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奸细(2 / 2)

太子曾经试图拉拢过杨元帅多次,奈何杨元帅不为所动,说身为鄞国将士,当忠于君主,忠于人民,保家卫国。以往,四皇子也只是怀恨在心,暗骂其“老匹夫”而已。但现在,他被皇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重罚,他知晓在皇上心里估计已经将他排除在了皇位继承人人选之外了。

父皇对淮鄞那么好,,太子不由得心急,若他再不有所动作,可就真的没有机会了。监军是他的人,只是一直未曾暴露而已,军中内鬼也是他安插的,只等我军身死,他就全部换上自己的人。想要夺权,他必须手握军权。

可惜筹谋这么久,不惜以动摇大鄞江山为代价,太子究竟棋差一招,或者是他运气不够好,一切都败露了。

太子这等同于卖国的行为,淮鄞查清的那一刻,他几乎想把他挫骨扬灰。皇室之子,享尽尊贵荣华,却做着卖国求荣之事,为一己之私,竟然无耻到这般田地。

所有证据浮出水面,淮鄞面色铁青。他素知这个皇兄向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行径自私卑劣,但是他没想过,身为鄞国皇子,竟然做出卖国这等谋逆。

他双手紧紧握拳,痛心、不耻齐涌心头。这一次,他不再顾念兄弟情分,但这等丑事也不能被天下人知晓,以免让天下臣民对大鄞皇室寒心。

皇上得知真相的那一刻,眼前一黑,几乎就晕了过去。他年轻时也曾四处征战沙场,一身热血和铁骨,如今,竟生出这等为谋私权而叛国逆贼之子,所行之事是在动摇鄞国根基,皇上悲愤痛绝,终抑制不住吐出一口老血。

此等叛逆,不处置,对不起边境将士,也对不起天下百姓。可如今战事吃紧,寻常百姓都时常关注着西北境战况,决不能将其谋逆罪责宣扬泄露,只能够暂时称是外界之人插手,暗地里将太子禁足在王府。

李贵妃知晓自己儿子这样后,当场就急晕过去了。等她悠悠转醒,心痛如刀割,跌跌撞撞跑去向皇上讨要说法,请皇上彻查。不想,却被皇上厉声训斥。

来人,扶贵妃回宫

不,皇上,皇上不说,臣妾就不走。皇上,他也是您儿子呀,您怎能如此厚此薄彼,他究竟犯了什么,要被禁足,皇上,他可是你的儿子啊。

朕对他同样寄予厚望,可是李贵妃,你把他教成什么样了,奸佞跋扈、仗势欺人、冷血无情,倘若只是这些也就罢了,但他竟然无底线到做出卖国谋逆、毁鄞国根基这般大逆不道之事。

你说,此等孽障,朕如何留他。

不,不,不可能,他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皇上,不可能的,一定是有人栽赃陷害。

朕倒真希望是有人栽赃陷害,那现在就不会这般愧疚悲痛了,生出这样的儿子,朕将来如何面见因他而无辜丧命的数万将士,如何去见列祖列宗。

皇上痛苦地闭上眼睛,眼角是浑浊的老泪,他仿佛一瞬间就老了十岁。

再说西北境那边,当监军把剩余的粮草运到的时候,就被人秘密控制住押回了京都。

当军中的内奸也逐渐清晰之时,杨元帅心中大喜,等援军一到,他要一洗前辱。然而。

东国将领李帅十分奸猾,他已经猜到我军内鬼被揪出来了,这于他们十分不利,倘若等我军重整旗鼓,他们必定惨败而归。而且他们这次南伐将士十万,粮草也不允许他们耗得太久。

一定要一鼓作气,所以,他一边命将士来叫阵,以扰乱对方军心,一边火速运来了大量炮火。炮火一到,十万大军兵分四路围攻西城关。

杨元帅的军队尚未恢复一分元气,敌军就来势汹汹攻城,红了眼拼命厮杀,可到底他们寡不敌众。

一万五的军队,一万多战死,战场上血染残阳,还有三千多将士被俘,杨元帅及其两位副将被活捉。西城关官员被俘,西城关失陷。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