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自成是裕王妃康氏的父亲,如今的京畿守备将军。
“是。”阮英招应道。
“衢州和肃州都不必担心。朕最担心的是京城。”皇帝艰难道:“凤氏一脉,不会甘心。若是皇后真的谋害了先太子,绝不会甘心。朕如今不能杀了他们。你要记住,这件事绝不能就这么埋了。一定要查清楚。”
“是。”阮英招只能应着。
“你放心,朕立八皇子,有人反对,也有很多老臣是赞同的。凤家不可能一手遮天。只是朕不得不留下遗旨重用肃国公。不过他手里没有兵。你别怕。”
阮英招点头。
皇帝此番,真像是交代后事了。
“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年轻,威信不足。不过没关系,你替楚家翻案,便能安稳军心。”贞庆帝攥住阮英招的手。
阮英招一愣:“陛下……”
“无妨。哪一个皇帝死后不被戳脊梁骨?朕不算什么明君,也算不得昏君。一辈子对错都多,无所谓。”贞庆帝深吸气:“京城的兵权,你能掌握一半了。放心,朕信得过你。”
“陛下,您会好起来的。”阮英招声音不大,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希望皇帝好还是不好。
“还有一件事。”贞庆帝捏他的手:“你母亲……阮致北不会要她进祖坟了。将她送进朕的陵寝吧。就算没有名分,至少也有容身之处。朕也愧对她。”
贞庆帝对卫氏当年是真的喜欢。可说实话,卫氏过世多年了,他要说念念不忘也是假话。
他无非是疼爱阮英招,总也就会想起那人罢了。
可是这时代,一个女子死后无处去,是悲哀的事。
也是没了下场。
他宠爱过,喜欢过的女人,又是自己最疼爱儿子的母亲,所以理应如此。
阮英招沉默了下来。
“至少,叫她有个归处。”贞庆帝用力道。
“是。”
“放心,朕这就叫人做这件事,不能等朕死后。”
他死了以后再做,那就说不清了。外人只会觉得是阮英招的意思,这只怕要一辈子挨骂。
阮英招终究是点头。
是啊,不能叫母亲没有归处。
好歹……有个依靠吧。
这一夜,皇帝召见了静贵妃。静贵妃在紫宸宫留了半个时辰。
谁也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也是这一夜,京城驻军又增加了五千人。
阮英招也没回府,而在宫外守着。
贞庆帝迁坟这事并不是什么秘密,也有朝臣阻止和上书意见。只是贞庆帝看都没看。
六月初九的时候,立太子的诏书发布。
天下大赦。
凤氏一族反弹更严重了,甚至有人上书说是华阳王挟持了陛下。
阮英招不管这些,他只管一部分驻军,与林将军换班日夜守护皇宫。
六月十七这一天早朝,皇帝出现了。
牵着的是不足三岁的八皇子。
任由谁,都看得出皇帝已经是油尽灯枯。
他将八皇子推到了人前:“朕已经立了太子,诸位还有什么不满足?”
不满足的人多了去了,他们说的无非是主少国疑之类的话。
贞庆帝听了一圈,等下面人说够了,才道:“朕意已决。谁要是还有意见,可辞官而去。”
没有人当众辞官。
皇帝毕竟还活着,压得住不代表他们服气。如果皇帝生前不能改变,大家等的就是皇帝死后。
文臣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而贞庆帝,终究没有时间做完一切了。
六月十九中午,召集群臣于紫宸宫议事。
第0339章 丧钟鸣
皇帝叫邹余宣读了另一道圣旨。
命肃国公,林太师,宋王,华阳王为顾命大臣。辅佐太子登基。
林太师并不是只是个太师,他还兼任好几个部门的职务,是个坚定的保皇党。从不站队。
也是坚决拥护陛下立八皇子的人。
宋王是宗亲,但是也是支持陛下的。
华阳王自不必说,他的立场就是支持。
肃国公有私心,可他如今是顾命大臣之首,由不得他不同意。
到了最后,贞庆帝没什么好与阮英招说了。这些日子,该说的都说过了。
他在皇子们和臣子们,还有皇后嫔妃们的哭泣中咽下最后一口气。
而此时的瑞王人大约刚到东陵,势必是赶不上了。
丧钟齐鸣的时候,沈昳放下手里的玩具:“府里都换了吧。”
府里早就有准备,就等着这一刻了。
白露终究没能赶上大婚,不过也就等几个月的事,不着急。
宫中,华阳王第一时间就控制住了宫廷。
京城里也是一样,此时围的水泄不通。
静贵妃擦泪起身:“陛下有话,请华阳王妃进宫,主持后宫事物。”
她也不是凭空说,而是有旨意。
皇后大惊:“本宫在此,陛下何以叫华阳王妃住持?便是需要帮衬,宗亲多得是。”
静贵妃摇头:“臣妾不知,只会依着旨意办事。”
阮英招看着皇后:“皇后娘娘只怕还有一件事要办,并不能主持后宫了。”
“你说什么?”
皇后一愣,感觉不妙。
“诸位大人各司其职吧,静等一会。”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