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朝她摆手,让她不用过来迎接,自己快步走过来,见王浮手上拿着“糕点”,便问“十娘今日又研究出了什么好东西?”王浮苦恼地回道“这是我想出来的一样新式甜点,可做出来了又觉得哪里不对。”可能是牛奶不好,奶油又打得不到位,蛋挞吃起来没那么香甜酥软。苏轼见她满头是汗,又注意到王家鸦雀无声,只她一个在厨房忙活,便知道她是热得睡不着了。宋穿之东坡妻_奚月宴【完结+番外】章节更新及时,支持免费在线阅读,书迷必看!"> 苏轼朝她摆手,让她不用过来迎接,自己快步走过来,见王浮手上拿着“糕点”,便问“十娘今日又研究出了什么好东西?”王浮苦恼地回道“这是我想出来的一样新式甜点,可做出来了又觉得哪里不对。”可能是牛奶不好,奶油又打得不到位,蛋挞吃起来没那么香甜酥软。苏轼见她满头是汗,又注意到王家鸦雀无声,只她一个在厨房忙活,便知道她是热得睡不着了。阅读宋穿之东坡妻_奚月宴【完结+番外】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更新及时,点击开始阅读!">

('

苏轼朝她摆手,让她不用过来迎接,自己快步走过来,见王浮手上拿着“糕点”,便问“十娘今日又研究出了什么好东西?”

王浮苦恼地回道“这是我想出来的一样新式甜点,可做出来了又觉得哪里不对。”可能是牛奶不好,奶油又打得不到位,蛋挞吃起来没那么香甜酥软。

苏轼见她满头是汗,又注意到王家鸦雀无声,只她一个在厨房忙活,便知道她是热得睡不着了。苏轼心神一动,拿着袖子给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还帮她理了理鬓边的乱发。

王浮愣了一会儿,如霞的绯色立刻飞上两腮,她偏过身子,故作镇定地说“苏哥哥今日怎么有时间

来我家?”

苏轼丝毫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对,坦坦荡荡地跟着她走进去,自己在桌边坐下,看她打水洗手,为他端来茶水,才说出来意。

“你说要请我帮你阿娘做一顿饭?”

“十娘素手调羹便是人间美味,阿娘这几日甚为操劳,明日便是中元节,我想请她吃一顿她从来没吃过的佳肴,望十娘成全。”

王浮见他满脸祈盼,想着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赵氏曾对她说在外人面前不要过多展露本事,怕别人说什么“慧极必伤”之类的酸话,毕竟她今年堪堪七岁,的确不宜表现得太过,便说“苏哥哥过誉了,我只会一些雕虫小技,真正有本事的还是三娘,明日我同三娘学一学,必为程姨整治出一桌美味佳肴来。”

“十娘不论做什么都是好的,我相信你。我阿娘她不喜甜食,最爱酸甜味儿的菜肴,她甚爱豆腐,平日里饮食也清淡,哦对了,阿娘最近似乎有些气血亏虚,吃不下饭,你懂医药之道,或许以药入菜,能让不爱吃药的阿娘多补一补?”苏轼的确是个孝顺的孩子,对他母亲的饮食习惯一清二楚。

王浮对他举一反三的扩散性思维已经很适应了,他能想出食疗也不稀奇。于是便同他讨论了两句,把程氏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也了解得差不多,心里已经有了盘算,才送苏轼出了门。

“多谢十娘,明日见。”

“明日见呀,苏哥哥。”

稍后为你更新

第39章

昨夜突然下了一场小雨, 连日的暑气消失殆尽, 果然是“七月流火”, 估摸着天气是要渐渐转凉了。

“四孟逢秋序, 三元得气中。”说的是中元节的时令。

“徂署尚繁郁,大火空西流。兹辰喜佳节, 凉雨忽惊秋。”则印证了中元节后天气转凉的气候特征, 夏日难耐,

街上行人也稀疏,今日中元节,倒是多了不少手拿提篮, 购置香烛纸钱的百姓。

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放河灯祈愿, 祭祀先人, 佛教有盂兰盆会,道士们也会建醮祈祷,普渡孤魂,百姓们都十分重视这个节日。

王浮向来爱过节,今年中元节一家人都在一起,虽然身在眉山, 她的兴致却丝毫不减,陪着赵氏、三娘准备了一大桌饭菜,还特意多做了苏家的那份,

只等苏轼来取。

王方带着王瑾王瑜一大早就去盂兰盆会了,王浮的舅舅赵悦也就是灵尘大师今日讲经,

许多人都会去听。本来赵氏也想去的,但考虑到这一日清水寺必定人潮如织,带着两个小娘子太不方便了,尤其是王浮,她这个年纪的小娘子正是拐子的重点“关照”对象,所以赵氏决定,晚间带着三娘和王浮去青云桥底下放放河灯就可以了。

王浮同苏轼约定好的中元节逛庙会就这么泡汤了,苏轼还作了一首打油诗安慰她,把她逗得捧腹大笑。虽说不能逛庙会,但是可以一起放河灯,苏轼说他晚上会来叫她。

入夜不久,外头一阵喧闹,原来是和乐楼的花灯阵到了,和上元节一样,中元节也会有富商大户牵头献花灯,花灯队提着花灯沿着规划好的路线一路走过去,让全城的百姓都能看到漂亮的花灯。王浮在院子里挂上了鲜红的鲤鱼灯,一条条红鲤便跃然于暗夜之中,宛若活物。

外头传来“笃笃笃”的声音,陈三和胡四娘都回家过节去了,王浮便主动去应门,她脆生生地喊道“是谁呀?”

外头传来少年愉悦的笑声“十娘,是我。”

“‘我’是谁呀?不识得的呀。”声音甜糯动人,小小的尾音俏皮可爱。

少年笑得更开朗,知道她又是故意调笑,一本正经地回她“我是你苏哥哥,带你去放河灯。”

王浮把门打开,外面果然站着一身新衣的苏轼,蓝衣白裳,手里提着竹篮,一如初见。竹篮里是写好了故人名姓和生人愿望的河灯,苏轼怕她没准备,还特意为她多准备了一盏空白的。

“阿娘,爹爹,苏哥哥邀我们去放河灯了!”王浮一路叫喊着,苏轼却丝毫不觉得她粗鲁,反而觉得她质朴纯真。

片刻后,王家一家人都出来了,王瑾手里也提着他们家的河灯,随着苏轼去了他们家往年常放河灯的地方。苏家人也都到齐了,一大群人就四散开来,在河边将河灯一盏盏放下去。

王浮双手合十,闭着眼睛,虔诚地许了一个愿望。

苏轼就在她身边护着她,生怕她掉到水里。

“十娘许了什么愿?”

“愿望呀?说出来就不灵了,我不说。”

苏轼也放下一盏灯,轻轻说“今年我的愿望许给十娘,愿十娘平安喜乐,一生顺遂,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 |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