一个可能,赵山海的前瞻性极强,加上他在国外十年的见闻,能有如此开放的畅想是没有毛病的。

“我个人很赞同你的看法,但这也仅仅只是你的猜想,未来能否实现你也没办法证明,你是知道的,省大的学生都是不缺工作的,你能不能说动他们放弃铁饭碗,我不能保证,我只给你提出一个要求,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去误导他们,毕竟这是每个人最重要的抉择之一,选错了可是要后悔终身的。”

得到校长的认可,赵山海起身微微鞠躬道:“徐老您放心,忽悠的事情我不会干,而且我要的是大三学生,让他们先实习一年,切身体会工作的真实性,至于毕业了留不留下来,完全看他们自己的,也不耽误他们进入其他单位。”

有了赵山海的保证,徐一文心里最后的担心也放下了,说了句‘如此甚好’之后便开始打电话安排宣讲会的事宜。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