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没坐过轮椅,体验一下。”米正说的声音很小,还顺□□代了轮椅的由来,“正好村里在做适老化改造,买了个轮椅,我先用起来。”
第128章熊孩子
米正的脚好得很快。姜稷给他正骨,他自己灵气又足,相当于全身聚灵阵辅助。
比他的恢复速度更快的,是村里面的助老项目的速度。
卫生保洁和适老化改造,在钞能力之下,直接专业团队进驻,眼瞅着就最快的已经完工了。
原本一些反对的老年人,在看过改造过后的房子之后,也不吭声了。
他们的反对也不是真的固执己见,对老房子有多喜欢,就是节约惯了,心疼钱。
现在改都改完了,谁不喜欢干净整洁又安全卫生的环境呢?
有些老人的子女,还额外多掏了钱,给别的地方也一起装修弄了弄。
这些其实都好说,只要钱到位了,剩下的都是一锤子买卖。助老项目的难点在于,这是一个长期化的工作。
不过村里统一协调,事情倒是不难。
米家庄的村民普遍条件比附近别的村子富裕一点,但也不是没有收入低的人家。
像是之前在村里面做安保的几位大叔,其实家庭条件都不太好。
现在照顾老人和照顾小朋友的岗位,优先招聘村里人,报名非常踊跃。
还有一些在外面工作的人,听到村里搞助老以及帮助小孩儿的项目,都纷纷在群里面打听。
有想回来应聘岗位的,有提出建议的,有打听具体服务项目的。
问到米正这儿的人,比找村长的人更多。
米正这段时间晚上就住在村里,每天回来就在村里转一圈,看看进度。
从村里回去老宅的路上,他就坐在轮椅上,让姜稷推着走。
伤筋动骨一百天,他的脚好是好了,就还是觉得有哪里怪怪的,也可能是心里怪怪的。
主要是他懒得走,这轮椅坐着还挺舒服的。
姜稷看他时刻手机不离手,就看不顺眼:“你不是做了一张常见问题的帖子放群里吗?怎么还这么多人问?他们怎么不问村长?”
米正倒是没不耐心:“村长是长辈,我们平辈之间交流比较随意。”点开一条条语音放给姜稷听,“这些人特别有意思。”
“我瞧着城里孩子的花样很多,学钢琴的、小提琴的都有。咱们村也不差别人什么,我家孩子想学芭蕾。”
“芭蕾可以啊,不过我想让孩子学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