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脆的声音水灵灵的!
“还有我,我也背过你的,小师妹!”吴向看着晓小,也很开心,挤过来打招呼。
“是背过,不过就一次!”周晓小活泼,笑着挤兑吴向。
吴向和周晓小相对大笑。尚青竹却有些奇怪:“李老师,您今天怎么带着晓小来了?”
这一天并不是周末,照理说,周晓小的学校还没有放呢。
周晓小看看李小燕,想要开口,却被李小燕用力拽了一下,抢先回答:“没事,是我从县里回来,晓小爸出差了,只能让晓小临时送我一下。想着你俩带的班级快参加第一次联考了,就弯过来看看你们。”
“噢。”吴向没有多想,热情地问着,“李老师,你和晓小还没有吃晚饭吧?我陪你们去街上的饭店里吃一点!”
“不,不用!”李小燕急忙摇头与摆手,“晓小接我的时候,我们买过吃的。和你们说一会话,就回校。”
偏周晓小不客气,对着尚青竹说:“我妈就给买了几个茶叶蛋和一包饼干,这么冷的天,还是想吃点热的东西。青竹师哥,我记得小时候你给我带过烤红薯,很香!”
红薯的香味一下子烤热了空气,也烤热了记忆,滚烫的。
“晓小,怎能给师哥添麻烦?”李小燕嗔怪女儿。
“啊,对,对!我宿舍里有红薯,还有鸡蛋呢!我给你们打蛋汤,烤红薯!”尚青竹反应过来,赶紧去搀扶李小燕,并喊着还在树下等他的学生先回家去,按照他讲的要点去复习。
“那我去街上买点卤菜回来,放炉上热热,更香!”吴向拔脚往校门外跑去。
“哎!所以我就不敢来看你们,就怕劳烦你们!”李小燕拦不住吴向,叹着,只能跟随尚青竹,去往他们的宿舍。
“不烦,一点也不烦!您能来可真好!”尚青竹紧紧搀扶着李小燕,傻乎乎地使劲乐呵,“恨不得您能常来,天天来!”
李小燕哭笑不得,用手拍着尚青竹的手:“怎么可能天天来?不说老师还在岗位上,脱不开身,就是你,也不是学生,当了老师咧!今天一看就知道,你招学生喜欢呢!老师常来,天天来,不是给你添乱么?”
“李老师……”尚青竹又一次感受到李小燕手中的温度,曾经被这位恩师拿下他手中的放鹅竹竿,暖暖地牵着他行走在乡间路上的温馨感觉浓浓地浮了上来,鼻音又一次浓重,“我是真想您!您这几年放假都没回村里,有两次我跑到乡小去,胡校长退了休,蒋老师说您身体不太好,请一段时间的病假,我都不知道去哪里找您!”
转头看见尚青竹的眼角湿润着,也打湿了自己的目光,李小燕的脚步停了,稍稍迟疑,伸手替他抹去泪水:“你这伢这么大了,还是小时候那样憨!老师不是不知道:你考进中师以后学得更勤,不断努力奋斗,三年中师读好,也拿到了自考大专的十几门合格证,直接拿到了大专文凭,在下李中学实习,在这罗桃中学工作都很努力。所以老师在中师一年级看过你以后,就没有再来打扰你,为的就是让你安心,专心学习与工作呢!”
周晓小听着母亲的话,欲言难言,只能眨着眼睛看尚青竹。
尚青竹哪里知道周晓小想表达的意思,扶着李小燕继续往宿舍走:“不管,我以后就是要多去看您。您也要抽空来看我。”
李小燕只能笑着点头:“好啊,好!现在不但县里来往乡里,就是几个乡之间也有定时班车,方便多了,不但我有空就可以来看你,你带的学生伢,上学也可以省很多时间了!不像你小时候,一走就是两个多小时,经常一边走路一边背书的。”
“我现在也让他们这样呢!”尚青竹眼睛亮了,“我把语文课里的重点划下来,让他们抄在笔记本上,平时等车、乘车的时候拿出来看,回家也可以很好地复习。”
“呵呵,你还分享自己的经验啦?”李小燕看到宿舍就在眼前,仔细瞧了瞧,又看了看周边的环境,欣慰,“没想到,这才几年,几所乡中都为单身老师建了宿舍,和我们乡小新建的教室一样,新砖新瓦水泥梁的。”
“乡小新建教室啦?”尚青竹惊喜,“那原来的教室呢?”
“我回来听蒋老师说的,今年开始分批翻新。”李小燕想着乡小的新气象,眉眼间挤满了开心,“窗子又大又敞亮。教室里铺了地砖,也不再用煤球炉了,安了暖气片,由学校锅炉供暖呢!县里每年会专门划拨供暖费。”
“条件这样好了呀!”尚青竹立即回想起自己与吴向读书时,冬天和同学领煤球、围着煤球炉烤火、热饭的样子。
李小燕笑:“是啊,可再不会有伢像你与吴向一样,去偷煤球热饭了。”
暖暖的空气,暖暖的记忆,温暖了时间。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