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1 / 2)

她的1979 银河灿烂 26881 字 11个月前

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她的1979》 70-80(第1/12页)

第71章

下班时分,第四食品厂家属区院子里的小麻将桌就支起来了。

一张竹桌,四把小竹椅,天蓝色麻将牌哗哗洗牌,旁边还有几个探头探脑看热闹的。

“胡了!”

钱厂长夫人侧着腮,看着给她喂牌的阿彤微笑:“诶呦,每次和阿彤打,我手气都特别好。”

一旁的牌友也帮腔:“是呢,贺姐,阿彤就是很旺你的啦。”

钱厂长夫人摸着一枚麻将,笑着说:“好啦,有点累了,不打了。”

散场之际,钱厂长夫人悄悄给阿彤使了个眼色。

阿彤会意,悄无声息地跟上去。

老式家属房的楼梯,稍稍有些昏暗,水泥镂空的窗花,光影斑驳。

钱厂长夫人缓缓往前行,碎花布拉吉上光影变换。

“阿彤呀,你都让我赢了个把月牌了,是有什么事?”

阿彤看左右无人,才悄悄地说:“贺姐你这么机灵,我心里藏着什么,你肯定一眼看得出。”

钱厂长夫人忽然驻足,回头看她,意味深长道:“我确实能看得出些东西,你还是想承包?”

阿彤点点头,语气十分诚恳:“我也是等不及了,那位港商听说快走了,我是真怕失去这个机会。所以才来求贺姐。”

“求我?可我能做什么?”钱厂长夫人说,“看在你这几天陪我玩的份上,我和你说句实话。你那承包车间的事,老钱确实看不上。”

“本来呢,上面给的盈利额,厂里这几年就没怎么完成过。对他来说也没什么。承包不过是再欠一年帐而已。可是真答应了你,偷偷签了这承包协议。反而麻烦还多些,万一要是走漏了风声,或者是犯了别人的忌讳,给上级叫去,骂一顿,受个处分。那可怎么办?”

钱厂长夫人笑一笑,又说:“即使是真叫你给做成了。和港商做生意赚了钱,厂里的份额得了,你呢,自己的腰包也鼓了,可是他和老钱好像也没什么关系。”

“怎么会没关系呢?”阿彤握住钱厂长夫人的手,瞧瞧在她掌心里比划了一个数字,“我听说按照香江的规矩,投资的股东都是会有分红的。只要事情真的办成了,每年少说也有2000元的分红。”

这就是真金白银的东西了。这时候的工资制度比较死板,两千元,比厂长一年的工资高出许多。

钱厂长夫人明显有些意动:“可是……这毕竟是个新事物。”

“现在不正大力支持新事物吗?”阿彤说,“土地能承包,车间如何不能呢?况且,我又不是要承包整个厂子,只是一个小小的车间而已。凭这贺姐和钱厂长的面子,上级领导应该不会这么不给面子的。”

钱厂长夫人想了想,说:“这样,我试一试。”

试一试的结果,在十一月出来了。

在樟树下的小楼里,阿彤将一纸承包书展开,语气有些沉重:“兰姐,真的做到了。”

一旁的庞小芃凑近了,一字一句的念:“本人阿彤承包第四食品厂第三车间,承诺一年后上缴利润3万元……”

“哇,3万元,这个数字可不小呢。”

“实际是3万2千。”阿彤以沉重的语气说道。

陈兰君笑着摇摇头:“不止,真要算,至少要3万5,别忘了还有给车间工人预备的奖金。”

“哎,”阿彤叹了口气,“感觉好难啊。”

庞小芃安慰她:“你喊什么难,这钱实际上不是兰姐出么,她还在笑呢。”

私底下,陈兰君还与阿彤签订了另一份合同,规定实际承担人为陈兰君,首批款5千元陈兰君已经提出给阿彤,让她交给第四食品厂的会计了。

即使如此,阿彤还是有点心慌慌的。

她凑到陈兰君身边,求安慰,一双眼亮晶晶:“兰姐,你真的不担心吗?”

“放心。”陈兰君说,“既然确定了,我同你去车间转一转,后天吧,后天我没课。”

第四食品厂的第三车间,主要是生产糖果的,多是硬糖。

姐姐陈凤君那边物色、购买和运输方便面生产机器少说也需要几个月。

现在陈兰君能立刻使用的,就是糖果的生产线。

当务之急是把糖果的销量提高,提高现金的储备量。

第四食品厂是国营工厂。依靠着国营厂有一个好处,销售渠道和运输都是老合作关系,只要能拿得出不错的糖果产品,就可以与这些环节熟悉,对以后自家方便面的销售渠道搭建很有好处。

到了第三车间,陈兰君最关注的还是这条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产品。

“这几天都没开工。”车间的一位熟练工指着角落堆积的纸箱说,“之前生产的产品还没完全销售出去呢,堆在哪里。这天气又潮,放久了味道有点不好,人民商场不肯要。”

陈兰君朝那堆箱子走过去,随意拆开一箱,拣了一粒糖果出来,放在手掌心里细看。

这生产出来的产品,模样……很淳朴,就一张写有第四食品厂的绿纸包着。

剥开糖纸一看,一粒圆而扁的橘子味硬糖,然后就没有什么了。

瞧着确实没什么竞争力。

“这种糖多少钱?”陈兰君问。

“一分钱一粒,大概八毛钱一斤。”阿彤回答。

陈兰君点点头,很详细地过问了车间与车间工人的情况。

因第二天早上第一节有课,从第四食品厂离开后,陈兰君回了明德大学宿舍。

她轻轻拧开门,坐在床上看书的寝室长闻声抬头,稍稍有些吃惊:“你怎么来了?”

“明天第一节不是有课么,懒得早起了。”

陈兰君一进门就掏兜,将兜里装着的薅过来的硬糖全数倒在寝室唯一一张小书桌上:“大家吃糖吗?我请。”

几个室友都望过来,却没动,也没接话。

因陈兰君经常住在校外,她同室友们的关系其实并不很亲近,糖果在这年代也算比较贵的零食,平常只有逢年过节走亲戚才会买上些送人,所以室友们有点不太好意思。

“哇,我的人缘差到这地步了。”陈兰君故作夸张的样子说,“我的错,我深刻反省。”

“哪有。”寝室长说,“你很好啦。”

“那就请寝室长吃一粒糖吧,”陈兰君笑着抓了几粒糖给她,“尝尝,我特意从亲戚家的厂子里薅来的。听说再不抓紧吃,就过期了,得扔垃圾桶。”

“别呀,好好的糖,怎么好扔了呢?”一个家在穷困地区的室友急了,过来拿了两粒,“我尝一尝,既然是糖哪里有坏的。”

陈兰君抓了四五粒给她,又一个个室友的散糖:“为了不浪费粮食,还请各位同学帮忙吃吃看。”

基本都收了,除了一个单眼皮短发女生。

陈兰君笑着送糖到她床边,那单眼皮短发女生扫了一眼,说:“谢谢,不需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她的1979》 70-80(第2/12页)

……还挺拽的。

寝室长轻轻喊了一句:“老七,人家老六第一次分吃的,你好歹给个面子。”

陈兰君听着称呼,扯了扯嘴角:“老六?是我吗?”

“啊,你那晚上不在。”寝室长解释道,“我们寝室的室友按照年龄分了一些大小,我最大,就是老大,你的年纪排第六,所以就喊老六了,是不喜欢吗?那我不这样喊了。”

“没有不喜欢,”陈兰君说,“谢谢各位姐妹还把我算作一份子。确实前一阵子家里有事,有点忙,没顾上和大家交流,真是不好意思。”

“这有什么,”寝室长笑起来,“无论怎样,我们都是一个集体,能在一个寝室就是有缘分。老七,你尝一尝糖嘛,味道很好的。”

老七扫一眼糖果,有些不情不愿的剥开:“这个糖纸好难看啊。”

寝室长扭头向陈兰君说:“她呀,是学美术的,对这个比较在意,不是对你有什么意见。”

“你是学美术的呀。”陈兰君眼睛一亮,“那我能问一问,你觉得好看的糖纸,是什么样的吗?”

第72章

老七没想到陈兰君这样热情,有些狐疑地说:“就……像那种外国糖果的包装纸都很好看,之前上课我们老师有给我们看过。”

陈兰君乐了。明德大学里面藏龙卧虎,这些眼睛清澈的大学生们可是这年代不可多得的优质劳动力。

她这近水楼台,总得先得月。

******

明德大学美术系,教师办公室。

美术系的老师郝悦坐在压了一块玻璃板的办公桌前,正在备课。

忽然听见有人敲门:“请问是美术系的办公室吗?”

郝悦抬头,扶了扶眼镜,站在门边的是一位女士,微卷的长发烫过,看着有点气势。郝悦便客客气气地问:“是的,你是?”

卷发女士从皮质公文包里拿出一个工作证,在郝悦眼前晃了晃。

“老师你好,我是第四食品厂的。”

见来人是正儿八经的国家单位的工人,郝悦原有的对陌生人的警惕稍稍减少些,微笑道:“请问是有什么事吗?”

来人微微一笑,又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纸,递给郝悦。

郝悦定睛一看,竟然是一份比赛报名通知。

来人解释道:“我们厂最近接了一个香江的大单子,算是要挣外汇的,厂里领导非常重视,所以打算着重设计一下我们的糖果包装。因此特地举办了一个大学生设计创意大赛,现在正在征集参赛者。”

大学设计创意大赛?这听着倒是挺新鲜的。郝悦问:“是针对在大学生举办的吗?”

“对。”来人说,“我们厂领导呢非常重视青年人才。觉得年轻人设计出来的东西有活力,有朝气。最后出来效果一定不错,所以特地举办了一个这样的比赛。对我们厂子而言,能够获得一份很好的产品包装。对学校而言,也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们与社会更加接轨。”

来人暗示道:“刚好我们也认识一些媒体朋友。听说我们想要办大学生设计创意大赛的想法。非常感兴趣。想要跟踪着写几篇连续报道。”

郝悦立刻明白了,对方的言外之意。是说学校可以借着这样的机会,上几次新闻报道,出一些风头。同时作为最早接触这个活动的老师,她也能露一露脸。

来人又说:“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只要是入围者,不管最后拿不拿得到奖。都能获得我们免费赠送的一份糖果。至于优胜者嘛,奖品也会非常丰盛。”

她指一指比赛报名通知的最后一部分:“三等奖会有50元的奖金,以及糖果一斤;二等奖会有100元的奖金,以及糖果两斤;至于一等奖,则会有200元的奖金,以及三斤糖果。”

郝悦点点头,由衷地感叹:“你们厂子还挺大方的。”

大方不大方是要对比出来的。这年头寻常厂子搞什么活动、比赛,一等奖能有个热水壶、搪瓷杯子或者手电筒就不错了。

哪里像第四食品厂这样?又给东西又给钱的。

而且一等奖的奖金有两百呢,这足以让一个家境普通的大学生用上半年了。

郝悦当机立断:“你放心,这个活动我们一定会支持的!”

******

80年代的校园布告栏,贴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大字报,有社团活动的,有诗会的,有组织英语角的……琳琅满目,活泼异常。

这也是校园里最热闹的地方,不管有课没课。学生们总爱过来看一看,瞧一瞧。

一大群白衣飘飘的年轻人们簇拥在布告栏前,阅读最新张贴出来的一张通知。

“大、学、生、设、计、大、赛……”坐在最前面的高个子男生一字一句的念出来。越往后面念越惊喜。

“第一名有两百元的奖金呢!”

“什么?这么多!”

“到哪里去报名呀?”

……

大学生们顿时沸腾起来,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路过布告栏的205寝室姐妹团也停下脚步,看了看热闹。

寝室长去点老七的后背:“老七,你去参赛吗?你是专业的?画画呀,设计呀肯定比他们强。”

“是啊,拿个第一名回来?还能请我们都吃糖呢。”室友笑着附和道。

老七把脑袋从布告栏处扭过来,说:“什么钱呀、糖呀,有什么意思?”

陈兰君接话道:“确实。我觉得真正有意思的,第一名可以看见自己设计的东西,变为真正的实体。还能卖到香江去,说不定还能到国外去呢!那可就真的是学以致用,为国争光了。”

这话说到老七心坎上了,看了她一眼:“你的思想还挺深刻的。确实,这才是真正可贵的地方。”

“哪你报名吗?”寝室长笑呵呵地问。

老七点了点头:“报一个呗。就当是玩了。”

大学生们报名的热情远超想象。

短短七天,就收到了五六百份参赛资料。

要知道全校的在校学生也只有3000来人呐。

星期六,榕树下的宅子里,庞小芃望着堆满了餐桌的设计稿,感叹道:“竟然能收到这么多稿子呀。”

陈兰君倒不意外:“这比赛本来就是件新鲜事,很好玩。又不要报名费。选中了,还有钱有东西拿。我还报名了呢。”

“什么?”正在清点设计稿的阿彤抬起头,“在哪里?我看看。”

“看什么看,我早就编好号藏起来了。”

陈兰君笑着说。

既然是比赛,就要公平公正。为了这个陈兰君甚至不惜麻烦的采用了匿名制评分。

收到的作品登记造册,每一张给一个序号,不透露是谁画的。

好了再送给美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她的1979》 70-80(第3/12页)

系的老师,先请他们进行初选。

连美术系老师郝悦都说:“你们这弄的跟高考阅卷一样,也太正规了。”

庞小芃开玩笑说:“那要是兰姐拿了一等奖,那钱能不能就不给啦?”

“你不给,我写大字报揭发你去。”陈兰君笑着说,“行啦,小芃你稳重点。看看人家阿彤。”

“那我可比不过。”庞小芃挑起阿彤的一丝卷发,“你别说,阿彤烫了卷发之后虽然看你年纪大了一些,但也感觉更可靠一些。要不我也去烫一个?”

阿彤鼻子里出气:“你那头短毛,烫了就成狮子狗了。”

“喂!”

陈兰君倚着窗台,笑看两人逗嘴打闹。

不经意扭头,她瞥见窗外的小路尽头出现了一个修长的身影。

邵清和若有感悟地抬头,定定看了她一会,才继续前行。

陈兰君理了理头发,对庞小芃和阿彤说:“我下去一下,晚饭就不一起吃了。”

为了方便筹办比赛的事,这些天庞小芃和阿彤都是住在榕树下的。

看陈兰君往楼下走,庞小芃有些疑惑:“咦,原本不是说一起吃的吗。”

阿彤往窗外看看,明白了:“哦,今天星期六。”

星期六的午后,是陈兰君与邵清和约定好见面的时候。

虽然陈兰君同意邵清和追求她,但因为她事情多,邵清和也忙,能见面的时间其实并不多。

加上内地通讯联络不方便,她住的地方没有通电话。他想见她,只能以最原始的方法,走过来见她。

有两次,陈兰君或是去厂里办事、或是去国营商店,不在家,邵清和无功而返,默默在门前放了一张卡片:

“星期六见?”

陈兰君在后面加了一个字:“好。”

今天也是星期六呢。

下到最后两级台阶,陈兰君觉得自己走得太快了些,于是在台阶上停了停。

等三下敲门声响起,她才慢悠悠地走过去,拉长了声音问:“谁啊?”

静了一瞬。

门外的声音带着笑意:

“明知故问。”

第73章

陈兰君晃晃悠悠走到门边,轻轻拧开门把手:“哦,原来是明先生。”

木门打开,“明知故问先生”就站在偏橙的夕阳的辉光里。

快到十二月的天气,不算太寒冷,邵清和穿着一身驼色羊毛呢西装,微微透出内里的绿色衬衣。

他微微鞠躬,以一种英式交际舞男伴邀请女伴的手势,朝陈兰君伸出手:

“那么,陈小姐是否赏脸与明先生共进晚餐呢?”

“你可以有这个荣幸。”

樟树密密匝匝的叶子将夕阳剪裁成一地碎金,陈兰君与邵清和并肩走着,能嗅见邻近小楼某一间房里传出来的饭香,至少有一家是在做煎河鱼,煎鱼的香气在小巷里乱跑。

陈兰君问:“今天吃什么?”

邵清和大约是摸清了她爱吃这一点,之前两次见面,都带她去吃饭。去的是外观平平无奇,但味道却很地道且美味的小饭馆。也不知这个香江佬是从哪个犄角旮旯里打听出来的。

“今天要去的这家,东西未必好吃。”邵清和说。

“哦,那是有什么特别的?”

“听说是这边新出来的一种餐厅形式,叫音乐茶座。”

音乐茶座啊……原来这个时候就有了,陈兰君有些怀念。所谓音乐茶座,有点类似于之后的清吧加茶楼的混合体。前身是本省曾经流传甚广的曲艺茶座,一些名伶名角会在茶楼里登台演唱,异常热闹。现在曲艺不大流行了,便改成音乐的模式。

走出樟树下的小巷,邵家的轿车停在路旁。在孩童们好奇地张望里,两人坐上车,往东风音乐茶座去。

这家音乐茶座是在东风宾馆内的花园餐厅。一下车,陈兰君就嗅见一股淡淡的新漆气味,“这是刚刚翻新过吗?”

“是,”邵清和替她将车门关上,“他们经理也挺有胆识的,向香江的银行贷款2000万,进行升级装修。”

陈兰君笑着看他一眼:“你这个‘也’字,就很灵性。”

“当然,毕竟我眼前就站着另一位有胆有谋的Madam。”

不管怎么说,从在场繁多的客人来看,东风宾馆的豪赌是必定有回报的。

陈兰君边往里走边反思自己,她是不是太保守了,人家国营酒店都敢几千万的借钱还接到了。

不行,得再找银行多贷点钱!那点利息在挣钱的黄金年代压根可以当作没有。借到就等于赚到。

花园餐厅门口专门有服务生等候着,很有礼貌地一位一位地询问到来的客人:“你好,请问有带外汇券吗?”

陈兰君微微侧首,小声问邵清和:“是只能用外汇券?”

“目前是。”

那么基本上来的客人都是外事人士咯。陈兰君心里有了数,大概是刚刚开放,主打还是对两地与外国客人的场所。

不过明面上是这个态度,真正执行起来,餐厅自然也不会正儿八经查证件,给自己招来麻烦。例如像陈兰君这样的,给了外汇券,服务生也未阻拦。

今夜天气晴朗,花园里露天的座位也开放着,又因是秋冬季节,没有什么蚊子,正是好时候。

陈兰君与邵清和在花园的一丛蔷薇旁落座,左右打量着。

来的人穿着打扮都很时髦,西装笔挺,裙袂飘逸,甚至还有位穿旗袍的女士。这女士是香江过来的吧?陈兰君想。在这边,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看到穿旗袍的了。什么时候有空,她也要去弄一身旗袍来穿穿看。

没法子,她天生就是一个爱美的人。喜欢美食、美衣,还有……美人。

东张西望的陈兰君看了一圈,对首的美人轻咳了一下:“要点些什么?”

陈兰君回过神,望向邵清和:“你点吧,你品位一向可以。”

这音乐茶座虽然是在餐厅里,但毕竟不是真的主打吃饭的地方。所以可以点的,大多数是一些茶点。

陈兰君也不指望这些茶点做的能比那些独特小店的更美味。

邵清和挥手示意服务生,点了七八笼点心,又叫了一壶大红袍。服务生一一记下,笑着说:“二位时间来的刚刚好,等点心上齐了,刚好演出也就开始了。”

等待上菜的时候,邵清和问起陈兰君最近的情况。

“你最近在忙什么。”

“之前和你一起去过的那家第四食品厂,通过朋友还是承包了一个车间,是做糖果的。我正想着要在我姐姐把机器弄来之前,好好卖一卖糖果。”

陈兰君手托腮,说:“糖果要更新包装设计,我不是在念大学嘛,所以首先举行了一个大学生设计大赛。想要选个第一名出来。作为我们糖果的新包装设计。”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她的1979》 70-80(第4/12页)

“大学生设计大赛?”邵清和想了想,说,“你这倒是一石二鸟。”

这年头的内地,都还没有广告设计公司呢,想要拥有有新意、不老土的包装设计,除非是有经验丰富员工的大工厂,不然很难。

弄个这么个比赛,花费不了多少钱,却能得到不错的产品包装设计。明德大学的学生,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水准肯定不会差。又是年轻人,设计出来的东西自然天生的就带有一股朝气,正切和这个时代。这种朝气蓬勃,也正和顾客的心意。

更重要的是,像这样新颖的活动,有诸多大学生参加,青春有活力,极其具有价值,上个新闻报刊什么的岂不是很轻松?一旦上了新闻报道,她承包的糖果品牌就会广为人知,相当于免费做了一次大广告。

人缘方面,通过这样的破天荒的比赛项目,明德大学自然能获得极好的名声,也是和她的品牌达成了不错的合作。日后想有什么往来,也很方便。除此之外,陈兰君公司的出手大方还在大学生等以后注定很有消费力的群体间,留下了很好的品牌印象,也算是做了客户培养。

“喂,发什么呆呢?”陈兰君说。

邵清和抬首,似笑非笑地望她:“我在想,我真是有眼光。”

“什么?”陈兰君一脸懵懂,不明白他为何自夸。

“我中意的女仔果然不同凡响。”

陈兰君听了这话,笑着摇摇头:“你这个人真是。”

正说着话,有一位穿西装的男子过来,殷勤打招呼:“小邵总,真是你啊?我方才还以为看错了。”

这是个某某总,看起来也是香江有名望的人物。

邵清和点点头,恢复了陈兰君最初见他时那副冷冷的模样,与来人寒暄几句。

在场的香江商人不少,大名鼎鼎的小邵总哪里不认得,见有人过来打招呼,一个两个的抓紧机会过来攀谈,到邵清和面前刷存在感,希望能在邵家未来的话事人面前留个印象。

也有人试探着问坐在旁边的陈兰君:“这位小姐气质真好,不知是哪家的千金。”

陈兰君正悠闲吃点心,忽然被提到,也不说话,只笑了一笑。

“不好意思,这是我的贵客。”邵清和冷冷地说。

那人就不敢问了,连忙转移了话题。

陈兰君边吃马蹄糕,边观赏小邵总的神情。啧,长得好看的人,怎么连生气都好看呢。

直到灯光暗下来,花园中心的一个小舞台彩灯点亮,原本纷乱的声音方才安静下来。

一位仪表堂堂的男子,手拖着话筒线,往舞台上走。“你好,我是东方宾馆的经理阿阳。很高兴各位能来到音乐茶座,我代表宾馆全体员工,欢迎各位的到来。现在我们的演出即将开始了,请各位客人回到座位上,舒适地欣赏今晚的音乐。”

围着邵清和与陈兰君座位旁边的人终于恋恋不舍散去。

邵清和拽了拽领带,说:“不好意思,让你见笑了。”

“没事。”陈兰君将一笼凤爪往他那边挪了挪,“这几道点心我都试了一遍味道。这凤爪还不错。你看我也是非常有良心,有操守的人。还给你留了两只凤爪。”

邵清和哑然失笑:“那么多谢了。”

音乐演员上台,应该都是文工团等专业艺术团体出身,对音乐的呈现非常好。

陈兰君听着音乐,那边忽然悄悄走过来一人,正是宾馆的经理。

“小邵总,这些点心是我们的新品,请您和这位贵客品尝。”

邵清和看了一眼手表,今天的表演时间比寻常的提早了半个多小时,他情知是这位经理为他解围,于是点了点头:“多谢。”

“那么,我就不打扰了。”那位经理悄悄地走了。

陈兰君俯身过去,在他耳边说:“你来这里,其实也不单单是为了吃饭,或者为了我吧。”

“怎么说?”

“我想,不用多久,你的酒店里也会出现音乐茶座或者歌舞厅之类的。”

低暗的光线,邵清和偏淡色的瞳孔珠子像琥珀一样。

“我不信你没想。”

“什么?”

邵清和低低说:“你在鹏程市的那个餐厅,难道过些时日不会出现音乐茶座?”

陈兰君笑了:“啧,算了,彼此彼此。”

音乐声里,两人心照不宣得相视一笑,收起了其他的心思,专心听起音乐来。

第74章

离开音乐餐厅,时间已经很晚了。

轿车在小巷前的路口停靠,陈兰君睁开眼,小小打了个哈欠。

她侧着头看了看旁边熟悉的景致:“到了么?那我回去了。”

说着,她拉开车门,因方才在轿车上眯了一会儿,睡意尚未完全消散,陈兰君此时稍稍有点懵懂,脑袋往前一顶,眼看就要撞上车门——

邵清和眼疾手快,立刻伸出一只手,于是陈兰君这一下结结实实撞到的,就从车门变成了他的手掌。

“啊,不好意思。”

“没事。”

邵清和若无其事地收回被撞疼的手,跟着陈兰君下车:“天黑,我送到你到门口。”

小巷没有路灯,今夜多云,没有月光,确实有些黑。

两人并肩,沿着不远处车灯射出的两条光轨缓缓往前走,四下静谧无事,邻近居民多已陷入梦乡。

路不长,一下子就到了樟树下。

陈兰君说:“多谢小邵总。”

“你其实可以不用那么客气。”邵清和微微侧身,望着她说。

陈兰君笑了:“可是,你不也叫我陈小姐么?”

邵清和垂下头,淡淡地一笑:“那么,倘若我叫你阿兰,你叫我阿和,这个deal你是否接受?”

他这样低垂着眼眸,神情专注只望着一人时,是很容易让被望的那人生出一种错觉,仿佛自己是某件特殊的藏品,而那道目光仿佛是垫着藏品的墨绿色丝绒,妥帖又心安。

陈兰君缓缓点头:“成交。”

她挥挥手,作告别:“那么,再见,阿和。”

“再见,阿兰。”

木门轻轻关上,陈兰君把背抵在门板上,静静站了一会儿,嘴角一直带着浅浅的微笑。

真奇怪,明明那么普通的两个字,偏偏他念起来就好像不一样。

她两手捧上自己的脸,揉一揉,告诉自己只可再回忆三秒。

三、二、一……

陈兰君伸手将灯绳拉下,于是室内便有了光。

她踩着楼梯“蹬蹬蹬”上楼,去敲客房的门。

很好,庞小芃和阿彤亦未寝。

“兰姐,你回来了。”庞小芃睡眼惺忪地打开门,身后站着正打哈欠的阿彤。

“嗯,”陈兰君欣然进门,坐在床畔,说,“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她的1979》 70-80(第5/12页)

刚刚想到新点子,等设计大赛的结果出来,我们要办一个颁奖典礼,除了厂领导、校领导之外,还要请人来唱歌,办得热热闹闹的。”

“啊,颁奖还要请人唱歌呢?”阿彤懵懵懂懂说,“以前厂里弄这种什么奖,就是领导讲话,然后直接颁奖。”

“就是因为都是这样,才要弄点不一样的。”陈兰君耐心解释道,“你总得给记者们留下可以写的点呀。”

庞小芃点点头:“是这个道理,就跟以前搭台子唱戏一样。”

因时间紧张,几人直接通宵商量方案。

到四五点天将破晓之时,庞小芃和阿彤熬不住了,往桌上一伏,睡去了。

陈兰君仍在纸上写写画画,说:“同时糖果的各项原料要准备充足,不能出现到时候无货可卖的情况,阿彤……”

“阿彤?小芃?”

回应她的只有轻微的鼾声。

陈兰君侧脸看了看天色,困劲也有点上来了,可是等会有事要做,下午还要上课,时间确实来不及。

她起身,动作很轻,将两床毯子分别给小芃和阿彤披上。然后走到厨房,拧开水龙头,掬一把凉水洗脸。

洗脸之后,她蹑手蹑脚回到自己的房间,拉开书桌抽屉,找出信纸、信封和邮票,给姐姐陈凤君写信,叮嘱她可以考虑在晚餐时间之后增加音乐茶座这一形式,但要确保和相关部门报备,手续上办得完善一些,免得有什么麻烦。

不知不觉,天色已大亮。

陈兰君伸了个懒腰,又用凉水洗了把脸,提上藤编篮子,带了饭盒,去买早餐。

把肠粉、豆腐脑、豆浆摆上餐桌,陈兰君上楼去喊醒庞小芃和阿彤。

“该起来啦,早餐买回来了。”

吃过早餐之后,几人分头行动。

阿彤去厂里游说厂长和厂长夫人,庞小芃去学校忽悠领导,而陈兰君则去找之前帮忙写知青小摊报道的许记者。

许记者这一次在单人间办公室见了陈兰君,一看就是升职了。

陈兰君进办公室前瞧见门上的门牌,笑着恭喜她:“感谢许总编愿意在百忙之中抽出空来接见我。”

“你这丫头,”许总编笑着给她递上一杯茶,“可别这样啊,说起来,当时也多亏你这个通讯员为我提供了好的稿件来源。否则,这单人办公室可能还要等两年才轮得到我。说吧,这一次你又有什么好消息?”

“好消息说不上,但还挺特别的。”

陈兰君将邀请她去参加第一届大学生包装设计大赛的事情说了一遍。

许总编听完,问:“这个第四食品厂,和你有什么关系吗?”

她做记者这么多年,各型各色的人见了不少,在看人这件事上,还是颇有心得的。与新闻相比,许总编对于像新闻一样的人更有兴趣些。陈兰君便是这么一个人。单看上一回她的种种处置,便知这女仔做事绝对是有章法,不会是听到点风吹草动就闹着要上新闻的人。

陈兰君也没想着瞒着许总编,这件事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而且她还想试探一下现在的主流媒体对于新事物的态度,便有选择性的告诉许总编:“我也不瞒着总编,确实是有点关系。”

她说得坦然:“我有一个好姐妹,之前也是摆摊的返城知青,好不容易在第四食品厂谋了个工作,可是她们厂里的效益越来越不好了。所以……”

陈兰君把声音放低了些,很诚恳地望着许总编:“她承包厂里的糖果车间,许诺缴纳利润3万元整。这一次设计大赛,就是为了给糖果选一个新包装。”

“嘶——”,许总编深吸了一口气,“承包车间?”

这其中的新闻价值,可比什么设计大赛要来得新闻意味浓重的多。

只是风险……也是存在的。

陈兰君看许总编的脸色,便知她立刻意识到了这件事的价值,但也在犹豫。

她强调:“但是这个事,现在成还是败,其实不确定,所以我没有一开始告诉你。如果结果不好,或者领导对此有什么意见,那就糟糕了。”

翻译一下,就是需要你这个新闻口的大佬找领导判断一下,再结合承包结果来决定要不要写这么篇文章。

许总编听懂了陈兰君的言外之意。

她思索了片刻说:“承包的事急不得,但你放心,这一次的设计大赛我们一定会重视的。”

有这句话,陈兰君的目的就达到了。

她起身,笑着向许总编伸出一只手:“太感谢许总编了。”

“没事,我也很期待你能给我带来更多新闻。”

第75章

颁奖典礼那天,是一个晴日。

陈兰君直接把地方设在了明德大学的小广场,弄了块红毯,铺在中心位置较高处,扎了两个彩棚,以供嘉宾们坐。还张贴了一个特别大的红色横幅:“幸食记”杯包装设计大赛颁奖典礼。

“幸食记”就是新出炉的糖果品牌名字。

演出节目也准备好了,将明德大学校音乐队的、民乐团的都喊了过来,为了丰富节目,甚至还叫上了退休的老年艺术团。

表演的节目呢,自然都是又红又正且充满喜庆的。

第一首欢快版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一出,原本围了一圈的人更加多了,乌央乌央的。不仅是学生,也有附近的居民过来看热闹。

许主编背着手站在一旁,笑呵呵地说:“小陈啊,你们这个表演的节目还不错。挺热闹的。”

“是,正好也能够丰富一下课余活动嘛。”陈兰君笑着说。

她看了看许主编带来的一个记者,脖子上还挂着个相机。

“真是辛苦你们了,带着也挺重的。”

说着,陈兰君递上两个红袋子:“这个就是改良后的糖果,没事吃着好玩,味道也挺好的。”

“这不太好吧。”

“就是糖而已,又什么,顶多让生活甜一点咯。”

听到这里,许主编和记者都笑吟吟收了。

拿相机的记者说:“你放心,这些场面,拍出来用作新闻配图都很好看的。”

陈兰君笑着点头,赞道:“你们社的记者,每一个都才华了得,我一点都不担心。”

说说笑笑间,前面的表演一晃而过。

重头戏还是颁奖,五件入围的作品,选三个奖项。

陈兰君还特地看了,五件作品里,没有一个是她的大作。

……术业有专攻,她这样安慰自己。

倒是有一件作品,瞧着像是陈兰君的室友老七画的。

陈兰君往学生堆里望了望,瞧见了老七,这姑娘虽然面上还是一副不在乎的样子,但是手却一反常态地紧紧环抱在胸前,估计还是在意的。

歌唱完,舞跳完,校领导捏着一个红信封走上台。

照例“简单讲几句”之后,校领导终于把红信封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她的1979》 70-80(第6/12页)

开:“三等奖是2号作品,二等奖是3号作品,一等奖是1号作品!有请几位获奖作品的作者上台领奖。”

陈兰君带头鼓掌,并欢呼了一声“好耶!”

有人带头,掌声立刻如雷鸣一般响起来。

在激昂的乐曲声中,几个同学陆续从人群中挤出来,老七也缓缓出来,在1号作品前站定。

询问并核对过信息之后,校领导拉着话筒的线,高兴地说:“我宣布,本次‘幸食记’杯包装设计大赛颁奖典礼第一名是,美术系学生李冉!”

“喀嚓”一声,记者手中的相机及时按下快门,将这一瞬间定格。

三天之后,这张照片就出现在了报纸上。

第四食品厂,幸食记车间办公室,阿彤喜气洋洋地走进来,笑着把手里的报纸往桌上一按:

“我刚才跟着供销科的老杨去国营第一商场,和他们食品部的负责人谈了一下。原本对方还有些不乐意呢。结果看见这报纸,态度就变得缓和了很多,愿意接受我们的新产品。”

她扭头看向庞小芃:“你改良的那个糖果大批量生产没问题吧?”

“那能有什么问题,肯定没事的。”庞小芃说,“我和几个老师傅盯着在那里调整味道,光是糖果就吃了十来种,弄得我这半个月都不想吃甜的了。”

“那就好。”阿彤笑着把手圈住陈兰君的肩,“还是兰姐有办法。我们忙了那么久,终于可以轻松点啊。”

“还没到可以轻松的时候呢。”陈兰君抬起头说,“这只是第一步,另外还有一个任务,需要在寻常人家中把幸食记的名声彻底打出来。”

******

阿珠是一家单位的正式工,平常上班清闲,因此每一天的报纸都是从头翻到尾。一个小方块不落的,全都看完了。

“幸食记杯”包装设计大赛的事情她也在报纸上看过。

这种活动之前在新闻上都没见过,加上配图看着也特别青春洋溢,她饶有兴趣的看下去。

报道写的很详细。还解释说明了这种设计比赛在国外非常流行。说是既能锻炼学生设计能力,又能提高产品的时髦度,标志着我们的产品研发模式与世界接轨云云。

一种糖果而已。还学着国外的什么模式开展了设计比赛。阿珠觉得很稀奇,脑子里对于“幸食记”有了很浅的印象。

也许有空的时候,可以去买一点这种幸食记糖果试一试。

然而对于她这种做事三分钟热度的人来说,这个念头也是一瞬间,第二天的时候,她就忘了这事。依旧看报纸,上班,下班。

离下班打卡还有十分钟,阿珠熟练的把报纸收起来,把杯子里没有喝完的茶水倒掉。然后,她慢悠悠地走出办公室,等待着准时迈出办公楼。

陆陆续续也有其他的同事出来,在大厅等着。排着队,在下班签到表上签上自己的大名。

阿珠接过笔,正签字呢,忽然听见外头的街道有一阵极其欢乐的音乐,紧跟着是一段慷慨激昂的男声:

“好消息好消息,幸食记糖果年底感恩大回馈!买一斤糖送一斤糖!5号到8号,就在第四食品厂前坪,到场免费试吃,买一送一!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探头探脑去看,竟然开过来一辆破破的车子,四周包裹着大红横幅,写着“幸食记糖果感恩大回馈,买一送一”的字样。那车子的速度极慢,更乌龟一样,慢吞吞地爬过街道,以至于那几段听起来很魔性的宣传语在众人耳边循环了一遍又一遍。

“幸食记”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耳熟,阿珠心想。

“真的假的,买一送一?”一位同事有些难以置信。

“什么牌子的糖哦,是不是什么乡下的小厂?”另一位同事问。

阿珠摇摇头:“幸食记,前两天上过报纸的,说是学习国外弄了什么设计大赛呢,也是有名的。”

“那如果真的是这个价,很合算的。”刚才发言的同事心算之后,立刻说:“要不,5号到8号,明天我们去看看?”

“行啊,一起去看看呗。”阿珠点头。

另几个同事也纷纷附和,打算一起去看看。

便宜嘛,不占白不占。

第76章

小破车带着“好消息好消息”的喇叭,在大街小巷跑了两天,喇叭都给喊坏了。

庞小芃把喇叭拍了又拍,还是没声:“今天亏一个喇叭。”

“明天都能赚回来。”坐在小方桌前的陈兰君说。

阿彤倒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明天也不知道有没有人来,万一没人呢。”

“哎呀,你别操空心了。”庞小芃说,“明天星期日休息,怎么可能没人来。”

这年头各大单位还是单休,只有星期日休一天,所以库存糖果直销的第一天就定在了星期日,方便顾客过来挑选。

“但以前也没有过这样的例子呀,万一找不到呢。”阿彤说。

“哪有那么多万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