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是书中的苏丞相,还是现实的苏丞相,萧云都称得上熟知。
无底线无良心,老谋深算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女二罪孽背后隐形的男人。
什么收养身世成迷的女主,隐藏荣王世子逃离的消息,假装没有发现女儿侍卫是敌国质子,都是很小的一部分。
这样一个人,却在女二凄惨死去,男主君临天下之后,以国丈的身份享受天伦之乐,成为富贵闲人。
萧云对他只有比他更灿烂真诚的笑容:“父皇第一次给孤派差事就是这么重要的事情,我心里有些没底,特来向苏大人求助。”
整修皇城没什么技术含量,要求助只能是搜查奸细。
搜查奸细是个得罪人的活,苏丞相自然是用漂亮话推拒。
萧云却是打断了他的话:“孤没有白让大人帮忙的意思,这次来,是带了一件极有意义的礼物赠与您。”
她抬手,身后的侍从上前,打开锦盒,露出里面布满裂痕的残缺玉佛。
“此玉佛为警醒世人而碎,身负功德,灵性上佳,为供奉首选,听闻老夫人笃信佛道,不知这礼物可合适?”
苏丞相看不清太子幕篱之下的神色,便与碎裂重拼的玉佛对视。
陈家给太子送玉佛的事情他知道。
太子将玉佛从摘星楼顶扔下去,伤到七皇子的脸,他也知道。
但是没有想到它最终会来到他的面前。
这无疑是一出警告。
听说陈家向他求助,就如此着急地来警告他,真是……年少气盛。
苏丞相缓缓露出一个笑容。
冷不丁听到对方的下一句话——“孤曾于地府见过伏诛的荣王,为了减轻自己的罪孽,他告诉了我荣王世子如今的下落。苏大人您说,会有真佛愿意冒着粉身碎骨的危险,去警示荣王世子吗?”
第12章
苏丞相一向是在不影响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广结善缘,所以在荣王还没有造反之前,他跟那位坐拥强悍军队的异姓王交情还不错。
他并没有支持对方造反的意思。
也没有采取太积极的抗衡措施,只是第一时间将消息送进宫中,等待皇帝定夺,然后作势遣散家仆,安排女眷,着朝服入宫。
一派与国家共存亡的态度。
实际上是去蹭保护皇帝的精锐。
荣王打的是“清君侧”的名义,没有必要的把握不会对皇帝下手,所以跟着皇帝反而是最安全,最容易得到善待的。
即使国师没有成功退敌,他也不会遭遇太糟糕的事情。
这些算计无人得知,但苏丞相的态度属实是取信了皇帝,因此皇帝罢免了太尉,却没有对他进行任何处罚,反而还给了许多赏赐。
其他人也对他的“忠义”多有赞声。
没想到太子居然会怀疑他。
苏丞相想到某封已经被他烧毁的,来自荣王的游说信件,心中起伏不定。
那封信来得比荣王军队攻城要早。
也是因为他没有及时给出回复,才让荣王决定立刻攻城。
他当那封信没有存在过,其实已有通敌之嫌。
“谋反起兵,枉造杀孽,是神佛都不会宽恕的大罪,若有通风报信之人,必将受到惩处。”
苏丞相语气很坚定。
不管太子从哪里得到了消息,也不管那些神神鬼鬼的,他将所有的痕迹抹除,那就没人能挑出他的错来。
萧云笑着将此事揭过,又说要跟丞相借几个人算整修都城的账目。
是的,兜这么大一个圈子,她的终极目的是从对方手里要到能干活的人。
总不能把这事交给太子党,给他们中饱私囊的机会。
苏丞相惊讶于太子没有趁机发展势力的打算,但还是很给力地介绍了几个能干实事的人才给对方,又将荣王谋反有关的折子奏报,记录档案命人全都送去太子府。
萧云满意地离开丞相府。
路过坊市的时候还买了几斤点心,命人查验无毒之后,分给赶到府上干活的几位官员。
“京城各处建筑损毁情况在这里,民众损失的统计已经命人带着衙门的人去办了,诸位需要做的是给出整修和补偿的方案,随后统计需要的金银,物资和人手,精简成一封奏折,孤明日送至父皇案前。”
意思是要在明天早上之前干完所有的活。
已经好多年没有加班的几位老臣脸色发绿,觉得太子府的名贵茶叶都不香了。
倒是来打下手的几个年轻人神色振奋,一看就还抱有为国为民的梦想。
任何年代,世上都不缺少热血追梦的青年人。
萧云在心中感慨,给他们灌了鸡汤,又画了大饼,确保他们能依靠精神食粮和点心茶水把方案肝出来。
然后去办另外一件也很急的事情。
荣王世子再不抓就要跑了。
进书房时,戴着面具,耳坠白羽的暗卫依然等在里面,见她进来,便在墨衣拔剑之前跪到地上,将一个长条锦盒捧至头顶。
“陛下命属下将此物送给殿下。”
萧云的目光虚虚地打量了对方一眼。
耳坠白羽,是皇帝收下最强暗卫白羽卫的标识之一,除此之外应该还有其他标记,确保他们没有隐姓埋名或是改投他人的机会。
但她是太子,如果有需要,借点人用应该是可以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女扮男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