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弃生得极其好看,所有见过他的人,没有一个不夸赞他的样貌的,赵氏喜滋滋地说:“幸好阿弃长得更像你,而阿韶呢,长得跟他爹爹一模一样,都是捡着漂亮的长,看来都是聪明绝了,梁文修长得就十分俊美,三娘也是一个小美人,继承了父亲的美貌,他将来也是可以横着走的。
不过听到这话的苏轼是何想法,王弗就不得而知了。
章惇认出来王弗,遥遥一拜,本不欲向这边来,偏偏苏轼从屋子里出来,刚好站在王弗身后,向他招手,让他过去。
“子厚兄,你来了,今日怎么有空来看我这个大闲人啊?”
“上次竹园聚会,你和吉甫兄不欢而散,我便有意调停一下你们之间的矛盾,子瞻,吉甫兄只是口直心快,并无恶意,如有冒犯,我在这里代他向你赔罪。”
王弗看了看苏轼,他面上并无什么不悦的神情,只是对章惇摆了摆手说:“我早就不记得这事了,难为你特意跑过来跟我解释。子厚兄,道不同不相为谋,吉甫兄就要前往真州就任了,想必今后再没什么交集,这件事,就不必再提了。”
“那子瞻为何不再去竹园聚会了?”
“近来学业繁忙,兼之幼子初生,需要照料。大家都有了各自的任命,陆续上任去了,子厚兄有什么打算?”
“我打算重考一次。”
“啊?”就连苏轼都觉得有些惊讶,反而是知道内情的王弗波澜不惊。
“成绩不佳,无颜见江东父老。”章惇拱手,十分惭愧地说。
“可是多少人须发皆白都考不上进士,能够在三百多名进士中名列前茅,已经十分难得了,子厚兄,你的成绩并不差啊!”
章惇只是苦笑着摆手,不肯再说其中内情。对于他来说,声望和文采公认的比不上他的侄子章衡夺得状元之位,才是最羞耻的。他俩同族,年纪差距虽大,但他年少成名,一向饱受赞誉,与章衡并驾齐驱,甚至隐隐有超过他的势头,到头来考试却在他之下,这怎能不让性格高傲的他心有不甘?
王弗怀里的阿弃忽然转了个身,小手一挥,正好打在章惇的肩膀上,引起了他的注意。
“子瞻,你这小儿生得真是伶俐可爱。”
王弗本来不想管章惇的闲事,阿弃这么一挥手,倒让她想起来,以后这个章惇可是苏轼的宿敌,若是章惇因为心结难消,卧薪尝胆三年依旧不能考取状元而变得狭隘狠毒,那倒霉的可是苏轼。
所以她开口说道:“章兄不如留下用餐,我亲自下厨,让官人陪您喝两杯?今年新酿的青梅酒正是开封的时候。”
苏轼自然也热情地挽留章惇:“子厚兄,我家的酒你也喜欢,不是一直跟我说买不到吗?今日咱们开怀畅饮,不醉不归。”
王弗挑眉,苏轼这一杯倒的酒量,还是让李书文去王家把王瑾和王瑜找来,帮忙陪客吧。
章惇拱手应好,眉宇间却仍有郁郁之色。
王弗把苏轼叫到房里,将章惇重考的心理剖析给他听,苏轼这才明白过来:“娘子是说,让我去劝劝子厚兄?”
“人生苦短,有几个三年可以虚耗?在我看来,这等争较长短的事实在没必要,若是下一次比这次考得还差,难道还要再考一次?自有科举以来,有几个状元名垂青史?又有几个落第者流芳百世?如果你真把章兄当成朋友,还是劝劝他吧!”
“娘子说得对。”
“说话的时候注意措辞,用旁敲侧击的方式,不要伤了人家的脸面,既然他不说,那肯定是不想旁人议论。”
“明白。娘子考虑周全,实为‘贤内助’!”
“得了,在这里夸我有什么用?我去下厨,你帮着七喜换一下阿弃的尿布。”
“……”
午饭十分丰盛,王弗单独给他们四个人开了一桌小宴。不知苏轼之前的劝告有没有用,只见章惇似乎心情愈发苦闷,一杯接一杯地灌酒,都不怎么说话。王弗亲自端上一个盖着盖子的大盘子,放在了章惇面前,并朝苏轼使了个眼色。
苏轼会意,问道:“这是什么?”
“这是醪糟鱼头。”王弗顺手揭开盖子,香气四溢。
“是昨天早上那条鱼的鱼头吗?为什么不用晚上那条鱼的鱼头?”
“鱼头混在一起,我怎么知道是哪一条的?不如你把他们和你肚子里的鱼身子放在一起,问问它们这都是哪条鱼的鱼头?好吃就行了。”
这几句话看似毫无逻辑又十分幼稚,其实别有深意。状元就是“鱼头”,他们剩下的所有人都是鱼身子,其实第几名并无差异,但是一科就一个状元,就像一条鱼只有一个鱼头,章惇已经做了这条鱼的鱼身子,就算成了下一条鱼的“鱼头”,也无人在意他到底是不是超过了章衡。
只有实打实的政绩的名望,才是评判他们价值高低的尺度,章惇还年轻,已经步入官场,而章衡比他大十岁,已然少了十年光阴,如果再耗费无用的三年又三年,就算他考取了状元,那时章衡已经高高在上,不再和他同一层次,自然就无法比较,无法超越了。
章惇伸出筷子的右手,似乎有些迟疑,苏轼却在此时,举杯打乱了他的思绪,说:“都说制科比科举难考,子厚兄为何不去考考制科?”
第140章
在苏轼的不懈努力下, 章惇将信将疑, 投入了王方的“怀抱”。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