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百草谋秘事,三味悬书屋(2 / 2)

探行纪 出师一表 2259 字 2024-03-01

见自己两个师父陆续站出来让自己说一说,木小叶只好缓缓起身,用袖子胡乱擦了擦油手,一个罗圈拱先向各位叔叔伯伯、大哥大兄面前问好加告罪。

“小子何其有幸,得师父垂爱收入门墙。虽读书时日尚短,也深知书籍是我们能承载思想、传承文明的重要工具。书是圣贤书,却也分经史子集,经书之味,史书之味,子书之味,各有不同。

单就一部《大唐律疏》就含有我大唐集千年文明的治世智慧。

师父的教诲,弟子时时咀嚼。立志读天下书籍、品各种滋味、传圣贤之道、悟己身本命。

跟随师父治学中更要,再三体味、反复钻研、体会思考。

所以,小子斗胆提议,此书屋当为——‘三味书屋’。”

木小叶说完,长长一个作揖,先朝众人拜了拜,再朝贾渊拜去。一副虚心等待训教的学生姿态。

贾渊盯着身前的木小叶暂不开口,心里的满意和为师的成就感却已经从按捺不住的胡须上溢出来,一颤一颤。而周围一票清河庄大老粗更是被木小叶条理清楚、逻辑严谨、寓意深远的套话唬住了。

也就本就看好自己干儿子的温天衢,还有此时更加感慨自己种儿好的木秋亭,放肆的咧着嘴。

“三味书屋,好名字!”假装沉思良久的贾渊实在憋不住夸赞出口,“书有三味,人亦有三味——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

布衣暖,我们百姓有知足常乐的滋味、也有清贫自贵的滋味;

菜根香,菜根有粗茶淡饭可饱腹三餐的滋味、也有融汇自然可感悟宇宙的滋味;

读书滋味长,书读百遍百种味、路行千里千条道。读书不限于在书屋,在山野、在旅途、更在阅尽人间。”

——————

“谢师父教诲,书中三味,弟子铭记于心!!!”木小叶郑重的一拜而下。这一拜,不单单是拜真切感受到贾渊对自己的用心良苦,也不单单是拜师父对弟子一番当众提议的回护与肯定,更是从心里对这位便宜师父彻底信服。

说实话,从开始木小叶对贾渊的师徒感情是复杂的,从单纯的“贾夫子弟子身份便利日后出山”,到可以信任答疑解惑的百科全书,再到计出百变还有赤子肝胆、阅经千帆不移白首之心,

再仔细琢磨,恐怕贾渊所言的三味,才是鲁迅先生开蒙私塾“三味书屋”的真解吧。

此时的木小叶从贾渊深切的眼神中看到了包含的希望与期盼。贾渊当如是!

“百草枯行动”的计划制定,不知不觉间,先在木小叶与贾渊这师徒俩身上,产生了意外之喜的化学反应。想来,“余念荻”事了,师徒终于成为师徒。

——————

木小叶一个深深长长的鞠躬,让清河庄众人自觉不自觉的都压低了声音。

清河乡的群山中,多久没有感受到读书人之间的薪火传承。匆匆几十年,如果没有这座三味书屋的落成,大清河恐怕中有洗刷干净这里的一天。

这帮太祖亲兵卫并没有意识到,一种莫名的期待,已经在各自心中埋下。

木秋亭和温天衢打心眼里再次高看了这位贾夫子一眼。带头呼喊着“三味书屋”和“贾夫子”的号子,庄重的篝火旁再次恢复了热烈和欢快。

窝在篝火边缘的张万枫紧紧盯着这一幕,肆意的笑容张扬的比木小叶两个老爹还过分。紧紧握着的拳头,挥舞着,好似拉弓的劲头全都使了出来。

篝火随着众人高涨的情绪肆意的爆裂着。

可能只有木小叶又在不着调的遐想:那书屋前边的菜园子,完全可以改称为“百草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齐了!

随着火势慢慢萎了,后半夜的漆黑终究还是浸染进来。

——————

清河庄众人从书屋这个焦点,慢慢转向不日来临的五月节。三三两两,商量着今年的竞舟比赛和到时候河沿加油的姑娘......

贾渊再次向温天衢递了一颗艾烟,顺便随意的提到,希望明天请余姑娘来书屋帮忙整理书籍。早就得到木小叶提醒的温天衢,拍着胸脯答应明天一定来,好像是在邀请他自己似的......

今夜终究过去,明天注定来临。平静的黑夜总是迎来热闹的第二个白天。

<div align="center">

,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div>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