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60(2 / 2)

李世民恨铁不成钢:“你们这么弄,我想保你们都保不住!”

还要听魏征带着御史喷人。

好消息是魏征喷过尉迟恭和程知节,憋了好几天的火应该下去不少,他的危机暂时解除。

想到这个,李世民脸色好看了一些。

尉迟恭察言观色,趁机进谗言:“圣上免了我们的打吧,反正魏征已经走了,没有人会知道的。”

李世民冷笑一声:“想得美!”

君无戏言,说了要打就肯定要打,不过行刑之前,李世民还给他们安排了一个任务,就是护送李承乾去探望张亮。

李承乾:“……”

怎么说呢。

这个阵容,恐怕张亮不会很高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50-160(第9/16页)

第156章

常松给准备好了药材等物,李承乾带着,由尉迟恭和程知节护送着去张亮府上探望。

张亮知道李承乾来了,强撑着到门口迎接。李承乾这才知道他伤得比尉迟恭和程知节严重得多,鼻青脸肿,脸肿成了猪头,五官都看不出来了,看起来有点可怜。

李承乾看了程知节和尉迟恭一眼,二人一个看天一个看地,就是不和李承乾对视。

李承乾:“……”

难怪御史揪着他们两个不放,哪有三人混打,只有一个人受伤的,这个理由确实太敷衍了点。

想到李世民那句“张亮也是武将,宿国公和吴国公只受了皮外伤,想来他的伤也重不到哪里去”,李承乾有点心虚。

见张亮要行礼,连忙将人扶了起来,温和中不失热情地说:“张公有伤在身,这些虚礼本该免了才是,怎么还出来了?”

“太子殿下驾临,下臣不敢失礼。”张亮木讷地说。

单只这么看,真是一个愚钝憨直,又知晓进退规矩的忠臣。难怪李世民会看错,谁能想到这样一副皮囊下,包裹的是一副花花肠子呢?

李承乾携着张亮的手进屋,很贴心地没有去厅堂,而是直接去了张亮的寝房,让他躺下休养。

张亮脸色涨红,一副无所适从的样子。

李承乾心里啧啧两声,面上依旧不动声色,询问他的病情。

张亮讷讷:“只是一些皮外伤,养上一些时日就好了。”

“那就好。”李承乾舒了一口气的样子,“阿耶听说张公受伤,心中十分挂念,可惜他出宫不方便,只能让我代为探望。您可得好好休养,阿耶还等您养好身体后继续为朝廷效力呢。”

张亮弱弱应了,压根不敢和李承乾对视。

毕竟他前些日子还在撺掇李恪抢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如果一直不曾被发现也就罢了,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他在李承乾面前难免心虚。

况且李承乾是太子,未来极有可能登顶帝位,心虚里便又多了几分恐惧。李承乾如此热情,从前的事黑白不提,还口口声声说李世民如何惦记他看重他,张亮不仅没有放下心,反而更加害怕,总觉得眼前是一只笑面虎,看似温和无害,实则是在观察从哪下口。

李承乾察言观色,自然明白张亮的想法,见他战战兢兢,在心里得意地哼了一声。

算计他!活该!

和张亮说了几句场面话,李承乾指着杵在旁边的尉迟恭和程知节道:“你们因言不合大打出手,按说三个人都有错,不过张公伤得严重,阿耶就免了你的处罚。罚了宿国公和吴国公杖刑,算是他们下手没有轻重的过错,张公也别再放在心上了,我今日就做个和事佬,你们握手言和,这件事就翻篇了。”

张亮脸色微微扭曲。

什么言语不合大打出手,分明就是尉迟恭和程知节故意下套害他!他一直关注着这件事,自然知道李承乾所谓的处罚,只是罚二人一年俸禄和杖责十下,比起他受的伤和委屈,这个处罚算很轻了。

张亮不甘心,但他不敢说。

心里把尉迟恭和程知节骂了几百遍,面上一点也不敢露,闷闷地说:“殿下严重了。”

张亮不情不愿地与尉迟恭二人握手言和,李承乾又和他闲话几句,就以他需要休养为由离开了。

走出张府没多远,尉迟恭就忍不住咧开嘴,笑得露出牙花子。

李承乾:“……你笑什么?”

“大郎君看到张亮那憋屈样了吗?”尉迟恭一拍大腿,笑得更欢,“他不高兴,老黑就高兴了。”

李承乾面无表情地提醒他:“你们等会还要去领刑杖。”

到底谁比较惨啊!

尉迟恭摆摆手,不在意地说:“不就是十杖吗?不要紧!”

他们打过那么多仗,受过大大小小的伤不计其数,十杖根本不算什么,能用来看张亮那厮的笑话,值了!

李承乾:“……”

他有些无奈:“两位伯父平时也不是鲁莽的人,今天怎么这么冲动?”

程知节冷哼一声:“藏藏掖掖做什么,就得让那些小人知道我老程的拳头不是摆着玩的,少生些乱七八糟的心思。”

“这才是第一次,下回就要用马槊招呼他们了!”尉迟恭声音特别大,声怕别人听不到一样,“老黑许久不杀人,正好让我练练手!”

李承乾不用回头,都能感觉到后面的张家人气息一窒。

“走吧走吧。”害怕真把张家人刺激出个好歹,李承乾连忙拉着二人走了。

回宫后,李承乾去向李世民复命,尉迟恭和程知节则去领罚,十杖花不了多少功夫,不一会儿二人就龇牙咧嘴地被小太监扶着回来了。

李承乾皱起小眉毛:“不是说十杖不要紧吗?”

“就是一点皮外伤,养上两天就好了。”尉迟恭对李承乾挤挤眼。

到底是挨了十棍子,再怎么也不可能一点事也没有,不过相比从前受的伤的确不算什么,加上行刑的侍卫知道分寸,所以尉迟恭和程知节二人受的伤并没有他们表现出来的这么严重。

但为了迷惑外人,装还是要装一下的。

李世民让人去传太医,又苦口婆心地叮嘱:“你们两人最近就留在府上养伤吧,过几天风波过去了再回来当差。以后做事可不要这么莽撞了。”

二人嘿嘿傻笑,就是不答话。

“……什么意思,不听话是吧?”李世民阴恻恻地问。

尉迟恭和程知节:“……听话听话!”

李承乾偷偷笑了两声,从书包里摸出两瓶伤药,给尉迟恭和程知节一人一瓶:“这是实验室新研制的伤药,比从前的药效果好,你们先拿着用,之后我再让人送几瓶到你们府上。”

咦?

说到这个两个人就不疼了,两双眼睛像四只灯泡,齐刷刷亮了起来,原本因为疼痛略显扭曲的脸更扭曲了——

兴奋的!

“新伤药?是大郎君做出来的?”

就连李世民也一脸惊喜:“什么时候研制出来的,朕怎么不知道?”

“昨天才从实验室送过来,我让孙阿翁看过了,他也说药不错,没有什么问题,本来打算等会告诉阿耶的。”李承乾对尉迟恭和程知节歉然道,“这是实验室新出的药,还没大量试用过,两位伯父的伤如果不重可以不用。”

其实他早就让系统看过了,能确定这确实是上好的伤药,要不然也不会给二人用。

尉迟恭二人连连摇头:“大郎君的药肯定是好的!”

李承乾从来就没有叫人失望过,他说这药效果好,那就肯定错不了。

尉迟恭和程知节盯着手里的伤药两眼放光,牙都要咧到耳后根去了。战场上最重要的是什么?

——粮食、兵甲和伤药啊!

若这伤药效果确实好,放到战场上不知又能救下多少儿郎性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50-160(第10/16页)

李世民自然也想到了这点,忍着激动问:“这药造价如何?制作麻烦吗?”

李承乾从包里翻出伤药的制作方法给他们看,李世民三人一看,用得都是最简单的药材,步骤也很简单,应该比之前的伤药还便宜些。

等到太医来了,李世民让他也看了一遍,倒不是不信任孙思邈,就是想亲自听太医再说一遍。

听到太医说看起来确实是好药后,李世民三人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直到太医走了才停下来,对李承乾道:“这个方子就放在我这里吧,试药的事我来安排。”

李承乾点头,他本来就是这个意思呀。

不过眼下最要紧的……

李承乾指了指门口:“太医还没给两位伯父把脉呢。”

李世民笑容一顿,对哦,激动起来把这事忘了,直接叫人退下了。

倒是尉迟恭和程咬金笑容不改,咧着大嘴道:“没事没事,一点小伤,根本用不着看大夫。”

叫太医本来就是做做样子,叫外面的人以为他们受伤不轻,至于看的是人还是药并不要紧。

看药他们还更高兴呢!

尉迟恭嘿嘿一笑:“我们用大郎君的药就行!”

李承乾板着小脸:“不可以哦,再好的药也不能代替大夫,你们必须好好看大夫,不然我不给你们药了。”

尉迟恭和程咬金应了。

等两个人走了,李承乾还在纠结要不要送点金银宝器给他们。

李世民不懂:“送这些做什么?”

“两位伯父是为了我们才被罚的,难道不要补偿他们吗?”要不是为了给他们出头,尉迟恭和程知节何必和张亮对上,又被骂又被罚,他们也得表示表示吧?

李世民不怎么在意:“表示一下可以,但不要送金银珠宝,倒显得见外了。”

李承乾从善如流:“那送什么?”

李世民思考了一下:“你那不是有好酒吗,送几坛给他们吧。”

李承乾:“……他们是伤员!”李世民:“我知道,怎么了?”

李承乾:“……受伤不能喝酒,对伤口不好!”

李世民摸着下巴,他当然知道受伤不能喝酒,但这点伤对他们来说实在不算什么,以前打了胜仗,庆功会上吊着胳膊腿喝酒的大有人在。

不过现在不比从前,尉迟恭和程知节年纪见涨,是该仔细些了。于是李世民在李承乾灼灼目光中点点头:“那你送过去,朕让他们现在不要喝,等到伤好了再喝。”

李承乾:“……”

这是什么馊主意?

他小小叹了一声:“我还是自己想想送什么东西给两位伯父吧。”

阿耶是指望不上了。

稚嫩的肩膀承担了太多。

李世民全然没把儿子的无语放在心上,上前两步一把把他抱了起来。

李承乾挣扎两下未果,挺着胸膛抗议道:“阿耶,我已经是大人了,你不能再随便抱我啦。”

“哦?”李世民颠了颠他,诱惑道,“那要不要骑大马?”

李承乾抿着嘴,在做大人和骑大马之间犹豫了两秒,闭着眼睛大声道:“要骑!”

李世民斜眼:“不是大人了吗?”

李承乾往李世民身上爬,梗着脖子道:“大人也可以骑大马!”

骑大马并不是真的骑马,而是李承乾坐在李世民脖子上,被他背着跑来跑去①,是李承乾小时候最喜欢的游戏之一,这两年李世民说他长大变重了,都不陪他玩了。

李承乾双手抱着李世民的头,胳膊也被李世民捉住,挺胸抬头坐在他脖子上,得意地“嗷”了一声:“冲鸭!”

李世民加快脚步,李承乾被颠来颠去,乐得不行。

伺候的人都低眉敛目,压根不敢看,只有常松眉开眼笑,毕竟看习惯了=-=。

为了作为皇帝和太子的威严,他们只在御书房里玩了一会儿,并没有出去。但他们不知道,有两位大臣正好有事求见,刚走近御书房就透过玻璃窗看到了这一幕,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早知道圣上看重太子、喜爱太子,但也没想到竟然喜爱至此!

莫说李世民是皇帝,即便在普通官宦人家,也极少有父亲当马给儿子骑的,更不要说还是这么大的儿子。

大家都是差不多的相处模式,老子见了儿子板着脸,生怕给一个好脸色臭小子就敢开染房,儿子见了老子战战兢兢,老鼠都得笑他们老鼠胆。怎么就你们皇家不一样?

心里有点酸,心一酸手就痒,想写奏表弹劾了。

呸!不成体统!

再仔细一想,圣上为什么敢这么宠着太子殿下?还不是因为人家争气!

从不恃宠生娇就算了,还特别有本事,换成是他们儿子,也恨不得捧到天上去。

这样一想心里更酸了,很想立刻回家打儿子。

也难怪张亮被教训得那么惨,人家父子关系好成这样,还上赶着去找事,这不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吗?

之后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固若金汤,其中也少不了这两位大人宣传的功劳,那就是后话了。

从御书房回去,李承乾让人开库房挑了一些好药材送去尉迟恭和程知节府上,想了想,还是添上了几坛好酒,叮嘱他们伤好前不许喝。

收到酒的尉迟恭和程知节:“……”

真是痛并快乐。

原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过了几天,李承乾又收到消息,李世民向外透露李承乾才是神仙转世。

朝臣脑瓜子嗡嗡的。

什么,太子殿下才是神仙转世?

仔细想想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大家之所以认定李世民乃神仙下凡,一开始是因为疯马事件。疯马袭击李世民和李承乾,却被李世民身上的圣光(?)弹开,李世民和李承乾毫发无损,那匹疯马却被摔晕了。

这件事发生在大庭广众之下,很多人都看到了。当时李承乾年纪小,还没有如今这样的功绩,虽然比一般孩子出众些,但也只是小打小闹。相比之下,李世民年纪轻轻就立下不世之功,还极有可能问鼎天下,大家当然会认为李世民是天上的将星或者紫微星。

思维形成就没那么容易改了,就算李承乾后来越来越优秀,也没有人往这方面怀疑过,毕竟李世民也不差呀!

不过现在这么一说,大家就反应过来了,当时那疯马冲撞的可不止李世民一个人,李承乾可不也在吗?

加上他后来发明了那么多新鲜东西……原先还不明白,他一个小孩子哪来的那么多新奇想法,如果是神仙转世就不奇怪了。

天宫嘛,自然什么东西都是好的。

一时之间,百姓对李承乾推崇更甚。

本来因为他的种种惠民之举,在百姓之中就很有威信,现在更是如此。借着他的名声,玉米土豆等粮种、曲辕犁和水转翻车等农具、线装书和活字印刷术被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50-160(第11/16页)

传播得更广。各地刚开设的格物学堂从半死不活变得爆满,其中甚至不乏女学生。就连李承乾以前卖出去的玩具,都成了有市无价的东西。

很多人找到尉迟恭等人,询问他们是不是早就知道这事?

尉迟恭趴在床上,还要倔强地扬起下巴冷笑:“是不是早知道又怎么样,难道你不知道,就会学张亮那厮对殿下不敬?”

来人:“额……自然不会。”

李承乾就算不是神仙转世,也是最有本事的皇子,圣上最宠爱的儿子,大唐名正言顺的太子,他又不是多长了两个脑袋,也不是缺了半个脑子,犯不着为了虚无缥缈的名利犯这么大的风险。

张亮:“……”

当然,如果早知道李承乾是神仙转世,他可能会早早抱大腿也不一定,而不是想着李建成的结局置身事外,现在再想巴结恐怕也没机会了。

有点遗憾,但想想张亮,心里就又舒服了,好歹没自作聪明得罪人。

张亮:“………”

大家还在晕晕乎乎消化这个消息,李世民又放了一个大招,他在大朝上宣布,以后的奏表分轻重缓急,分一部分到东宫给太子处理,太子处理不了的再给他。

大臣们:“!”

太子这么小就要参与政事啦?

这和之前在门下省和民部的参政不同,之前那属于学习,当然也可以说别人向李承乾学□□之不插手具体事务。

现在就不同了,正儿八经需要自己上手办事的。

且李世民对李承乾又格外看重,一般太子参与政事,不过是在朝中找一个中书舍人之类的官职,厉害些执掌一两个部门,比如曾经的秦王。

但李世民居然直接将一部分奏表分给李承乾处理,这相当于直接把皇帝的一部分权利分给李承乾,不可谓不看重信任。

这下大家彻底不敢打歪主意了,毕竟李世民这两步动作意思很明显,就是——

不许欺负我儿子!

其他人是暂时消停了,才听到这个消息的李承乾却仿佛被雷劈了,反应了好一会才跑到御书房,气呼呼地质问:“阿耶欺负我,说好了暂时不让我管政事,你怎么能先斩后奏!”

第157章

李世民心中发虚,面上却不露,让李承乾坐下才哼道:“这是殊荣,别人都说我对你好,只有你自己不满意,还觉得我欺负你。”

说着他自己还有点委屈。

李承乾当然知道这是为他好了,但是……

他定定看着李世民:“真的不是想趁机偷懒吗?”

咳!

也有一点这个原因吧。

朝政又多,魏征盯得又紧,李世民竟是一点空闲都没有,除了每天早上雷打不动的骑射练习,其余时候不是和大臣商议政事,就是闷在书房看奏表,别说招猫逗鸟,他连陪长孙氏说话的功夫都快没有了。

这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

李世民理直气壮:“你是太子,为朕分忧是你的职责。”

李承乾噘嘴:“可是我还小。”

“前几天不是还说你是大人了吗!”李世民道,“再说有才不在年少,你有这个本事,阿耶自然不能埋没了你。这两年在门下省和民部走动,大家可都夸你呢。”

李承乾听到自己被夸,不由咧开嘴笑了一下,随后想起自己正在生气,又板下小脸一本正经:“但我在门下省和民部只是查漏补缺,和正经处理政事不一样的。”

“嗯嗯。”李世民点头,“所以才要学习锻炼嘛。你是太子,这些总要会的。”

李承乾:“……”

李世民看臭小子愁眉苦脸,有些不解:“你为什么这么不想掺和政事?”

他疑惑很久了。

李承乾并非懒惰的性子,素日读书十分勤勉,初习武时倒有些不情愿,后来被李世民逼着早起,又见识过孙思邈的鸡粪酒,现在也每日练习不辍。更别说在基建(这个词还是跟李承乾学的)上的热情了,还在府上的时候,大热天孵鸡蛋,天寒地冻烧红砖,事事都亲力亲为,为了了解农事、研制农具,还特特跑去庄子上住了许久,令朝野上下称赞不休。

偏偏让他处理政事,就跟要了他半条命似的。从前让他去门下省、后来去民部,到现在处理政事,桩桩件件都不乐意。

李世民心里存了个疑影,别是这孩子天生不爱俗务,不喜欢理政吧?

这种事不是没有,譬如南陈后主陈叔宝就醉心诗文和音律,无心朝政。或许李承乾也是如此,只是他喜欢的是基建罢了。

李世民当然不认为李承乾会和陈叔宝一样荒废政事,他了解自己儿子,事情不做也就罢了,一旦做了就会尽心尽力。正如他当初不想去门下省和民部,但去了后表现也很好。想来做皇帝也是如此。

是的,就算李承乾果真不爱理会俗务,李世民也没打算换掉他。

废太子的下场在那摆着,李世民可不会拿宝贝儿子的身家性命去赌下一任帝王的肚量。况且不喜欢理事的又不止李承乾一个,李世民自己还不喜欢干活呢,谁不是一边发疯一边做事?

但不喜欢和干不好是两回事,李世民相信李承乾,不可能因此舍弃他。再说孩子还小,不懂权利的好处,多教一教,等长大些说不定就好了。

李世民替自己鞠了一把同情泪,别的皇帝都害怕皇子野心膨胀,就他担心太子权利欲太低,一不小心就要撂挑子不干,可真是太难了!

李承乾听了李世民的问话,又苦着小脸叹了一声:“因为我太忙了!”

李世民一愣:“你不就是读书,半下午去民部一会儿,能有多忙?”

“你不懂。”李承乾沧桑地说。

谁能懂?他上得是两份学啊!

要学的东西是两份,上课时间是两份,就连功课也有两份。现在系统里学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他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融会贯通,自然就越来越忙。

再说他还想着民部赚钱的事,没那么多精力管别的了。

李世民呵呵一笑:“这么忙,倒是有功夫去园子里逛。”

“我那是休息!”李承乾理直气壮,“一直坐着对身体不好,一直学习脑子也会转不过来,所以隔一会儿就要起来活动一下,这叫磨刀不误砍柴工!”

“是是是,你说得对。”李世民往椅子上一靠,开始耍无赖,“反正旨意已经下了,你说怎么办吧?”

李承乾仰着头长叹一声。

君无戏言,李世民已经在朝上说了此事,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这活不干也得干。

为今之计,只能压缩别的时间了。

李承乾想了想:“我跟陆先生商量一下吧。”

李世民点点头,又补充道:“陆先生若不答应,你告诉朕一声,朕替你跟他说。”

“哼!陆先生最好了,肯定会替我考虑,才不会逼我呢!”

李世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50-160(第12/16页)

他心虚地替自己找补:“你不是说外面还有很多国家都很厉害,想要大唐追上他们吗?阿耶不懂这些,做起事来难免束手束脚,若你有处理政事之权,想做点什么不是更方便了吗?”

李承乾一愣,好像是这么个道理哈。

他眼睛一点点亮了起来:“我想做什么都行?”

李世民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抬抬下巴得意地问:“说吧,你想干什么?”

李承乾毫不犹豫:“先拨一笔钱,把各地太医署建起来!”

李世民:“……不行,国库不能随便动。”

“……”李承乾鄙视地看着他。说好的想干什么都可以,不到一分钟就反悔,脸呢?

李世民抬起的下巴缓缓收了回来,梗着脖子反驳:“你问我是不是做什么都行,我可没答应!”

李承乾:“……”

李世民轻咳一声,解释道:“国库不丰,钱还是用在刀刃上才好,太医署的事再往后推一推吧。”

李承乾也明白这个道理,不是太医署不重要,只是国库要担着的事太多了,太医署的确还算不上刀刃,李世民的选择也不算错。

只是太医署已经招生好几年,头一批学生已经快要结业了,如果再建不起来,就要耽误对他们的安置,不利于以后招生。太医署为此一直发愁,问过李承乾好几回了。

李世民:“除了钱不能动,别的你想做什么都可以!”

“真的?”李承乾狐疑地看他。

李世民拍着胸膛:“真的!”

李承乾:“那我想鼓励百姓经商。”

“……”

李承乾眨巴着大眼睛:“阿耶怎么不说话了?是又要反悔吗?”

“不是!”李世民断然否认,义正言辞道,“我只是不明白你为什么提起这个,难道这就是你为了充盈国库想出来的办法?”

“对呀对呀!”李承乾小鸡啄米般点头,“只靠种地,我们大唐是富不起来的,只有让大家经商赚钱,百姓有钱了,朝廷才能有钱,阿耶你说对不对?”

国家的经济很重要的!他在系统里学到过,华国上个世纪也曾困顿过,后来就是进行经济改革,短短几十年就实现经济腾飞,一跃成为世界强国,创造了一个奇迹。

当然不能把政策照搬过来啦,但这个思路却是可以借鉴的。

李世民叹了一声,摸着儿子毛茸茸的小脑袋问:“你知道为什么历朝历代都抑制商业吗?”

“我知道呀。因为经商的收益远远超过种地,如果不进行抑制,农民就会放弃田地跑去经商,粮食收成不足,大家都要饿死了。”李承乾做过功课,回答起来毫不费力,“还有就是,商人不像农民那么好掌控,他们有了钱和实力,说不定就会做出一些对朝廷不利的事情。”

李世民点头:“那你还认为应该开放商业吗?”

“我还是这么认为。”李承乾看着李世民,眼睛亮晶晶地说,“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以前田地亩产少,一家人种地,收成可能连自己家人都不够吃,所以才要很多很多人种地。但现在我们有玉米、有土豆,只要一部分人种地就能养活整个大唐,为什么还要把百姓都困在田地里?”

他撇撇嘴:“担心商人坐大危害朝廷就更多余了,任何组织权势过盛都会危威胁到朝廷,不止是商人。”

士人可能结党、世家更是跗骨毒瘤,这些朝廷都不管,怎么偏偏就要限制商人呢?

若为此固步自封,耽误大唐发展,就更不值得了。

李世民认真听了他的看法,没说好还是不好,只是道:“既然你提出来了,想必已经有几分准备,有没有奏表?”

李承乾嘿嘿一笑,从书包里翻出写好的计划表给李世民。

这份计划表费了他很大心思,光是查阅资料和学习经济知识就花了大量精力,写计划的时候也很用心,还咨询了很多人。从大的改革方向,诸如政策扶持、对外贸易,到一些小细节,比如乡镇贸易市场管理条例等等,事无巨细,写了厚厚一本。

李世民大致扫了一眼,点点头:“知道了,我有时间再细看。”

“嗯嗯。”李承乾垂头丧气地走了。

虽然成功把计划表递到李世民面前,但是他来的目的没达到——他还是得处理朝政,而且并不能想做什么做什么。

唉!

阿耶画得这个饼,它好硬好难消化啊!

李承乾回去和陆德明商量上课时间的事,李世民等他走远了,才嘿嘿一笑,拿起方才的计划表看了起来。

李世民早就想着鼓励发展工商业,只是还没腾出手去想去做,没想到李承乾跟他想到一块,还写了奏表!

嘿嘿,看看这臭小子有没有什么好点子。

第158章

李承乾和陆德明商量了一下,决定以后每天只上半天课,下午的时间则用来处理政事。

李世民则用最快的速度,给李承乾安排了一些帮忙的人手。

东宫不止是太子居所,更是一个小朝廷。太子拥有自己的班底,官署设置与三省六部相似。当初李世民做太子时东宫就人才济济,只是李承乾年纪小,之前也没有领什么差事,所以东宫没有安排多少人。

现在要协助李世民处理政事,别的也就罢了,能帮忙做事的先安排上。

李承乾看着手里的官员名单,问自己的小伙伴:“你们想不想做官啊?”

杜构他们是李承乾的伴读,现在又帮他处理政事,给他们在东宫安排一个官职也在情理之中。

杜构正在把送来的奏表进行分类,闻言没说话,先看向苏琛。

苏琛摇头:“我还想多读几年书,暂时不想做官。”

领了官职就不如现在自在了,反正现在帮着李承乾处理政事同样能积累经验,反正他现在年纪还小,很不必急着要一个官位。

李承乾点头,对他的计划表示认同,目光略过杜荷看向杜构。

杜构是松了一口气的,他现在也不想领官,本来还有点担心,如果苏琛想做官的话,他拒绝了不太好,倒显得苏琛功利心重似的,现在就没什么顾忌了。

杜构对李承乾道:“我想参加科举。”

啊?!

“你要参加科举?”杜荷看奏表看得昏昏欲睡,听到这话一个激灵回过神来,非常不解,“为什么要科举啊?”

这时候科举才开始发展,还不是朝廷取仕的主要途径。官员大部分通过举荐或者家族荫蔽入仕,然后再按部就班地晋升。

杜构是杜如晦的长子,又是李承乾的伴读,日后仕途必定顺风顺水,实在没必要参加什么科举。

杜构温和笑笑:“读了这么多年书,我想看看自己是什么水平。”

杜荷顿时肃然起敬,这些文化人可真狠。

李承乾倒觉得杜构的想法不错,在他的计划里,荫蔽制度迟早要被取代的,未来取仕的主要手段肯定是科举,如果杜构通过科举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50-160(第13/16页)

仕,对他的前途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且杜构在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还能参加科举,也能作为朝廷的一面旗帜,鼓励更多贵族和平民参加科举,对科举制度的发展大有裨益。

李承乾眼睛亮晶晶的:“如果你要参加科举,现在就得开始准备了,我们虽然也学习经义,但是跟科举的侧重点不一样,你得花点心思研究一下。最好跟陆先生说一声,把你的课程安排改一改!”

杜构脸有点发红:“不用改课程,我还是和殿下一起上课,晚上再自己研究便是了。”

他只是伴读,哪好意思让先生这么费心?况且李承道去实验室了,苏琛跟不上李承乾的学习进度,现在杜构才是李承乾真正意义上的伴读,如果他再跑去学别的东西,李承乾就只能自己一个人了。

李承乾伸长胳膊拍了拍他肩膀:“我自己读书可以的,你只要好好准备就行了。”

他摸着下巴思索,陆先生没有参加过科举,可能没什么经验,但其余几位助教也都是博学鸿儒,好几位都是进士出身,可以让他们传授一下经验。杜构学问又好,考中进士应该不难。

李承乾在心里盘算,同时也在处理政事。有不懂的就和小伙伴商量,或者向陆德明和李世民专门安排教导政事的先生请教,问三省六部的长官也可以,如此一段时间过去,他便渐渐适应了。

入了冬,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李承乾收到消息,太医院又出去义诊了。

与此同时,实验室刚研究出来的新药也被证实药效卓著、没有副作用,并且造价低廉,可以投入生产了。

伤药方子没有公布给百姓,一则这配方用到的药材不贵,但配比、处理和制作都有一定门槛,叫百姓知道了胡乱制作,费钱费力也就罢了,最怕的是治病不成反而害人害己。药这种东西,怎么仔细都不为过。

第二点就是,朝廷需要钱。

伤药利润虽小,但蚊子腿也是肉,聊胜于无嘛。

于是李世民和各大药铺合作,朝廷将伤药方子告诉药铺,药铺可以随意使用,但要负责提供军队使用的伤药。

这个条件乍一看有些苛刻,毕竟朝廷有几十万大军,伤药也是一笔不菲的花费,一般人都出不起这钱。

但这伤药效果实在太好了,以后肯定是百姓常用药之一,如果别的药铺有,他们却没有,不知道要明里暗里损失多少病人。

若只一个伤药方子也就罢了,能被朝廷找上门合作的,大多都是延续百年的医药世家,都有一点看家本事,没有伤药也还有别的药,总不至于伤筋动骨。

但大家都知道,这伤药是太子殿下拿出来的!

且不说太子殿下那神仙转世的身份是真是假,至少他的本事是有目共睹的。那实验室才建起来多久啊,就拿出了这么好用的伤药,说不定以后还会有好药,难道都要拒绝吗?那他们的药铺是真的不想开下去了!

再退一万步来说,朝廷提出的合作,哪有他们拒绝的余地?

总之合作就这么达成了。

好在这伤药造价的确不高,且如今边境安稳,没有大规模战争,伤药的用量远没有想象中多,各个药铺分一分,需要每家承担的就不是那么多了。

而这个方子却是能一代一代传下去的,短时间看药铺吃亏,长远看却是互惠互利。

对于这个结果,最得意的就是尉迟恭和程知节,认为军功章上也有他们的一份——毕竟是头两个身先士卒试药的人,那天回家就用上了,比太医院还要快上两天。

效果也很好,比预想中提前好几天就痊愈了,不过二人硬生生多装了几天病,据说憋得在家天天喝酒。

对的!就是李承乾送他们的酒。

据说他们喝得十分珍惜,平时都用大碗喝酒的人,这回都用小酒杯细品了,李承乾听了,就脑补出两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捏着小酒杯小心翼翼的样子,不忍之下又送了他们两坛。

尉迟恭和程知节的“功劳”不说,这次真正的功臣却是实验室的学生们,李世民都一一给了封赏,其他人也就罢了,李承道这次也出力不少,但他本来就有郡王爵位,李世民登基后并未废除,他的功劳又不至于晋爵,故而只是赏赐了一些金银,待日后功劳积累得多了,就可以顺理成章晋升亲王。

李承道受了恩赏,还特意回了长安一趟谢恩,之后李承乾又陪他去探望李渊。

当初李渊最喜欢的孙子就是李承乾和李承道,从前李建成是太子,李承道是太子嫡子,李渊便多替李承乾操心。

如今处境颠倒,李承乾已经坐稳太子之位,李承道却是废太子之子,虽然李世民大度,令他给李承乾做伴读,终究不能使人放心。

现在看到李承道找到自己的路,而李世民也愿意给他机会,李渊提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拉着他的手好一番叮嘱。

李承乾却注意到炕桌上放着一张药方。

他眉毛一皱:“阿翁身体不舒服吗?”

李渊愣了一下,顺着他的目光看到那张药方,表情就变得有些奇怪,有一点高兴、一点得意,还有亿点点尴尬。

“没什么,阿翁没有不舒服。”

李承乾还是不放心:“没有不舒服为什么要喝药?阿翁不要骗我了!”

李承道也关切地看着李渊。

李渊:“……不是我不舒服,是柳宝林,她身子有些不爽。”

“哦。”李承乾舒了一口气,柳宝林是李渊的后妃,年轻体健的,应该没什么大事。

他随口问:“柳宝林哪里不舒坦?”

“……”李渊轻咳一声,声音也变低了,“……她有身孕了,胎气有些不稳,所以……”

李承乾眨眨眼,目光落在李渊花白的胡须上,由衷道:“阿翁,你好厉害啊!”

李渊:“……”

李渊:“…………”

夸得很好,下次别夸了!

李渊老脸微红,板着脸道:“你小孩子家家懂什么,不许胡说!”

“我才没有胡说呢!”李承乾一手叉腰,得意地抬起小下巴,“我什么都知道,生物课上都讲过!”

李渊:“……”

这什么生物先生太荒唐了,怎么能这么教孩子呢?

第159章

最后李承乾是被忍无可忍的李渊赶出去的,连带着许久没见还在新鲜期的宝贝孙子李承道一起。

李承乾站在王府大门前,茫然地挠挠头:“我明明是在夸阿翁,为什么他不高兴?”

李承道摇摇头,表示他也不知道。

“大人真是太复杂了!”李承乾仰天长叹。

李承道:“……”

看李承乾这么感慨,李承道想着是不是该安慰一下,虽然他并不觉得有什么好安慰的,甚至不明白李承乾为什么反应这么大。

阿翁是长辈,他不高兴了,做晚辈的受着便是,何必想这么多?

他在并不富裕的词库里搜索了几句安慰的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50-160(第14/16页)

,还没有开口,李承乾已经又满血复活,兴致勃勃地说:“我们回宫吧,杜荷他们也想你了,我们一起玩去!”

“……”李承道把快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并且暗暗松了一口气,好奇地问,“玩什么?”

李承乾:“过家家!我们扮演朝廷大臣,玩批奏表的游戏。”

李承道:“……”

“走啦走啦!”李承乾拉着李承道回宫看奏表。

李承道人生前些年是被当成未来皇帝培养的,对自己要求又严格,虽然为人古板了点,但政治素养还是不错的,要不然也不能令李渊和朝臣们交口称赞。

所以他现在看起奏表也有条不紊,配合着杜构和苏琛,分去了李承乾一大半工作量。

李承乾难得清闲,就把躺椅挪到窗户边,躺在上面晒太阳看闲书,杜荷坐在他旁边,捧着一本主角是将军的话本看得如痴如醉。

苏琛看完一本奏表,把写了内容总结的纸条夹在里面,放到重要但不紧急那一边,预备着李承乾有空的时候看。

这也是李承乾教他们的,把事情按照是否重要和是否紧急分成四种,紧急且重要的优先处理,不紧急又不重要的就可以随意一些,据说叫什么四象限时间管理法。

这方法的确管用,李承乾处理政事以来,从来没有耽误过一项要紧事,且还是在时间并不是那么充足的情况下,纵然李世民和朝臣对他期待颇高,还是被这个结果惊艳到了。

听说李世民将四象限法偷学了去,现在大臣们也开始学着用了,席卷大唐指日可待。

苏琛已经忙了半个时辰,按照孙思邈的要求起来活动筋骨,见李承乾和杜荷如此悠闲,平静的脸上闪过一丝嫉妒,悠悠道:“你们俩既然没事,不若一起看奏表吧?”

杜荷两眼一闭,假装没有听见。

李承乾眼睛都没从书上挪开,懒洋洋地说:“重要且紧急的奏表不是已经处理完了吗?剩下的等会儿再看,不用着急。”

苏琛:“……处理是处理完了,但你之前只看了我们总结的重点,如果不着急批别的奏表,可以把重要的再细看一下。”

“没有这个必要。”李承乾义正言辞,“我对你们百分百信任,你们提炼的重点肯定不会有问题!”

我谢谢你的信任哦!

苏琛无语地说:“殿下,是人都会出错的。”

“嗯嗯。”李承乾应得非常敷衍。

苏琛:“……”

还能怎么办呢?只能更加尽心尽力干活,免得出错连累李承乾罢了。

李承乾看苏琛又回去勤勤恳恳干活了,悄悄松了一口气。他当然知道人不可能不出错,但俗话说得好: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他不想干到死,就得学会适当放权,那么底下人出错也是他应该承担的后果。

趁着现在分给他的政务还不是很重要,正好可以实践一下,看这个思路是否可行,出错导致的后果他能否承担并弥补。

李承乾心里做着打算,心安理得地继续摆烂,见杜荷盯着书眼睛放光,就好气地凑过去看:“你看什么呢?”

“是汉朝李将军的传记。”杜荷随口答道。

李承乾微微蹙眉:“汉朝的李将军,难道是李广?”

李广算是比较知名的将领了,但李承乾记得他虽然个人勇猛,但缺少领军才能,是个优秀的先锋,但不是合格的统帅。

这个可不兴作为偶像!

杜荷本来就重武功胜过文化,被越带越偏怎么办?

杜荷摇头:“不是李广,是一个没听说过的人物,打仗特别特别厉害,他……巴拉巴拉。”

哦,原来是虚构的!

李承乾听着杜荷描述的故事,觉得也就那样。他从小就听李世民讲战场上的故事,可比这话本里写得精彩多了。李世民也比话本的主角厉害!

“怎么样?”杜荷说完一个故事,眼巴巴看着李承乾,“李将军是不是很厉害?”

“嗯……厉害厉害。”

见杜荷美滋滋,李承乾好奇:“这种话本有很多人喜欢吗?”

“当然!李将军这么厉害,谁能不喜欢他?这本是书铺卖得最好的话本之一,每天都有很多人慕名来寻呢!”杜荷捧着书叹气,“可惜我就快看完了,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这样的好故事看。”

李承乾摸着下巴:“我倒是知道一些故事,你想不想听?”

杜荷犹豫地说:“等我看完这一本吧。”

“不行!我就要现在讲!”

杜荷生无可恋,被李承乾拉着说故事,但李世民作为古今难遇的战神,他的故事的确精彩又刺激,远不是书生纸上谈兵可比,杜荷很快就忘了看到一半的话本,逐渐沉浸在李承乾的故事之中。

就连忙得团团转的李承道几个也不由自主分出一部分心神到故事上,做事的速度都慢了些。

李承乾深谙吊人胃口的断章之道,在极惊险的地方停了下来。

杜荷迫不及待地追问:“然后呢然后呢?”

李承乾呵呵一笑:“欲听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杜荷:“……”

李承道几人也怅然若失,杜构道:“从前只知圣上英勇无双,竟不知里面还有这么多故事。”

是啊,一般人只知道李世民打了胜仗,又打了胜仗,又双叒打了胜仗,至于打仗过程中发生什么,遇到什么危险,最后怎么打赢的,没几个人会在意。就连杜如晦也很少会和儿子提及,以至于杜荷和杜构都不知道。

杜荷眼睛发亮,显然今日之后又要多出一个偶像了。

李承乾想起什么,嘿嘿一笑:“你说如果我们把这些故事写成话本,会不会有人买?”

“肯定会!”杜荷非常肯定。

他几乎看遍了时下流行的所有军事话本,没有一个能比得上这个故事,再加上李世民在大唐百姓心中的地位,如果这个话本能写出来,肯定能大卖特卖!

李承乾两眼放光——都是钱!

太医署建设需要钱!铺路修桥需要钱!实验室发展也要钱!

他缺钱!

李承乾和杜荷对视一眼,杜荷摩拳擦掌:“写话本的事就交给我吧!”

“你能行吗?”李承乾有些怀疑,话本虽然算不得正经书,但也勉强算是文化领域吧,杜荷平时只喜欢舞刀弄棒,让他伏案写话本……怎么想都不靠谱。

杜荷拍着胸脯保证:“我可能写不了别的话本,但军事的肯定没问题!不过你要多给我讲点圣上打仗的故事啊!”

李承乾嘿嘿一笑:“没问题,我还能让阿耶亲自给你讲。”

杜荷眼睛一亮,随后又缩缩脖子,怂怂地说:“那、那还是算了吧。”

李承乾无语:“你就是当代叶公好龙——杜公好我阿耶!”

杜荷脖子一梗:“昂!我就是怕圣上,怎么了?”

李承乾:“……”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50-160(第15/16页)

真是有被打败。

“好吧,我给你讲就是了。”

反正李世民那些故事都快盘包浆了,他听了好多年,每个细节都清清楚楚。

就是李世民知道了可能会有点失望,臭阿耶可自恋了,动不动就喜欢讲过去的光辉事迹。但家里几个孩子都听了很多遍,很难再提供充足的情绪价值。

如果杜荷愿意听,李世民肯定乐意说,真是可惜——

李承乾心里一叹:回头就告诉阿耶这个消息,让他捶足顿胸去!

嘿嘿!

第160章

李承乾和杜荷一拍即合,说干就干。

宫女给准备了纸笔,李承乾说,杜荷埋头记重点,时不时还要询问一些细节。

杜构有些迟疑:“这样是不是不太妥当?”

“有什么不妥?”李承乾不明白他的意思。

杜构道:“圣上是天子,把他写到话本里,似乎……”

他犹豫着要不要说,李承道板着脸接话:“不太庄重!”

杜构小幅度点头。

就是这样!

圣上那么威严,怎么可以把他的故事写成话本供人传阅呢?

李承乾不解:“《论语》写的是孔圣人的言行举止,《史记》写的也是诸位先贤的生平,这都是流芳千古的名著,怎么会不庄重呢?”

杜构和李承道舒了口气,如果是这种类型,也不是不能接受。

杜荷则默默放下了笔,这种类型他写不了!

学渣不配呜呜呜!

李承乾想起他看过的那些人物传记,外面那些国家的名人们喜欢用这种方式分享自己的经历,并不会令他们形象有损,相反,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和深刻的思想会令读者更加崇拜甚至敬仰。

也不需要写作者有多好的文采,越是简单易懂越有利于阅读和传播,写得像话本一样生动有趣就更好了。

所以他一把抱住杜荷:“我需要你!”

杜荷一扫方才的萎靡,瞬间精神抖擞起来:“好的!”

“写完阿耶还能写阿翁、尉迟伯父他们、杜伯父他们也很厉害,我阿娘、平阳姑母、萧瑀萧伯父、陈家二娘、还有孙阿翁,他治病救人的故事也很有意思……”优秀的人实在太多,十个指头都数不过来,李承乾咧着嘴美滋滋,“咱们能写的人太多了!”

这些可都是钱!

杜荷撅撅嘴:“我只喜欢写军事相关,其他的不感兴趣。”

“我给你润笔费。”李承乾举起两根手指,“两成。”

两成看似不多,但考虑到李承乾插手的生意向来赚得多,这两成就很不少了。

杜荷心动了一下,犹豫片刻后还是拒绝,他又不缺钱,不想写不爱的话本。李承乾蹙起眉想了想:“那好吧,反正你不一定能写好,现在说这些太早了。”

杜荷:“??”

“谁说我写不好!”杜荷不服气地反驳,“写就写!不就是几本话本吗,我肯定能写好。”

李承乾轻啧一声,十分引人遐思:“你还是先把阿耶这本写出来再说吧。”

杜荷气势汹汹:“这就开始写!”

本来还不怎么着急的,现在说完就趴到桌上开始哼哧哼哧写。

杜构无奈地摇摇头,他这个傻弟弟真是被殿下拿捏得死死的!

他把已经分类过需要李承乾处理的奏表拿给他,又把其中一份单独拿出来,说:“太医署上折子请求批银。”

太医署最近在忙义诊,每年一入冬,患病的人数就会直线上升,拨给太医署义诊的钱根本不够用。

杜构知道李承乾关注太医署,所以才特意提起来。

李承乾下意识看向杜荷和他手下写了半页的纸,杜荷察觉到了,抬起头茫然地问:“怎么了?”

“没什么。”李承乾收回目光。算了,好歹是一起长大的兄弟,不好把他当生产队的驴。

看来不能指望靠话本(传记)解决燃眉之急了。

李承乾还在想从哪弄点钱给太医署用,第二天孙思邈就来了。

不用问,此行目的写作“请平安脉”,读作“要钱”。

太医署令是个老油条,知道这钱不好要,自己不想上门找晦气,就撺掇孙思邈出面,就是打量孙思邈和皇室一家关系好,要到钱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当然,那老头不认为自己奸诈,用他的话说,这叫合理利用资源。

虽然是带着任务来的,孙思邈还是给李承乾把了个脉,片刻后收回手,笑道:“殿下一切安康。”

李承乾并不意外,七十八郎一直都在监控他的身体状况,免得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沮,李承乾身体有任何问题,早早就被它发现了。

他指着旁边来汇报工作的戴胄:“来都来了,孙阿翁给戴尚书也把个脉吧。”

戴胄:“?”

李承乾十分真诚地说:“戴伯父掌管民部辛苦了,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我和阿耶还要仰仗你呢!”戴胄:“……”

有点感动,但是不敢动。

杜荷他们都在,李承乾不让孙思邈给他们把脉,单单只给他把脉,总觉得不对劲,前面说不定有坑。

不管怎么说,孙思邈还是给戴胄把了脉,得出除了有点思虑过甚之外没其他毛病的结论。

李承乾放下心,主动道:“孙阿翁这次过来是为了银子的事吧?”

孙思邈点头。

于是李承乾看向戴胄,身为民部尚书,这事当然该归他管啦!

戴胄:“……”

他下意识捂住胸口,才想到刚被神医孙思邈把过脉,这个病装不了一点。灵机一动捂住肚子:“下臣肚子疼,失礼了。”

说完一溜烟跑了。

众人:“……”

李承乾看着戴胄飞奔的背影轻啧一声,幸好他本来也没指望这个铁公鸡!

他问孙思邈:“孙阿翁,你那里应该有一些特别的药吧?”

“殿下指什么?”

李承乾:“比如能让男人重振雄风的那种。”

孙思邈:“……”

旁边的杜构本来在喝水,闻言差点喷出来,被呛得猛咳。

李承乾扭头看他:“你怎么了?没事吧?”

“我没事,倒是殿下你……”杜构眼睛微微睁大,“……你从哪学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李承乾一听这话就瞪圆了眼,不满地反问:“为什么你们都说我?这是正常的生理知识,怎么就乱七八糟了?”

杜构脸皮抽了抽:“……你们?殿下还跟别人说过这样的话?”

“没有跟别人说过,我只是听说柳宝林有身孕了,夸阿翁宝刀不老,他就不高兴了,说先生不该这么教我,还把我赶出来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50-160(第16/16页)

众人:“……”

李承乾长叹一声:“大人真是太复杂了,柳宝林怀孕,阿翁明明就很高兴,为什么不许我夸?”

众人:“………”

李承乾很快又恢复了活力,兴致勃勃:“我让人在长安各大药铺调研过了,这种药的需求量特别大,而且价格很高。”

他从旁边的架子上拿下一本册子,翻到其中一页给大家看,上面记录了各个药铺壮阳药物的销量数据。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药平时平时不显山不露水,暗地里居然有这么多人买!

杜构还眼尖地在上面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

啧啧啧……

李承乾挠挠头:“有点奇怪,这里面很多人孙子孙女都一大堆了,不知道为什么还这么想生孩子。”

众人:“…………”

年纪比李承乾大几岁,已经知道男女之间那点事的杜构赶紧转移话题:“这个不重要,只要我们能赚到钱就行了。”

李承乾点点头表示认可,扭头看向孙思邈,“我听说孙阿翁手上有更好的壮阳药配方,我们合作怎么样?”

孙思邈:“……”

他手里确实有房中药的方子,比市面上现有的强上不少,好些达官贵人私底下会跟他求上一些,他也借此赚了不少钱。

但拿来和李承乾合作做生意,不太好吧?李承乾还是小孩子呢!

孙思邈:“这事不……”

李承乾:“太医署不是没钱义诊了吗?卖壮阳药赚到的钱,除了给孙阿翁你的分成,其他的都给太医署用!”

孙思邈:“……事不宜迟!下臣这就让人取方子过来。”

趁着下人去取方子的空档,李承乾和孙思邈又就合作模式做了一番商讨。

李承乾的意思是,他提供资金、人力和管理,孙思邈则负责提供配方、技术指导和销售场地——也就是他的药铺。利润三七开:李承乾七,孙思邈三。

旁边一直埋头苦写的杜荷抬起头,茫然地问:“为什么孙阿翁拿三成,我只能拿两成?”

李承乾义正言辞:“孙阿翁还用他的名气给产品背书,省了多少营销压力,这一成是他该得的!”

杜荷低头继续猛写,他现在是没有名气的小学渣,未必一生都是没有名气的小学渣,且看以后吧,哼!

孙思邈也没想到李承乾会分给他这么多,连忙推辞不受,李承乾争不过他,只能“勉为其难”地决定收下全部利润。

【七十八郎,放个烟花庆祝一下!】

系统代码中闪过一串代表无语的数据,默然片刻后才道:【宿主,这样做似乎不太好。】

李承乾惊讶:【现在连电子烟花都不能放了吗?】

【……】系统无奈地给他放了烟花,见李承乾眼睛亮晶晶的,到底没有立刻扫兴,等烟花放完了才道,【孙思邈提供了药物配方,之后还会提供技术指导,一点利润都不分给他,是不是有点欺负人了?】

【你觉得我在压榨七旬老翁吗?】李承乾惊讶反问,语气悲怆,【你怎么会这么想?明明是孙阿翁在精准扶贫啊!】

这个贫,指的就是李承乾和太医署。

孙思邈作为全国驰名神医,根本不缺这点钱,权当做好事了。

李承乾痛心疾首:【我都沦落到需要被扶贫了,你作为我的系统,难道不需要反思一下吗?】

系统:【……】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