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门子便把门口的事说了,又把王方的话复述了一遍,奉上王家的礼物,忍不住又添了一句:“我看天气炎热,便多嘴说了句回了娘子后请他们进门歇脚,这位王家官人却是守礼节的,不肯进门,带着家眷还在门口等候,赵家这事做得也忒不地道了。”
“你做得不错,王家官人也不错,但旁人的是非还是少说为好。”程氏又嘱咐了几句,不让下人们讨论赵家的事。
“阿娘,阿娘,门口停了辆牛车,是谁来了?”程氏刚吩咐使女们摆上午饭,门口便传来了两个儿子的欢笑声,她笑着迎出去,说:“那是隔壁赵家的亲戚,青神来的。”
苏轼把身上两个书袋拿下来,递给使女,接过沾湿的巾帕擦了手,在程氏下首坐下。不一会儿,他的两个姐姐六娘苏双宁、八娘苏双宜,便从西厢房出来了,似是听到了两人的对话,有些好奇,八娘便笑着问:“这么热的天,他们怎么不进去啊?”
“要是能进门,就不会在门口等了。”苏轼让弟弟苏辙在自己身边坐下,仔细地把他的脏手擦干净,给他盛了一碗羹汤,接着问:“赵家在青神还有亲戚么,怎么没听说过?”
“别人的事,你打听得那么清楚做什么?”程氏盛了一碗绿豆汤给他,嗔道:“今天又带着你弟弟在学里惹事生非了?他的手怎么脏成这个样子?”
苏辙瞥了苏轼一眼,老老实实地端碗吃饭,不敢说话。
“阿娘,跟我说说嘛!”苏轼不依不饶,他向来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更何况隔壁赵家小子与他还有些“过节”。
“食不言寝不语,吃饭。”
苏轼知道他娘虽然温柔,却也是说一不二的,再问下去晚上估计连肉都没得吃,还不如吃过饭自己去打听,于是他也乖乖坐着吃饭。程氏看着三个孩子,叹了口气。
王浮在赵家门外可就没那么开心了,她坐牛车坐得屁股疼,又饿得要死,天气还热,真是烦死个人。王瑾还在她耳边叨叨叨地一刻也不停,王浮简直想把他的嘴封了。
“阿娘,他们也太过分了吧!”
“阿娘,我好饿啊!”
“阿娘,我们什么时候能进门啊!”
“阿娘……”
“八郎,你闭嘴吧,为娘被你吵得头疼。”
王瑾被赵氏一凶,窝回牛车角落,还在嘀咕着什么。王瑜手里虽然拿着书,可总也不见他翻页,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三娘的身子比王浮还娇弱,在路上就有点不舒服了,所以靠在赵氏身上休息,可天气太热,她满头大汗,也睡不着。
王浮眼珠子一转,趴在王瑾耳边说了两句话。王瑾瞬间来了精神,爬出牛车跟王方打了个招呼,说十娘饿了,想吃街上的汤面,让他去买,王方不疑有他,就给了钱让他去了。
等王瑾再回来的时候,身后还跟着一个老郎中,王瑾带着他跑过去敲门,那个郎中气喘吁吁地说:“小郎君,你不是说你家外祖父病重吗?怎么看起来一点都不像啊?你不是在耍我吧?”
“我怎么会骗您呢?的确是我家外祖父病重了,但是……”话说到一半他突然压低了声音,“但是我家舅舅有点小气,我阿娘担心外祖父的病情,才叫我请了您来,您稍安勿躁,我这就把门叫开。”便又上前去敲门,口中还喊着:“外祖,外祖,我把济世堂的大夫请回来了,您给我开开门啊!”
王方听见王瑾一番胡扯,顿时觉得头疼不已,他看了看牛车,立刻就明白了这是谁的主意。王家人在赵家门口等了半个上午,赵家的左邻右舍都已经知道了,都觉得赵家这事做得不地道,探头出来一看,街上济世堂的李大夫都被请过来了,赵家要是再不开门,真就说不过去了。
苏轼吃过午饭,又不想去午睡了,正闲得无聊,蹲在自家门口隔着门缝观察外边的情况,刚才他家门子已经把上午发生的事情告诉他了,他还有点同情王家人来着,如今这么一看,王家人也不是吃素的,看来又是一场好戏。
第13章
过了一会儿,赵家大门悄悄打开了一个门缝,从里头伸出来一个婆子的脸,破口骂道:“哪里来的混账小子?编排我家秀才公,你才病重呢!”
王瑾那个一点就炸的暴脾气,听到这话还得了?王浮就想出去拦着他,谁知王瑜先行一步,已经下了车,笑眯眯地对那婆子说:“阿娘先前已经来信说过了,我们一家今日要回来看望外祖父,舅舅未曾回信,阿娘忧心不已,只得贸然前来。若我们听到的真是谣言,那就更应该让这位大夫进门瞧瞧外祖父了,也好破了这谣言不是?再则阿娘也是一片孝心,过于担心外祖的身体,还请大娘通报舅舅,赶紧让这位大夫进门诊治吧!”
王瑜已经开了口,王瑾自然很有兄弟默契地闭了嘴,那个看门的婆子瞪着牛眼,一副不耐烦的样子,也不听王瑜的话,说着就要赶他们走。
李大夫一通赶路,被太阳晒得头晕眼花,看见这婆子推三阻四,不肯通传,顿时来了脾气,斥骂道:“没见过你这样的门子,看见客人来了,先是破口大骂,再是赶人,你做得了这家的主?我李文心在眉山县行医这么些年,还没见过你这样刁蛮的下人,你们赵家人的病,我还不想治呢!这两位小郎君句句在理,他家娘子也是孝心可嘉,你却偏要把他们拒之门外,是何居心?”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 |