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堂里一百来个人他当然不可能一个个去认识,所以今天只认识了苏轼的几个朋友,还有一间教室的同学他就没去理会。王瑜也不是喜欢逢迎奉承的人,安安静静地读书去了,据说另一间教室里坐的都是基础比较弱一点的和刚入学没几年的,他也就没在意,但他出去透气的时候,看见走廊的扶栏上坐着好几个少年,吊儿郎当的没个正形,围着一个小个子同学大声嚷嚷着什么,把人家吓得跪在地上求饶。
王瑜不像王瑾那样热血正义,他看了一会儿就转身走了,把老道士叫来,驱散了闹事的人,自己并没有掺和。后来想想,那个带头欺负人的小胖子不就是赵家那个满口脏话的小子吗?
王瑾攥紧拳头,恨恨地说“我还没有找他算账,他倒送上门来了,明天我让他瞧瞧,敢欺负我的妹妹,是个什么下场!”
王方皱眉,喝止了他“‘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你来说说,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王瑾喏喏地说不出来。
王瑜回答“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有礼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会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可是爹爹,您觉得他们会懂这个道理吗?”
王浮也插嘴“大哥,我支持你!”揍他丫的,敢欺负三娘?
王方扶额,他不是这个意思啊。
“你们爹爹是那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吗?我的意思是——对他们那种人,不必像君子一样以德报怨,但至少要做得像君子。”
“啊?”王瑾王瑜王浮面面相觑。赵氏在一边笑得不行,她家官人可不是那种老学究,他没自己动手就不错了。
第二天王瑾上学的时候问苏轼“我庶舅舅家的那几个你熟吗?”
苏轼翻开书,顺手取下笔架上的羊毫笔润开,一手磨墨一边看书,还分心回答他“认识,赵凌老欺负我弟弟,我同他们吵过几架。”
“昨日那个赵凌跑我家院墙外往里头扔臭鸡蛋,差点砸到三娘的头,我得去找他理论理论。”
“我陪你去吧。”苏轼放下书本,“他们人多,我再去叫几个人来。”
王瑾惊讶于苏轼的仗义,顿时对他更多了几分好感,少年人的友情就是这样滋长起来的,一起打过架闹过事的才叫“过命的交情”,其实在大人眼里十分幼稚,毕竟他们更看重的是利益。
不一会儿,苏轼就叫来了几个比较大的少年,都是十岁左右,平时和苏轼玩得比较好又看不惯或者被赵凌欺负过的,听苏轼说要去找赵凌麻烦,立刻撸了袖子就过来了。但他们从小受的教育就不是喜欢打架的,一群人聚在一起讨论了半天,还没等他们上门去找人家,赵凌自己就送上门来了。
两方人马在学堂后的空地上对峙着,这里有口很大的水井,附近几十户人家都在这里打水,地方很宽敞,还有一棵遮荫的大槐树。快到午饭的时间了,姑娘媳妇们都回家做饭去了,所以井旁一个人都没有,正方便他们互相“理论”。
稍后为你更新
第28章
赵凌穿着一身绫罗绸缎, 却丝毫不称他的气质, 没有别的原因, 就是太胖了, 肚子都凸显出来了,那一身绮罗裹在身上,
倒像是裹了一头猪。学堂里其他的孩子一般都穿着麻布做的衣裳, 第一是朝廷有规定, 有的孩子是商籍出身的不能穿,第二是小孩子长的快,穿衣服磨损也大,
麻衣透气舒服又便宜,大家都喜欢这样穿。赵凌的父亲赵怀是眉山最大的绸缎庄子的掌柜, 他们家名下还有一家漆器行,
日子过得不错,所以很是张扬,最喜欢这些浮华奢侈的东西,殊不知大家都在背地里笑话他们。
赵凌跟他的几个小喽啰是纱縠巷一霸,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受过他们的欺负,而且他们还扬言县令是他们家的亲戚,
益州府也有他们家的人,因此大多数孩子都敢怒不敢言,苏轼是个例外。
苏轼的先祖苏味道是唐初名臣, 官至宰相,他的伯父苏涣进士及第,
在外做官,他们苏家也算得上是眉山有名的家族,并不惧怕赵凌所谓的“亲戚”,更何况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单方面来往的亲戚算什么亲戚呢?再一个就是赵凌看不惯读书聪明的苏轼苏辙兄弟俩,总是找他们麻烦,有时候趁苏轼不注意,就把苏辙带出去污言秽语辱骂他,甚至还打过他,苏轼一个人打不过他们,又不想让体弱多病的程氏左右为难,所以总是瞒着家里,这样一来,更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
“听说你想修理我?”赵凌瞪着死鱼眼,恶狠狠地对苏轼说。
王瑾挡在苏轼前头,他年纪最大,理当保护弟弟们。王瑾反问他“赵凌你解释一下,昨天的臭鸡蛋是不是你干的?”
“当然是小爷我了,你们一家子贱人,还不赶紧滚回老家去,穷酸鬼,孬种,怂货!”
“你说什么?!”王瑾攥紧拳头,额头青筋迸裂,“你再说一遍试试!”
“我还就说给你听了,你们家那个不要脸的小贱人,小小年纪就抛头露面,卖弄风骚,以后肯定嫁不出去,跟她娘一样,都是贱货!”
“砰”地一声,赵凌脚边便多了一地碎瓷片,他跳着躲开,发现竟然是平时只敢躲着他的怂货苏轼,举着巷中妇人取水的罐子对他怒目而视。王瑾听他辱骂王浮,顿时失去了理智,苏轼还知道不往人身上砸,他可管不了那么多,抢过苏轼手上的罐子就往赵凌身上扔去。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