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谨看着,直觉似曾相识,把自己刚入职那会儿收到的另一封信找出来,发现果然是一模一样的表达,Great work。
那一瞬,心里忽然有种说不清的感觉,好似惆怅,好似缺憾。
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反复想起两人之间曾经一次次的畅谈,从那场画风跑偏的面试开始,到后来被堵在京藏高速上,以及去岁年会之后,他们一起走在冬夜的街头,他回答她贸贸然提出来,甚至有点像拆台的问题,我们做的事究竟有什么意义?还有在越南,他忽然打电话给她,说自己在新山一机场……
其实,作为老板,他已经做得很好,简直太好了。人还在出差,那么忙,夸也夸了,甚至到了让她自觉受之有愧的地步,她还在期待他单独对她说些什么呢?
言谨也觉得自己没道理,甩开那个念头,不想了。
那天晚上,她又去吴晓菁拍戏的现场,两手各提一只最大号的必胜客保温袋,披萨、意面、鸡翅膀,请他们全组的人一起吃饭。
那是在浦东乡下一个农民房子里,一桌人围坐,热热闹闹。
副导演是个小胖子,边吃边问今天是什么好日子。言谨答说是庆祝她打官司赢了。于是便又有人问她是什么官司,直到听她头头是道地说了半天什么竞争关系、市场混淆,大家都没了兴趣,扯开去聊别的了。
言谨倒也不介意,正常人感兴趣的案子应该只有杀人诈骗离婚撕逼之类的吧。像她做的这种,估计也只有同道中人的律师才听得下去。以及吴晓菁,虽然不懂,还是会去旁听庭审,给她鼓掌。
吃了会儿,唯独不见卢茜。
言谨问:“卢导呢?”
吴晓菁挤出去,朝外面望了一眼,隐约听见卢茜在门口打电话。
等她关了门回来,有人问:“这都好久了,还在谈?”
“嗯。”吴晓菁点点头。
言谨职业病犯,也问:“跟谁啊?制片人还是投资方?”
小胖子副导演答说:“制片人。”
言谨又问:“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在座几个面面相觑,都不清楚。
一直等到卢茜打完电话回来,脸上倒是看不出什么特别的表情。
小胖子问她怎么了。
卢茜摇摇头,说:“没什么,有点分歧,还在谈。”
说完坐下吃东西,情绪挺不错,也问今天是什么好日子?谁请的客?
大家说说笑笑地,刚才那事也就过去了。
吃完饭,收拾了残局。
赵悠游玩着一把做道具的吉他,几十块钱买的烧火棍儿,在他手中却好像有种黑胶唱片的音效。
吴晓菁说:“唱个歌呗。”
当时只是随口起哄,一定没想到会听见那段熟悉的前奏,听见他唱起《海阔天空》。
农村的房子大而空,乐声和人声在其中回荡,自带混响。
吴晓菁一瞬安静,抱臂靠墙站着,听他唱完整首歌。
言谨在旁看她,有好几次发现她眼中晶莹,简直就要落泪了。
但等到最后一次拨弦发出的余响散尽,她只是笑,替他鼓掌,说:“哇,你声音太好听了,怎么不去当歌手,学了摄影啊?”
从头到尾赵悠游一直没看她,这时候还是抱着琴低下头,自嘲笑说:“站台上得帅啊。”
吴晓菁说:“你挺帅的。”
旁边有人跟着起哄,说:“对啊,看悠悠这一身掌镜练出来的肌肉。”
赵悠游又低头笑,是不信,也是不与他们争辩,一时间耳朵都红起来。
言谨倒是奇了,原来这么大个的男人也会这样羞涩,转头再看吴晓菁,见她也正托腮望着他笑着。
时间已经不早了,天黑下来,言谨要走,吴晓菁陪她去外面大路上叫车。
经过晒谷场,又听到卢茜在打电话,断断续续的:
“……片名能不改还是不改吧,台词、画面很多点题的地方,要是改了,就都白费了。”
“用词太过直白,也不符合咱们这片子的调性,不是吗?”
“剩下的部分,我也觉得很重要,要是删了不拍,人物铺陈不足,情节也太突兀了。”
“而且,整个故事只剩下爱情,跟剧本和原来的创作阐述就都不一样了……”
言谨听着,猜出个大概,但拍戏遇上这种事并不算新鲜,更何况是学生剧组。
她不好冒昧插手,只对吴晓菁说:“万一有什么事,你找我。”
吴晓菁笑,答:“那肯定啊,言律师。”
那个周末,又到了至呈所办年会的日子。
地方换到陆家嘴另一家酒店,请专业会展公司设计了全新的主题和主视觉画面,但中心思想总归是万年不变的“通力合作、砥砺前行”。
整场活动的套路也差不多,开场沙画、打鼓、老板致辞、年轻律师表演节目。
但也有些地方跟前一年不同。比如传媒娱乐组今年人多了,单独坐了一桌。比如周其野缺席,还在大连出差,是为了谈一个跨境并购的项目。
以及接下去的颁奖环节,虽然还是没拿到业绩奖,但他们得了个“优秀团队”。
庄律师代替周其野上去领奖,又被大老板叫去主桌上聊了会儿,回来就跟大家干杯,背着其他组的人轻声说:“明年这个时候,等着拿业绩奖。”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陈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